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的特色档案建设

2020-09-26叶忠明

档案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档案建设培养模式

叶忠明

摘  要:本文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探讨在“管工结合”人才培养全链条上相互印证、格式规范、类型多样、内容完整的特色档案体系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特色档案在审计学专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水平评估、教育教学研究、培养业绩考核等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培养模式;档案建设

Abstract: Taking ZUA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aracteristic archive system with standardized formats, diversified types, and complete content in the entire chain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Use archives in auditing major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he unique role of teaching level evalu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and train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Keywords: Auditing major; Combination of management and work; Training mode; Archives constructio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审计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经过30多年的建设积累,呈现面向航空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会计+审计”的特色培养模式。该专业针对“管工结合”培养模式特色,建立了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培养资源——培养过程——培养成效等链条上相互印证、格式规范、类型多样、内容完整的特色档案体系。

1 人才培养特色档案的功能效用

1.1 印证功效

1.1.1 提供特色培养的业绩印证。特色档案可以印证以下三个层次的业绩与贡献:一是可以印证参与特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贡献;二是可以印证审计学专业整体建设的直接业绩与成效;三是可以印证审计学专业的发展为学校带来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1.1.2 提供特色培养的过程印证。由于特色档案是对培养过程的记录资料,通过事后查阅档案信息可以复原各项培养工作流程和进度的痕迹,包括可以复原培养过程中“管”与“工”的结合点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每一个“管工结合”培养实施环节上的效果。当前利用档案信息反映一个已经结束活动的真实面貌,往往出于对审计学专业参与业绩评价、能力评估、水平或等级认证、责任评价等的需要。

1.1.3 提供特色培养的责任印证。特色档案能够印证培养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已经履行的责任情况。“管工结合”特色档案可以印证特色培养的设计与规划、实施、管理等三种类型的责任。另外,如果审计学专业面向制造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涉及法律诉讼事项,此时,涉诉事项的相关培养档案材料可以作为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证据,判定在培养过程中涉诉当事主体身份的合法性、培养过程的合法性、主体行为的合法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带来的责任认定,为界定法律责任提供客观的依据。

1.1.4 提供特色培养的观点印证。特色档案能够印证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具有某种状态、某种特征的描述性观点是否准确。从提供观点印证的渠道或方向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单向地、局部地印证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某一个具体观点,例如可以印证是否面向制造业、是否在某个环节施加了“管”与“工”的結合,是否获得必要的效果等等;二是可以综合性、整体性地印证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具有“管工结合”特色的观点。

1.2 评价功效

1.2.1 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利用教学档案评价其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查询获取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定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是否依据社会调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访谈意见进行的设计,以评价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符合程度;第二,查询获取培养方案中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是否始终选择并紧扣面向制造业开展设计的信息,以评价方案特定培养服务对象与实际特定培养服务对象的一致性程度;第三,查询获取培养方案中是否反映有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融合等信息,以评价培养方案“管工结合”特色的真实程度和清晰程度。第四,查询获取培养方案是否坚持人才培养程序与规律要求设计课程实施进度等信息,以评价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程度和有效程度。

1.2.2 培养特色的清晰性。第一,查询获取“管”与“工”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信息,评价“管”和“工”的知识与能力类型;第二,查询获取特色课程学习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数,评价实施时间安排的合理程度;第三,查询获取特色课程之间关系等信息,评价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契合程度和互补程度;第四,查询获取特色课程结合的教学成果和就业情况等信息,评价特色培养的有效程度;第五,查询获取特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质量保证状态等信息,评价特色培养组织管理的科学程度,以及评价特色培养的教学改革创新程度;第六,查询获取特色课程的外部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和宣传报道等信息,掌握特色培养得到社会共识认可程度等。

1.2.3 培养过程的规范性。审计学培养过程包含专业论证,专业设置等一系列环节,利用档案材料可以评价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特色人才每一个培养环节上参与要素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要求以及实施的内容、进度、程序、产出等状态,从总体上评价整个培养过程的规范程度。

1.2.4 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利用特色档案评价这种模式的独特性,应该将被评价的审计学专业与其他高校审计学专业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异同,从中可以发现“管工结合”培养模式的特色所在,包括培养模式中背景与政策、服务定位的独到性、实际执行情况的独特性、特色效果的显著性、决策分析的准确程度和符合程度以及特色培养模式得到社会认可程度等。

1.2.5 培养质量的可靠性。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不同层次上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和动态发展的概念,[1]需要兼顾教学质量、学习培养质量、职业发展质量三方面因素综合进行评价。按照这三个方面的质量要求,评价审计专业实施“管工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性需要利用的特色档案材料和评价路径包括分析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析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质量。

1.3 考核功效

高等教育领域在推进培养考核机制的改革,包括从考核理念、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方式以及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2]考核的性质是开展绩效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考核的重点对象是绩效。档案作为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工作的依据,可以发挥考核重要作用,包括提供决策的科学性、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投入资源的经济性、产出绩效的满意度等方面。

1.4 研究功效

除以上功能外,特色档案还可以用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通过对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特色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探索这种特色培养的可行性、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培养实施路径,也可以将“管工结合”特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归纳成一个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案例予以推广。同时,可以随着这种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优化并且产生较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将这种培养模式的经验加以研究总结,升华为探索多路径、多角度、多方位开展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理论。

2 人才培养特色档案资源的体系构成

2.1 “管工结合”商科文化特色档案资源。由于“管工结合”是审计专业发展建设与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和指导思想,首先需要在打造“管工结合”的商科文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在教学、学习、生活和活动空间范围内开展好特色文化建设。尽管文化建设方面档案是整个特色档案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实践工作中很容易被忽略,需要特别注意积累。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档案积累:第一,注意收集积累“管工结合”物化形态文化的信息资料,主要是收集积累学校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室环境、实验室布景、休息场所、绿化美化、科学场馆或博物馆等方面布置的工程领域著名科学家介绍、科普知识介绍、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技术发明和产品作品的实物展览、审计专业与工程结合的成果简介、审计专业与工程结合的杰出校友宣传等资料;第二,注意收集积累学校营造“管工结合”氛围的档案材料,主要收集学校定期开展审计与工程结合的社团活动、创新竞赛、学业竞赛,养成学生崇尚“管工结合”校园风气的档案材料,以及学校崇尚的形成“管工结合”校园文化,直至升华“管工结合”校园精神方面的资料。

2.2 “管工结合”教学课程特色档案资源。开设“管工结合”特色课程是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内容和环节,审计学专业开设课程需要遵照知识与能力递进养成规律,也就是遵守学习过程中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的三大规律,[3]同时按照既定培养目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及充分体现“管工结合”培养模式的特色要求,这一类特色档案建设重点应围绕特色课程的设置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记录、考查报告、质量评价意见、课程建设、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资料积累,涉及的开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人文拓展类课程以及“管工结合”特色类课程。这些课程中,除“管工结合”特色类课程外,其他均是一般审计学专业开出的通用性通识性课程。“管工结合”档案体系中需要重点突出对特色类课程的资料收集与積累,包括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课程、会计和审计与工程融合的课程。除此之外,由于审计专业学生对制造工程技术类课程的理解有较大难度,因此还需要开出增强工程技术领域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的金工教学实习、面向制造业专题调查等实践教学课程,所以特色课程档案中还需要充分兼顾特色实践教学课程的资料积累和收集。

2.3 “管工结合”系列案例特色档案资源。面向制造业开发设计“管工结合”的审计系列案例,建设一个丰富完整的专业案例库,是“管工结合”特色教学的重要资源,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特色档案材料加以管理。从特色案例的档案内容来看,包括以下三种的案例:第一种是设计建立一系列针对不同制造业类型为对象的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案例;第二种是设计建立一系列针对同一制造业的不同产品类型为对象的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案例,这里的重点案例是不同产品的成本审计案例;第三种是设计建立一系列针对制造业不同工艺、不同技术、不同流程、不同组织层级的成本审计、流程审计、质量审计案例。

2.4 “管工结合”实践教学特色档案资源。建立“管工结合”实践教学特色档案均是整个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论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实施过程记录、过程监控记录、实践过程跟踪记录、实践总结报告、实践评价记录、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资料、实践单位反馈意见等资料。这类特色档案涉及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三种:第一种是用于培养、增强、锻炼学生应具备对经济、管理、会计审计问题的感性认知与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即专业实践教学,如证券模拟交易、会计业务认识实习、审计业务认识实习、ERP资源计划实习等等;第二种是用于培养、增强、锻炼学生应具备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方面问题的感性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即工程实践教学,如金工实习等;第三种是用于培养、增强、锻炼学生应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与审计专业融合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即“管工结合”综合实践教学,如:针对解决制造业问题的专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审计综合实习等。

3.3 实行培养档案的分级复核。为了明确审计学专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特色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责任,专业建设组对存档资料实行了教师互查复核和专业负责人总体复核的两级复核制度。其中,教师互查复核是要求每个教师对其他教师收集的每一项档案材料,从来源、格式和内容上进行认真复核;专业负责人总体复核是由专业负责人从资料的关联程度、重要程度、可靠程度、充分程度、规范程度等方面总体上复核,并确定是否作为有效档案存档。两级复核中,发现以下四种情况需要特殊处理,第一是如果发现原始档案上存在涂改修改痕迹的,要求资料编制人、提供人或获取人在修改涂改处签名确认;第二是如果发现涉及国家、地区、学校和个人需要信息保密的特殊资料,按照保密规定流程进行处理;第三是如果发现涉及本专业核心利益的信息资料经专业负责人确认后归入本专业的最高权限档案资源库,暂不纳入低级别权限可以共享的资源库中;第四是如果发现历史存档资料的内容需要更新完善,责成有关责任教师及时更新补充。

3.4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档案管理系统开放接入到学院和学校两级校园网络系统,与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提供远程服务,建立档案资源的全校共享,加快对各种载体的培养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初步建立审计学专业教学管理资源库、师资队伍资源库、教案讲义资源库、习题与案例库、教学质量保障资源库等数据信息系统,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科学构建了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的信息化档案体系,而且可以改变知识传播、获取的传统方式与时空限制,[6]有效促进对档案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及时利用,最终促进人才培养特色档案管理走向精细化。[7]

3.5 推进档案管理智能化建设。目前,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档案管理工作正在抓住学校推进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加快实现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設的机遇,在不断强化档案资源数字应用、网络应用、信息化等方面建设的工作基础上,积极筹划、设计、开发各种档案信息资料在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环节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推进特色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建设进程,同时全面推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更好地为“管工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数据时代审计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研究(编号:201901109027)”,以及郑州航院教改项目“商科类专业的‘管工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吕红艳,罗英姿.“学生参与”视域下翻译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框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2): 12-17.

[2]邢维全,张婧.刍论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考核制度[J].黑龙江教育,2010(09): 43-44.

[3]桑代克著,张奇译.教育心理学简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07-120.

[4]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 96-99.

[5]颜敏,周会娟,马少兵.“管工结合”型普通高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分类建设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10): 166-170.

[6]陶水龙.大数据视野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7(03): 93-99.

[7]吴敏生,沈培华,王映雪,李学农,赵熊.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5): 9-12.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20-06-20)

猜你喜欢

档案建设培养模式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探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青少年体育档案建设之我见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