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市场营销》开展课程思政的调查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0-09-29赵爱婷张晓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思政旅游

赵爱婷,张晓玉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研究方面,高德毅、宗爱东(2017)两位学者结合上海高校的实践经验,做出了科学解读,他们认为课程思政即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以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1]。此外,邱伟光(2017)[2]、高锡文(2017)[3]等学者也从内涵、模式、路径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学者刘淑慧(2017))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及平台作用,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4];学者高燕(2017)提出了管理理念、改革措施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5]。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方面,国内学者们的研究虽然数量有限,但已经初有成效。学者陆道坤(2018)探讨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设计、资源挖掘、效果评价等核心问题和解决办法[6];学者田鸿芬(2018)则提出应该从顶层设计和项目牵引等两个方面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7]。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方面,学者熊玲玲(2018)提出,应着重从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思政教育入手[8];学者何勇(2018)则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网络平台利用、教学资源挖掘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 探 索[9]; 学 者 崔 广 彬 (2018)[10]、 杜 玲(2019)[11]等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入手,探讨了旅游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而学者杜玲等(2019)则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入手,深入剖析了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思政融合问题。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众多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有了的新的发展方向。对旅游行业来讲,游客们更加注重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与需求,从业人员只有提供更为细致化的服务才能让广大游客们满意,这对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培养具备更高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创业精神、文化素养与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变化。2019年7月以来,港独暴力事件持续发酵,让我们更加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政教育是青年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是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育人方式,新的行业环境需要更为全面的旅游人才,新的社会环境需要强有力的育人阵地,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此,笔者以《旅游市场营销》为研究对象,以专业教学内容与价值引领融合为目标,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解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该将课程内涵与学生的德育需求相结合,通过调查分析,准确判断学生群体的特征和课堂思政需求,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魅力,使思政教育的融入更加有效。

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的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学习需求、满意度、意愿情况,笔者于2019年6月至8月,针对兰州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展了关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的调查。期望通过调查准确判断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及偏好,以更好的完成专业课的德育目标。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回收率84%,以下调查数据均由252份问卷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及均值标准差分析而得。

从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占比76.6%,党员学生占比16.3%,与旅游管理专业性别比例及党员比例相符。此外,调查中已结束课程学习的大三大四学生占比较高,分别为37.3%和27.4%,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调查结果。

1.课程思政满意度及必要性调查

在对思想意识形态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调查中,52.78%的学生选择了家庭教育,36.51%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7.54%的选择了社会舆论。显然,目前学生非常认可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对自己的影响。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方面,36.9%的学生选择了旅游专业相关,28.57%选择了旅游文化热点,20.63%选择了社会生活,12.7%选择了时事政治。高达65.47%的学生更愿意接受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这也与本课程的改革目标高度一致。

此外,在本课程思政教育满意度方面,13.1%的大学生非常满意,53.97%的大学生比较满意,29.3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3.57%的学生不太满意。在必要性调查中,23.0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62.3%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11.11%的学生态度中立,仅有2.78%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必要。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可课程思政改革,认为融合设计可以让自己在掌握专业课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此外,部分同学比较重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入的方式及效果。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实现方式的偏好调查

首先,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内容方面,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均值得分依次为为创新创业训练(4.03分)、心理健康调节(4分)、传统文化教育(3.95分)、职业道德养成(3.9分)、价值观引领(3.71分)。显然,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训练及心理健康调节非常感兴趣。

其次,再课程思政元素的适合程度方面,均值得分排序依次为地方文化旅游(4.15分)、生态旅游(4.15分)、文明旅游(4.09分)、研学旅游(4分)、红色旅游(3.88分)。五项元素中四项得分均在4分以上,课程思政实施中可充分利用以上内容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实践。

再次,再课程思政模块的有效程度方面,均值得分排序依次为营销岗位的模拟述职训练(4.09分)、团队文化建设(3.94分)、思政专题训练(3.89分)、营销平台的思政元素设计(3.85分)、课堂1分钟演讲环节(3.71分)。目前学生对岗位模拟述职环节及团队文化建设较为认可,可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加大以上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设置。

最后,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方面,均值得分排序依次为情景模拟(4.04分)、正能量项目驱动(4.04分)、学生互动(3.93分)、多媒体演示(3.8分)、教师讲授(3.77分)。其中,情景模拟、正能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比较受欢迎。显然,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较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将思政教育融于无形。

3.课程思政需求及建议调查

在关于旅游市场营销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改进调查中,“多一点时事热点”占比82.54%,“多一点行业热点”占比81.35%,“多一点中国素材”占比71.03%,“多一点中西比较”占比65.87%,“多一点专业理论”占比58.73%。结合访谈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可和期待课程思政改革,认为在营销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可以在启发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同时,学习传播正能量的正确方法和手段,体现自己作为旅游管理大学生的青春力量,帮助旅游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设计与研究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结合上述调查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的课程思政改革,发挥思政教育功能,需要首先根据行业、专业及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功能及资源挖掘,然后通过思政元素提炼、思政模块设计、思政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课程设计,具体改革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设计

1.思政资源挖掘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营销认知、营销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管理与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笔者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及课程内容和性质,认为在一学期的教学中,可完成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创业以及心理健康调节等五个方面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资源挖掘

2.思政元素提炼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素材范畴广泛,在调查中,地方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都比较受学生欢迎。本课程可以采用以上五项元素作为课程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团队依次完成项目调查与分析、战略制定、策略策划、方案撰写、营销作品完成等课程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关于以上正能量项目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性。同时,为了保证项目任务及成果的质量,建立学生团队与制定项目任务时可采纳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兴趣进行自主选择。通过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及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完成德育教育的融入与内化,让课程思政更具实效。

3.思政模块设计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较强,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方式,设计思政教育模块有助于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和强化。笔者根据课程学习产出,设计了团队文化建设、思政平台建设、思政专题训练、职业模拟述职、1分钟开课演说等五个思政模块,具体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模块设计

4.思政教学评价

竞赛是衡量课程产出及生命力的重要标准。营销课程的作品以策划方案、调查报告、营销小视频、广告文案等为主,可以通过参加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挑战杯竞赛等赛事,赋予课程作品以生命力,对学生进行持续性指导与帮助,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可在学院层面组织“我为家乡代言”旅游广告文案及小视频创作大赛,通过竞赛作品的设计与完成,让同学们对地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四、关于价值引领的教学策略思考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是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学执行时,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正反面案例分析,启发式价值观教育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充分利用课程内容和授课环境,结合具体的营销知识点或技能,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获得学生关于事件或案例的态度,以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比如通过“河南漂流”和“故宫文创”正反两个案例,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关于“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角色扮演,情境式职业精神教育

营销课程常通过现实问题现实解决、现实问题虚拟解决以及虚拟问题虚拟解决的办法进行课堂训练。在实训教学环节,课程团队被设定为具体的营销工作角色,任务的完成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通过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体谅的工作习惯,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团队作业,对抗式创业教育

在课程实践任务的完成中,由学习团队选择“文明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的项目任务,通过同样的项目流程,即项目调查、营销策划、作品创作、营销推广等主要营销环节的训练与实践,形成课程成果。每一项的学习任务成果都会通过举办路演活动、网络展示与交流、辩论赛等方式,让团队之间两两对抗或团体对抗,通过优胜劣汰,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4.继承与创新,浸润式传统文化教育

旅游市场营销作品的特色和创新往往需要以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挖掘与提炼地方文化元素运用于营销之中,是营销课程的重要任务。营销课程通过案例学习、项目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团队尝试将“传统文化”与时尚、青春相结合,开展营销创新,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创造性,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习惯相融合,增加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

5.讨论与交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讲,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效率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收获与感受。在课堂设立小组讨论与教师点评环节,可以增加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同时也可以传递教师对学生以及同学之间的鼓励,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通过观察与交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介入与引导,支持与帮助到每一位学生,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思政旅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旅游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