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24张崇张颖霍芳孙红红武自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功能性针灸疗效

张崇,张颖,霍芳,孙红红,武自力

(衡水市中医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0 引言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人们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慢性功能性便秘这一病症近些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涨。这一病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净等,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推拿、针灸治疗等,本文主要分析了温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将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之间收治的5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温针灸治疗法,本次研究经过了所有患者的同意。对照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1-60岁,平均(45.41±2.98)岁,病程2个月至2年,便秘评分量表平均(13.47±3.29)分;观察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平均(49.35±3.12)岁,病程3个月至2年,便秘评分量表平均(13.98±3.14)分。两组患者均排除长期酗酒、长期用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孕妇、、哺乳期女性、意识不清醒患者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患者连续服用中药麻子仁丸进行药物治疗,1次8粒,一天3次,连续口服用药一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法进行治疗,医生首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其他资料,然后为患者简单阐述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及一般情况下会达到的治疗效果,让患者了解温针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减轻对治疗的恐惧和对病情的焦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然后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在为患者进行温灸治疗之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医生的诊断引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或者俯卧位,然后对针灸针和患者需要针刺的身体部位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取穴进针,针刺得气后,在天枢、气海、等穴位的针尾加温针灸[1]。温针灸操作方法:在为患者进行取穴进针,针刺得气后,将针的深度固定好后,从事先准备好的艾条上剪下大约1.5 cm的艾卷,然后在艾卷下方扎一个深约1 cm小孔,将艾卷放在到针尾上,从下端点燃后,直待艾绒燃烧,如果患者在艾卷燃烧的过程中感到剧烈的疼痛和不适,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将其隔离,避免导致患者的皮肤烫伤。在针尾的艾绒燃烧完之后,让其与他穴位一起留针,30分钟后,将针取出。在治疗时间上,患者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治疗次数达到20次后再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2]。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本次研究的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痊愈:患者的便秘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且能够保持2个月以上不再复发;显效:患者的功能性便秘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且患者的粪便形态正常;有效:患者的排便时间缩短,排便次数增加,其他的症状有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便秘及其他症状无任何变化。

1.3.2 便秘评分量表:本研究所使用的便秘评分量表总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排便频率、排便费劲、排便感到未排尽、腹部疼痛、大便所需时间,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30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的便秘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在本研究中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便秘评分和排便困难程度采用计量统计,在治疗有效率上则为计数统计,n表示使用计数器的资料,其中的计量资料以(±s)进行表示,然后用t/χ2进行数据检验。P<0.05为经过检验后的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温针灸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6%。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分析(n,%)

2.2 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表和排便困难程度的结果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比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比分析(±s)

?

与此同时,我们还记录了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即对照组为(15.56±5.13)h,观察组则有(11.28±4.3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大多是由于患者的生活节奏较快、饮食不注意、熬夜、运动量小等原因造成的,同时还于患者的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患者一旦患有这一疾病,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大多数患者采取的都是推拿、药物治疗、针灸等方式,通过推拿、药物等都只能够进行调节,无法根治患者的便秘症状,一旦停止药物治疗,很可能患者的便秘症状又恢复如初[3]。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应用温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与应用中药药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更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因此,通过研究可以证明温针灸应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能够调节患者的肠道功能,改善患者肠道失调的问题,让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加,同时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等问题[4]。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温针灸还可以起到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腹痛、腹泻、胃痛等多种疾病,甚至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提升免疫力。

结合本次调研成果看,使用为针灸治疗策略其由于常规方案,并在便秘评分表和排便困难程度上效果更好,在针刺结合艾灸的措施下有助于患者肠胃蠕动,通便导滞,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显著。与此同时,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多有肠道动力弱、大便干燥等问题,由此导致排便不畅。温针灸可以缓解患者的肠道不适,更容易让人接受,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最终达到疏肝解郁、通便润肠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4],温针灸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沮丧的情绪,缓解由于情绪状况不佳而导致的胃肠道综合征,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温针灸是让患者的经络系统得到刺激和调节,同时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可以健脾温肾,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患者的便秘不再反复发作[5-7]。故而,温针灸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让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到便秘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采取温针灸疗法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功能性针灸疗效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针灸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