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训练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研究

2020-09-27刘淑芬宋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血管性丁苯康复训练

刘淑芬 宋红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作为一种认知功能发生障碍的疾病类型,其致病原因为脑血管发生病变,主要为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脑区低灌注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血管性痴呆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治疗方式,疗效确切[1-2]。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可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锻炼,优势明显,简单、无创、方便、经济等[3]。丁苯酞胶囊可对脑血流量进行改善,对脑水肿进行减轻,对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进行抑制,并可对脑缺血性损伤进行阻断,对恢复神经功能进行促进,进而对认知功能进行改善[4-5]。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对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丁苯酞胶囊联合方案的开展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分析,对28例开展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丁苯酞胶囊联合方案的患者纳入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16:12,年龄62~80岁,平均(66.98±3.85)岁,病程0.5~4.8年,平均(2.65±0.74)年;对28例开展常规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8:10,年龄63~79岁,平均(65.78±3.45)岁,病程0.6~4.7年,平均(2.58±0.7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数据信息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为:对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对聚集血小板进行对抗,降脂治疗,对板块进行稳定,针对房颤患者实施相应的抗凝治疗,并予以维生素E软胶囊进行口服,每次0.1 g,每天3次。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丁苯酞胶囊(厂家:石药集团思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24粒)联合方案,丁苯酞胶囊采取口服的方式,每次0.2 g,每天3次;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训练方案为:(1)训练患者的注意力,针对特定事物,将患者关注度增强。(2)训练患者的记忆力,训练方法为训练患者定向力,对患者认知人物、地点、时间能力增强。(3)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失语症刺激法进行借鉴实施训练。(4)训练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包括步态、肢体功能、面部肌肉、呼吸等,每次30 min,每周3次。在治疗之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对患者执行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及痴呆程度进行重点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认知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制定,每天1次,每次30~60 min,每周5次,一个疗程为期3个月,对疗效效果进行观察和比对。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应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WMS韦氏记忆量表、MMSE简明精神状态检测量表[6],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7],主要包含评价的内容为心理、社会、物质、日常生活,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相关比对数据处理分析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3.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

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各项评分(MOCA、WMS、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2.2 比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心理、社会、物质、日常生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由于具有可逆性,实施早期干预可对临床症状进行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认知轻度障碍的患者,训练其认知能力,构建生活场景,布置学习任务,规划性学习等方式实施干预,可对认知下降进行逆转[8]。临床研究显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实施认知训练可对患者执行力、记忆力等进行提高,同时对生活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9]。认知康复训练在早期实施,可对脑卒中认知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对患者恢复心理健康和运动功能可发挥促进作用,可修复患者的大脑损伤[10]。丁苯酞胶囊作为脂溶性药物的一种,在血脑屏障中可直接发挥作用,对脑部微循环进行改善,对脑部血流量进行增加,对恢复神经细胞功能进行促进,另外,可对微血管痉挛进行缓解,并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对抗,可对形成血栓进行预防[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丁苯酞胶囊联合方案的开展,提升了患者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同时降低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此方案可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改善。于祥艳等[12-13]对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显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实验组ADL评分为(84.6±5.4)分,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普通组的ADL评分(50.4±6.8)分。普通组患者CDR评分为(1.4±0.5)分,实验组患者CDR评分低于普通组患者,研究结果基本与本研究效果一致。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对结果( x-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结果( x- ±s,分)

综上所述,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实施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与丁苯酞胶囊联合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血管性丁苯康复训练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