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模式在二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问题研究
——以《英语国家国情》教学为例*

2020-09-28杨素珍

关键词:学期论文教学模式

杨素珍

(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4)

一、引 言

PBL教学模式是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提出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在美国著名学者埃德温·M.布里奇斯(Edwin M.Bridge)和菲利普·海林杰(Philip Hallinger)出版了《管理者以问题为本的学习》(AProblem-basedApproachforManagementEducation)后,该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教育领域,并广泛运用于医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

PBL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1)刘瑞芝.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及协作下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及合作性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获取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二、PBL教学模式研究回顾

自PBL教学模式在21世纪初正式进入教育领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教学模式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及广泛的运用。迄今为止,该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已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特别是医学、药学、生物学、教育管理等领域。

(一)PBL的基本内涵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医学教育系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麦克马斯达(Ontario McMaster)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于1969年提出了PBL教学模式。在此的基础上,国外学者(Ausubel,Novak,& Hanesian,1978; Bruner,1959,1961;Dewey,1910,1944; Piaget,1954; Rogers,1969) 提出了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的PBL教学模式。(2)Filip Dochy,Mien Segers,Piet Van den Bossche &David Gijbels.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www.elsevier.com/locate/learninstruc尽管PBL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但学术界对PBL教学模式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认知。

PBL原创人Howard S.Barrow教授将PBL定义为:PBL 是一种课程,同时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解决问题技能,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3)Barrows,H.S.& Kelson,A(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A Total Approach to Education.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7.Howard S.Barrow教授认为,PBL教学模式有6个核心特征: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小组中进行;教师是指导者或督促者;真正的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也就是在准备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开始之前就遇到的;将遇到的问题作为工具,以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最终将问题解决;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的信息。(4)Howard S.Barrows & Robyn M.Tamblyn.Problem 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1980.

Baxter & Shavelson,Birenbaum,Shavelson,Gao,& Baxter认为,PBL教学模式还应该增加第7个人们公认的重要特征,那就是学生应该通过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自主学习,(5)Filip Dochy,Mien Segers,Piet Van den Bossche &David Gijbels.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www.elsevier.com/locate/learninstruc因此,该教学模式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以通过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评价手段来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于评价体系,Segers,Dochy & De Corte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是评价体系的核心,(6)lbid.因此,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就是受评价者需具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二)PBL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不少学者对PBL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对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形式、内容及侧重点上也不尽相同。他们在不同课程中运用了此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介于笔者研究的是PBL在英语专业课程《英语国家国情》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回顾与英语教育相关的研究。

经过大量的研究,丁后银将PBL定义为:“PBL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7)丁后银.“问题为本的学习”与“行动研究 ”的整合[J] .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9,(3).他将PBL模式和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进行整合,重点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PBL与行动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PBL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PBL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生角色改变难、学生成绩评估难、课程改变难等问题。

支永碧探讨了Beau Fly Jones提出的PBL八个本质特征:问题性、情境性、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反思与评价的多元性,(8)支永碧.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困境与出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7).论述了PBL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提出了PBL的功能和优点。他认为,PBL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创新;有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及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9)支永碧.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困境与出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其研究结果显示,PBL教学中存在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不管什么内容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且整个课堂都成了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没能树立好新角色、没起到指导作用,导致学生对PBL自主探究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形式上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还忽视了教材内容的学习。在PBL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非常重要,教师要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真正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从“填鸭式”教学模式中的信息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研一体者。(10)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李立、杜洁敏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学术英语教学中,研究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结果也显示出该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或许会影响PBL的教学效果;PBL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对学习的物理环境也提出了挑战。(11)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

国内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了PBL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尝试将PBL用于《英语国家国情》教学中,更没有人尝试将PBL和LBL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在该课程中。本文拟探讨将这两种教学模式同时融入用二语进行教学的《英语国家国情》中的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PBL模式在《英语国家国情》中的运用

(一)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根据Stroller提出的观点,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需遵循9个步骤(表1):(12)Stroller,F.L.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Planning[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24).

表1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LBL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利用丰富的资源、围绕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的探索、研究、总结。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的授课者,而是学生研究项目的指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13)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教师要以管理者的身份为学生分配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指导者的身份协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以评价者的身份评价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及合作性的学习。教师把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就学习内容提出遇到的问题;在老师指导下选定选题,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自主性学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归纳资料,以批评性思维对资料进行提炼;运用自己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最后准确地将自己进行研究的目的和观点、以及所解决的问题在论文中展示出来。

在英语专业二语课程《英语国家国情》教学中,笔者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LBL教学模式,考核手段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在考试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教材上死记硬背的知识掌握得相当不错,可在综合性的论述题中,学生普遍呈现出英语运用能力差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薄弱的现象。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综合能力薄弱的问题,笔者决定更新教学理念,在原有的LBL教学模式中融入PBL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以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用英文准确地综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于该课程涉及主要英语国家的疆土、人民、政治、政府、社会、文化、教育和宗教方面的知识,课程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如果只采用PBL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只注重自己的研究主题,忽略教材知识的掌握。因此,该课程在采用LBL教学模式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融入了PBL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二语运用能力。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笔者采用LBL教学模式讲授教材上的知识,与此同时,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提出问题,之后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解决问题,最后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课题研究汇报。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题汇报

在Stroller的PBL教学9步骤的基础上,参考李立及杜洁敏(14)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提出的PBL课堂报告模式,笔者根据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将PBL课堂报告分为3个阶段进行。具体操作步骤(表2):

表2 PBL课堂报告教学步骤

项目前期,老师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模式及教学步骤,之后让学生自愿组成项目组。每个学生围绕教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个选题。在老师指导下,各课题组对每个同学的选题进行讨论,选定一个和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有研究意义、切实可行的选题作为课题组共同研究的选题。学生的选题十分丰富,其内容涉及英美教育、英美文化、中美文化比较、中英文化比较、中美教育体制比较等。

课题组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监督进度、组织撰写项目报告及PPT制作等工作。组长定期组织成员进行讨论,根据项目研究的内容分配任务,每个同学负责项目中某个方面的资料查找、整理及汇总。除了自己负责的部分外,每个同学必须熟悉整个项目,在撰写课堂报告时才可能互相协作完成报告。

课堂报告撰写完成之后,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个课题组进行课题汇报。课题成果以PPT形式呈现,要求每个项目成员用英文汇报自己负责撰写的部分。为锻炼学生的二语表达能力,学生必须脱稿汇报项目,并用英文回答老师和学生问题。

对课堂报告的评价从PPT制作、选题内容、英文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学生互相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的是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二语水平、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一个评价结果。

PBL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将学生置于一个学习团队之中,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他们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只有共同协作,他们才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2.学期论文

学期论文是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学期论文不是独立的另一项任务,它和PBL课堂报告融为一体且同时进行。其方法就是在前期课堂报告研究的基础上,大家一起讨论论文的结构以及每部分的构建,之后由组长分配任务,在项目组的通力合作下,以课堂报告框架为基础,用英文撰写一篇长度为3000字左右的学期论文。

具体实施如下: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学期论文的撰写方法及写作要求。以样文为例,向学生介绍学期论文格式、文献引用方法、参考书目格式等。课题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完成大纲,老师对大纲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在确定大纲后,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筛选,利用现有的资料、结合项目选题完成学期论文。参照李立及杜洁敏(15)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提出的以PBL为基础的学期论文模式,笔者将本课程的学期论文也分为3个阶段进行(表3)。

表3 PBL学期论文教学步骤

(三)考核方式改革

该课程不再采用之前的期中、期末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而是采用课堂测验、期中考试、项目组专题报告和期末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课堂测验和期中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情况,以敦促学生系统学习教材内容;课题组专题报告和学期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完成项目组英文课堂报告和英文学期论文。

(四)PBL模式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LBL和PBL混合模式教学,笔者对研修该课程的13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2份,收回问卷132份。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LBL和PBL混合型教学模式持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态度,认为该教学模式比之前单一的LBL模式教学效果更好。LBL模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可PBL教学模式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二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有10%左右的学生对此教学模式持不满意的态度,认为PBL教学模式不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因为他们英文基础很差,不具备用二语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表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PBL教学模式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用英文做课堂汇报、收集及归纳资料和撰写学期论文等方面效果较为突出。在用英文做课堂报告方面,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文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在收集、整理、筛选及归纳资料方面,42.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大提高,他们学会了怎样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也学会了怎样筛选及归纳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学期论文撰写方面,37.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大提高,58.3%的人认为有所提高,3.8%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提高。认为自己没有提高的同学由于英文基础较差,集体完成课堂报告对他们已经感觉困难了,再完成一篇学期英文论文就非常吃力了。

笔者抽了7个期末论文写得较好和7个期末论文写得较差的同学(各占学生总数的5.3%)进行了访谈。主要访谈教学效果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期末论文撰写及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期论文撰写这一问题,论文写得好的7位同学认为他们在英文论文写作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定题到查阅、整理资料,再到报告格式、加注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清晰的概念,英文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学期论文写得较差的7个同学认为学期论文的撰写对他们毫无意义,因为他们英文基础很差,很难应对自主学习,他们仅具备学习教材的能力。

四、总结及反思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 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16)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cfce.cn/a/news/moe/2019/1101/4255.html.的精神,为培养一流的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差异很大,(17)Dochy,F.,Sgers,P.V.den Bossche & D.Gijbels.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J].Learning Instruction,2003(13).加之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较弱、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很难应付PBL教学,他们只能应付LBL模式下的教材学习,无力再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他们在小组合作研究学习中无法与其他组员协作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最终只能在其他组员的大力帮助下完成。根据此情况,在该课程的PBL学习中,在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时老师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这样就可以由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着英语基础及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性、探究性学习。

PBL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面和结构也是一种挑战。由于学生的选题涉及面广,老师对学生所选择主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要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否则无法在学生感到困惑及困难时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面及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二语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努力,解决现有的问题,为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18)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cfce.cn/a/news/moe/2019/1101/4255.html.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

猜你喜欢

学期论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