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文外之功”,提高作文素养

2020-09-26张绍存

课外语文·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本源习作作文

【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多元的工程。教师除了重视习作课堂教学和习作指导外,也必须运用习作教学的“文外之功”。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习作的“生活本源”,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生活素材,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习作,运用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学会写作,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关键词】习作;文外之功;生活本源;自我修改;多元化;人性化;评价;作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5-0114-02

【本文著录格式】张绍存.运用“文外之功”,提高作文素养[J].课外语文,2020,19(25):114-115.

在现行教学制度下,许多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课堂教学,重视学生习作指导,却忽视了习作教学的“文外之功”。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在习作教学必须运用“文外之功”。

一、正本清源,积累习作生活素材

现在的孩子,家庭、学校、辅导站三点成一直线,太多的作业太多的兴趣班太多的“安全”责任,重分数重名次重“特长”,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没有习作的生活素材。再者,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奉行“立意本源”,忽略习作教学“生活本源”,使作文教学的本源发生错位,学生只能写“应试作文”和“奉命作文”,太多的约束和限制,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使学生不喜欢作文,畏惧写作。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关系,对“生活本源”不能充分利用,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生活本源”进行习作生活素材积累。引导学生乐于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采集、整理习作所需要的素材。

(一)释放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积累习作素材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外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课间玩“二人三脚”游戏,六一节游园“画鼻子”,体锻课组织场“拔河比赛”等,孩子们在嘻嘻哈哈中发现乐趣,在打闹逗乐中享受乐趣,在回味乐趣中积累习作素材。老师用“素材积累卡”,事后,要求孩子在游戏中,观察到同学细致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有趣的语言等,记录下来。

(二)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在“乐”读中积累习作素材

语文教材是孩子们学习写作的范本和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要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此外,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多读课外书,多看报纸、杂志,多上绿色网站,多关心时事,多思考,多向多种媒体采集写作素材。

(三)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积累习作素材

好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写作时脑海一片空白,老师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引导学生调动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去细致深入地体会、观察,才能提高观察的质,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为写作积累第一手材料。

二、我的习作我做主,自我修改乐趣多

小學生写出的作文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不少。学生完成作文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愉快。或由于以往教师对学生作文修改的“包办”,使一部分学生存着“我写好作文草稿,修改是老师的事,我就等着誊写即可”的心理。笔者执教毕业班多年,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修改作文,也不会修改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习作,除了肯定和表扬学生的作文的优点,还要将他们修改作文的兴趣激发起来,唤起学生“第二次比第一次写得更好”的期待和信心,激发学生保持“下一次一定写得更好”的旺盛的情绪和修改作文的主动性。

(一)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到修改作文的门径

作为师者都知道,传授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教会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即平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文修改的指导也不例外,学生要学会修改作文,最基本要懂得如何修改,怎么样入手。在日常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为四个字,即:删、换、调、补。

(二)学生互评自改,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习作的互评自改,可以让对方从另一角度去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不通之处”,在互相评阅、推敲与指正中,在各自得失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进而取长补短,查缺补漏,加工润色,使文章生动具体,进而达到“理真情切而达意的境地”,同时也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在课堂指导学生互评自改习作,为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会修改。我设计以下“小组鉴定”“一句话推荐”“你言我语”“推敲琢磨,自我修改”等4个环节。

好的作文素材还得有中肯、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习作才能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我设计“推敲琢磨,自我修改”这个环节,主要着重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语言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后,利用学习迁移,让学生自己推敲琢磨自己习作的语言表达,看哪些地方必须修改,同时,根据同学对自己习作所提出的修改意见,结合自己习作的实际情况,并运用所学的修改习作的方法,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教师酌情点拨,使学生修改习作更完善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切不可让学生的自评自改放任自流,赶时髦地跟着喊“让学生喜欢怎么改就怎么改”。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自评自改后的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点拨指导,使学生习作修改更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作文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主宰学习过程,我的习作我做主,学会了修改作文的基本技能,开放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时空,倡导了学生思考和个性,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三、评价分层次,多元人性化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是重要一环,它有着评价、激励、导向的重要功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形式较单调,语言淡漠公式化,没能起到激励、导向等应有的功能。笔者认为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采用“评价分层次,多元人性化”的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性、人性化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写作。

(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是有差异的。老师对学生作文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指标要有弹性,不搞一刀切,做到“批改分层”“等级评定分层”“讲评分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习作学习的不同要求,学生的习作,倡导“纵向比”,自己与自己比,倡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倡导同一个学生,从多角度评价。总之,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做到“宽严有度”,优等生习作可适当严一些,评价后进生作文,可适当宽一些,使不同的孩子都能树立写作的信心。

(二)习作评价形式多元化,方法人性化

1.老师导评,应具有针对性、鼓励性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形式不能单调化,语言不能淡漠公式化,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可以写得坦率真诚而又含蓄生动,对学生的作文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如:“……你对小伙伴的动作描写具体生动,‘瞅、踮、缩、伏等动作词运用准确,对‘藏字,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加上心理描写,习作更优秀……”“你的文笔细腻,语句优美,打开你的习作本,如花的清新与芬芳,扑面而来,加油,未来伟大的作家”……

此时的作文已经完全成为师生心灵的沟通,真诚的对话,写作与改作均成为师生共同的体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春风化雨的作用。

2.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学会自我评价,自悟自改

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这是学生对自己习作的再认识,让学生用自我品读的方式去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或需要完善的地方。老师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步骤和方法,学生自我修改作文。修改后,让学生把整篇作文再读一遍,发现有不当的地方再修改,再读。读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边用红笔圈画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有觉得还需斟酌的地方也标注出来。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养成乐学习、勤思考,对遣词造句的要求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真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也超越了传统狭隘的范畴。

3.学生互评互赏,仿网络评价,愉快反馈

老师引导学生,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作文进行交流、修改,找出作文中值得赏识的文句,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好、标点用得妙,也可用线画下来,别吝啬赞美语言,写自己的看法、感受和启发。在读别人的作品,仿聊QQ聊微信的方法,用跟帖的法子,在浏览别人的作文时,跟在后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实名制)。学生这样可以不受以前习作训练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显身手;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文或感受;在读别人的优秀作文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点评、体会。让学生在互动中,能得到体验,享受习作带来的愉悦。也能相互取长补短,及时反馈,共同提高。

总之,语文习作教学是一项庞大、复杂、多元的工程。教师除了重视习作课堂教学和习作指导外,也必须运用习作教学的“文外之功”。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习作的“生活本源”,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生活素材,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习作,运用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葉圣陶.先生教你写文章——作文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

[2]刘锡庆.轻松阅读,自由写意[J].新作文,2003(1).

[3]崔峦.抓住课程改革机遇 大力改进习作教学[J].小学青年教师,2002(7).

猜你喜欢

本源习作作文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