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心二力”架构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

2020-09-21吴瑞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4期
关键词:同理心有效沟通人格魅力

吴瑞萍

【摘要】自从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跨越。心智的逐渐完善和身体的不断发育,使他们出现了个人意识和萌发了青春欲望。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波动很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封闭自我、迷茫和叛逆。这时期,班主任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很关键,只有真正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架构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身上具备的“三心二力”最为重要,那就是爱心、细心、同理心、亲和力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有效沟通;爱心;细心;同理心;亲和力;人格魅力

初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开始出现和萌发了独立的个人意识和青春欲望,导致他们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心理封闭性,他们开始渴望拥有独立性,不再愿意将内心世界向外袒露。自我意识的萌发,导致学生把父母的关心爱护、学校的教育理解成对自己的一种束缚,对父母以及老师正常的教育有所抗拒,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然而,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出现学业上的升学压力、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出现的问题,身体的成长发育和青春期心理变化带来的压抑苦闷以及与父母之间在不同问题上的看法差异引发的矛盾等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引导疏导,往往会走进一些心理误区,对学生造成伤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因此,学会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班主任身上体现的“三心二力”就是架构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

一、班主任的爱心

初中学生由于处在个性的发展和逐渐完善阶段,自觉性和控制力不强,在学校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需要班主任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但此时的教育不应是一种冰冷的纪律教育,而应该是一个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班主任的爱心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班主任的爱心就是这个碰撞过程的催化剂。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他必将不再抵触逆反,而是敞开心扉,从心底对班主任产生信赖感。班主任的爱心,不仅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面,还应体现在生活方面。若班主任的教育饱含着爱,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得到,从而自然理解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为的就是自己的成长,是真心对自己好。学生也自然将心换心,把班主任当成知心朋友、心灵导师。这样一来,师生沟通就成了一种心灵和谐交融的过程。

二、班主任的细心

老子在《道德经》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同样,在师生沟通当中,班主任的细心也很关键。我们知道,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他们性格养成有所不同,所以面对学校的教育,他们接受教育的态度和方式也会各有差异。因此,班主任的细心是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前提条件。在沟通之前,作为班主任要心中有数,细心做好沟通的前期准备,包括以下内容:这个学生品性如何、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身上有哪些优点和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细心分析学生问题所在,沟通起来针对性强。班主任力争在沟通交流时,对学生的优点多给予肯定,让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也看得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准确指出自己的不足,帮助自己改正错误,从而使学生对老师的教育自然不会有过多的抵触。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細心观察,注意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情况,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打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心灵,进行和谐的心灵沟通。

三、班主任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也称为“共情,通情达理”。在师生沟通中,苏霍姆林斯基用一句话把它直观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孩子性”给予理解和尊重。初中学生由于处在青春叛逆期,很多行为被自身情感情绪所支配,容易和同学、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导致师生之间沟通存在障碍。如果教师用单纯说教式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只会起到反作用。虽然学生都懂基本道理,但是他们不愿依照道理去做,只有同理心才能突破师生沟通的障碍。作为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除了主动地俯下身去了解问题所由,症结所在以及提出解决之道之外,更需要准确地传达给自己对他的理解。班主任能够努力站在学生的位置和角度去认知和体验学生的看法与感觉,让学生从心理上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第四层,感到温暖、感到安全、感到受尊重,这样的沟通交流,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障碍自然消弭了。

四、班主任的亲和力

《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亲近自己的老师,才会相信、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同一道理,只有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学生才愿意和进行心灵沟通,才会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的亲和力指的是班主任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素养,学生跟老师在一起,内心没有距离感,感到如同亲人般亲切,如同朋友般友爱,心灵交契而感愉悦平舒畅。一直以来,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所强调的内容。因此,许多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和尊严,总是板起面孔,不苟言笑,与学生保持比较远的距离。这样的老师常常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和戒备心理,不利于师生的沟通。因此,为达成师生的和谐沟通,亲和力应成为班主任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修炼的内容。它具体表现在班主任个性谦和宽容、言语风趣幽默、心态积极乐观、对学生尊重信任、民主平等、赏识真诚,等等。有亲和力的班主任,必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生必将对其心悦诚服。那么,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相处融洽、沟通自然也会更为顺畅。

五、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师生有效沟通中的根本。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在《论语》里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也正因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了他的学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以至于后来被尊为万世师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因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包涵了自身情操高尚、作风正派、品格真诚、才华横溢、态度友善、情绪稳定、有担当、敢负责等几个方面。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熏陶,学生和班主任在一起如沐春风,对老师敬仰无比,在心里把老师树为榜样。师生间的沟通自然融洽无比,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班主任身上体现出来的“三心二力”,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感其诚,摹其行,这样师生之间心灵相契,沟通自然舒畅,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柒展明.浅谈班主任的谈话技巧[J].基础教育研究,2009,17.

[2]林月红.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3.

猜你喜欢

同理心有效沟通人格魅力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