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三维地图中游览莲花山

2020-09-21谢春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直播游览习作

谢春梅

摘要:这是一次全新直播习作课的尝试,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在学校课堂听课,老师只能采用直播方式授课。面对这种隔空授课的特殊方式,内容还是讲述游记的过程,所以只能利用三维地图的手段,带学生“神游”了一次熟悉的莲花山,然后进行写作。

关键词:直播;游览;三维地图;习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正常的生活秩序,也阻挡了学生们正常上学的脚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家号召大家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于是我们一线教师开始学习在线直播。要是直播课文内容还好一点,而这次我要直播的内容是四年级第五单元的游记作文。这类题材对学生来说已经是老调重弹了,他们也不感兴趣了,但单元习作却有这类要求。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上推陈出新成了我这次直播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还是以前的老瓶装老酒,恐怕这疫情期间的直播课就吸引不了学生了,但我们又不能带着学生去实地游览。靠回想以前游览的地方写作?我觉得还是有现场版的例子最直观。经过深度思考后,我想:何不利用高科技三维地图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呢?于是一节直播习作课的思路出来了。

一、备一份教案

首先,我依据教学大纲,把教材、教参吃透,在网上教学视频中看看人家的教法,然后备出一份带有自己风格的教案:列出教学目标,点出写作的要求,圈出重、难点,把自己直播的思路整理出来,通过PPT展示写作要求和方法,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白写作要点。

二、借两篇例文

怎样带动学生对这类半命题作文产生兴趣呢?要让他们觉得不但可以写好,还可以做到言之有物、物有不同,在有序写出游览过程的同时,又能体现自己观察景点的角度有别于人,落笔不同寻常。如果不想办法去启发学生,按照平时写游记的方法,最多也只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罢了。为此,我借两篇例文,整理了一份写作方法,让学生仿有目标、写有依据、创有新思。如巴金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的《海上日出》,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空间顺序是:晴天时的日出情景,有云时的日出情景,云层厚时的情景。又如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游览顺序来写。然后,我又顺带点评《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的写作方法。以这两篇例文带路,让学生不会有题目看起来很熟悉、写起来却很难的感觉。

三、取三处景点

习作中要求学生取三处景点,一详二略。景物在每一个学生眼中再平常不过了,随手一指,景在眼前;顺口一说,不胜枚举。但如何让眼前的景物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形状流泻于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要求点出景物的特别之处,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很多学生是不会刻意去观察景物的。因为这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能出门游览,于是,我就选取了大家都熟悉的莲花山作为例子。因为每一个学生都经常在山中走,写起来不会陌生。我下载了大家最熟悉的莲花山风景平面图给学生看,接着演示莲花山的三维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莲花山,如:在山脚下仰望,莲花山像什么?爬上山顶俯瞰的感觉怎样?站在邓小平爷爷的塑像前你会怎么想?在视线中移动的景物,每一棵树,每一条小径,甚至每一朵花,都可以是一处风景。让学生跟着三维地图模拟游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从不同的游览路线观察莲花山每一处景物的特点。让学生做到“眼中有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景物;“笔下有物”——明确写哪一个景物,哪一个详写,哪一个略写;“言之有序”——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部分如何凸显;“文中有神”——指導学生在描写莲花山景物时加入丰富想象,通过具体的比拟让景物“活”起来。

四、写一篇游记

在三维地图上以不同角度、不同线路模拟游览了莲花山后,学生会有置身其中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做一个思维导图,明确自己按照哪一种顺序写游记。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生活经验比较少,要想写好游览作文,必须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重点景物要详细写清楚、其他景物略写,否则,学生很容易在每一处景物上平均用力,写成流水账。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突出重点,文章语言平淡乏味。因此,名家的范文导写显得尤为重要。要总结名家的写作方法,为学生指明一条创作之路,学习名家写景物特别之处的表达句式、写作的顺序,做到移步换景、景中有物、物中有情。这样才能写出条理清晰、表达流畅、利用过渡句连接景点的好文章。

五、谈一点收获

我在充分利用平面图的基础上,借助三维地图带领学生游览莲花山,进行直播教学,使学生有置身于山中的感觉,带着学生边走边游,收获了不同的体会,观看了不同视角下的山体景观,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觉冲突,让学生身在家中、心在游览,使学生写出了别样的文章。如林知闲写道:“踏进莲花山大门,一阵清风徐来,花香扑鼻,满眼娇艳无比的杜鹃笑脸相迎。”“穿过正门,经过小道来到风筝广场,到处是拽着线在跑的身影,有大人,有小孩,也有老人,个个仰望天空,边跑边拽手中的线,风筝在天上游着,飞着,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从风筝广场出发,沿着登山道往上走,一级级台阶蜿蜒似龙……”郑子涵同学写道:“走进大门,置身花海,看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听着此起彼伏的惊叹,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自己也如同成了一朵花,也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从大门往里走,来到荷花池边,一朵朵荷花在风中摇曳,白里透红,粉中带白,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如此这般的优美句子,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这不就是通过三维地图模拟现场游览的结果吗?当然,还有很多同学笔下游览的是其他地方,文章也写得非常精彩。不管游览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景点,只要学生能按照游览顺序,学会使用过渡句连接景点,写出景点的特别之处,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我认为这堂直播课就算成功了。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直播游览习作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游览路线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