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如何克服地方方言影响说好普通话

2020-10-09王笑宇

青年时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中职生方言

王笑宇

摘 要:普通话教学是促进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前提。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的开展,提高普通话口语训练课的教学质量成为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学生在短期内口语水平有明显提高,教师需要一个周密而系统的教学方案,系统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发音的准确性、日常用语的规范性、语言技巧的运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地方方言带来的影响,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职生;方言;普通话教学

一、引言

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的今天,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已然成为社会的需求。笔者参加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审工作,也有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由此得出:教师提高普通话口语训练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提高学生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学中系统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个普通话教师都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普通话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学生发音的准确性、日常用语的规范性、语言技巧的运用、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等五方面的教学,下文将结合这五方面具体论述普通话教学的改进方法。

二、发音的准确性

云南各地州方言各有不同,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而言,八个市县也各不相同,所以普通话发音因受各地方言的影响各具差异。从整体角度来讲,八個市县共同的语音问题中,难度最大的是翘舌音zh、ch、sh、r,后鼻音eng、ing以及复韵母的归音等。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能抓住上述重点难点进行指导和训练,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在进一步深化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其真正发现自己的语音问题。文山州虽属北方方言区,但方言发音与普通话发音相差甚远,各市县乡镇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极为复杂,少数民族学生和山区学生普通话基础很差。其中,壮族、苗族学生受母语发音影响,壮族学生分不清普通话声母送气和不送气的发音,苗族学生普通话韵母中“ie”发成“i”、“ian”发成“in”、“an”发成“ang”,所以,这些学生要说好普通话就显得非常吃力。来自文山县小街镇、平坝镇,砚山县维末乡、稼依镇、盘龙乡,麻栗坡铁厂乡,西畴县莲花塘镇、董马乡,马关县夹寒箐镇、小坝子镇等几个地方的学生往往把韵母“ie”发成“i”,“üe”发成“i”,“ian”发成“in”,如这些学生将词语“结业”读成“吉易”、“雪花”读成“洗花”、“前进”读成“琴进”等。丘北县、广南县的学生前鼻韵母发音没有动程,丢失韵尾,如这些学生将词语“哽咽”读成“哽夜”、“先进”读成“些进”、“晋见”读成“晋界”等。马关县的学生把韵母“an”发成“ang”,如这些学生朗读词语“摊贩”读成“汤放”、“展览”读成“掌朗”、“壮观”读成“壮光”等。富宁县的学生方言发音浓重,即使没有韵母误读的那一部分学生,普通话发音受其方言发音影响也是很严重。鉴于各市县乡镇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同步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合唱”教学模式,采用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作比较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同时安排针对性极强的训练内容,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发音错误,并逐一改正,逐步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为说好标准的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语的规范性

这里说到的规范性包括语音的规范性、词汇的规范性、语法的规范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普通话词汇累积的教学,用普通话词汇对照方言词汇的错误发音,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让学生分清什么是普通话用词,什么是非普通话用词。把词汇教学与普通话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从词汇到句子再到短语最后到一段话的这样一个训练过程,循序渐进,一段时间后,学生在普通话的用语和普通话的表达能力方面就会得到较明显的感悟和提高。

四、语言技巧的运用

普通话发音技巧除了读准每一个字的发音音准外,还包括情感的把握,语气语调的高、低、快、慢和长、短、强、弱的控制,节奏重音的运用等。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很多学生说话或朗读时语调没有变化,朗读短文寡淡无味,没有自身情感的投入,这样的语言不能说不是普通话,这样的普通话完全达不到普通话测试中第三题朗读短文和第四题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鉴于这种情况,首先,要求教师要用一口标准流畅、饱含感情的普通话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并为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良好形象;其次,要用新鲜、优美、风趣的语言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在学生理解内容、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要让其多听多练习,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收听发音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感觉、多模仿,从而培养学生达到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语感这一要求。

五、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普通话命题说话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培养学生能有条理、有逻辑地说话而设定的教学环节,这在没有任何文字材料凭借的命题说话中显得非常重要。在命题说话的教学训练中,许多学生往往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话题内容表达毫无逻辑顺序可言。还有的学生思路比较狭窄,事先准备好的内容说完,测试时间还没到,就再也说不下去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在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多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多看书、勤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多用一些普通话测试中考生在命题说话时出现欠缺的例子,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并查缺补漏,同时要结合命题说话的特点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明确主题,理清思路;第二步,引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语气说话,说话用词要通俗、口语化,尽量避免用书面语;第三步,启发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讲,讲述的故事要简单明了;第四步,培养学生用适中的语速把握说话时间的能力,以保证流畅地说满测试要求的3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系统性的训练后,学生说话的思路会逐渐开阔,说话有一定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明显提高。

六、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笔者多年的普通话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自卑、胆怯等心理障碍,表现为不敢与教师对话、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说话时局促不安、语无论次等。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第一步,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安排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第二步,多用在测试中考生出现语音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纠错,促使学生放下顾虑,变得越来越爱讲话;第三步,在每一次的练习中进行评分和评价,指出每一个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问题,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多说多练多思考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步步得到进步和提高,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我可以的”“我能做到”“我会做得更好”。

七、在训练原则和教学手段上采取“两个”相结合的方法

(一)以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以训练为主,可以采取“理论讲授—典型示范—系统训练—讲评总结”的课堂结构。语音方面,教师在课上播放标准读音,逐一对比普通话语音与方言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然后让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进行朗读示范,找出读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加以讲评总结。词汇训练方面,教师事先设置好对话内容,然后让两位学生用方言进行对话,让其他学生听后改写成普通话对话并进行对比。语法方面,教师应主要针对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差异性加以讲解,列举典型的例子,加强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趣味课堂,听说结合

听与说关系极为密切,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听好,才能说好。把听与说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听话的能力,又能促进说话的能力,这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短的传话训练,如让学生传“那个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这句话,进行分组训练,然后對传话内容的准确度加以对比、点评。这样的训练,既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听说兼顾,以听促说”的认识。

(三)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多媒体营造视觉化的教学环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普通话口语课的特点,利用朗诵、演讲、辩论等音像资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借助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的渠道,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对于课堂游戏的模式较为感兴趣,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成语接龙”等模式进行普通话教学。

八、结语

普通话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在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练习,就能逐步克服地方方言发音的影响,普通话语言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建华,窦晓燕.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J].萍乡学院学报,2017(2):82-86.

[2]李相霖.安丘方言表体的合音变调[J].潍坊学院学报,2018(3):19-21.

猜你喜欢

普通话教学中职生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学的优化方式研究论述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