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0-09-21张荆华云涂晓艳袁馗龚杰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西昌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张荆 华云 涂晓艳 袁馗 龚杰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三农发展指明了道路,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村的文化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冲击下,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交织下少数民族村文化建设依然面临多重困境。如何破解少数民族村文化建设瓶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彝族村;西昌;民族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明确了发展方向。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统领提出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而文化振兴可以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基于乡土社会生发而出的乡村文化不仅赋予了乡村生活的价值,更有理由成为文化寻根的关键。而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结合后所衍生的秩序遵循则成为乡村治理的道德教化力量,也成为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昌市是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彝族聚集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西昌市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实践和探索,该地区彝族村又因地理、人文、地方发展的不同,乡村文化建设中也呈现出不同情况和问题。本课题组随机对该地区彝族村进行调研,梳理其文化建设过程,剖析地方创新实践,为地方彝族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提出优化建议。

一、西昌市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昌市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和体系,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措施到位,制度保障

首先,为践行乡村振兴发展,切实抓好西昌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国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西昌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2018年到2020年先后出台了相关推进措施和机制如《西昌市创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市实施方案》、《西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转型跨越发展考评激励办法》、《西昌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西昌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推进方案》、《西昌市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并以“除陋习、树新风”为重点开展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德治新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其次,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各市委常委、市政府各副市长为领导小组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先进创建组、宣传报道组、督导组等4个工作组。有力的推动各项保障任务落地,让西昌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有了组织保障。

2.加强宣传,强化思想引领

西昌市以文明示范街道、乡贤文化长廊为载体,在每个乡村的主要街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文化墙;2019年共印发《西昌文明礼仪手册》、新农村“四好”家庭创建、移风易俗等宣传资料共计16000余份;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构建宣讲服务平台,开展宣讲活动372场次,听众达17万余人;充分发挥“道德讲堂”、“文明学校”、“农民夜校”作用,积极开展“六传六习”活动、脱贫攻坚、感恩奋进、科技培训、“习总书记来到我们村”感恩教育巡回宣讲等教育培訓。2019年全市244所农民夜校集中开课共4880期;开展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200余场次。全年完成农村惠民电影放映2772场(次),每年观影人数累计14万人(次)。

3.结合彝族特色,开展“德古宣讲”活动

“德古”在彝语里是在彝乡民间有口碑、有威望德高望重的智者。西昌创新思路,凸显特色,积极吸纳“能说会道、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德古”在13个彝族乡镇(撤乡并镇前)开展“感恩自强”“敬畏法纪”“移风易俗”等宣讲活动。德古宣讲团成员与包村干部一道走村入寨,奔赴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夜校,为彝族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的双语宣传;西昌市纪委监委改变以往的传统宣讲方式,联系市语言文字办公室、市广播电视台,邀请凉山州彝学会理事吉伍依作担任宣讲人,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五乱”问题专项整治、感恩奋进教育主题,广泛收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和鲜活素材,录制成彝语音频、汉语字幕的电视专题片《德古大宣讲》,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引导彝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树立崇尚节俭、自力更生的意识,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4.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1)树典型,立标杆。广泛征集“道德模范”、“西昌好人”等线索和事迹,并在每个乡镇设立善行义举榜,用身边的好人、模范人物,引领乡风建设向纵深推进。2019年5人被评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类型的“四川好人”;在第六届四川道德模范评选中,2人获评“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模范;评选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0人,“最美孝心少年”2人。

(2)扎实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在全市乡镇、街道办中开展以“家风、家训、家规、家教”为主题的“家风家训小故事”的征集活动。2019年,西昌市共计评选出市级“文明家庭”20户,州级“文明家庭”5户;评选出“四好”家庭111203户,占全市农村家庭户数的88%。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四好”村、“五新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文明乡镇”创建。全市共创建四好村313个,其中市级152个,州级130个,省级31个。

(3)有序推进“乡村八榜”评选,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制定实施了《设置“乡村八榜”凝聚民心的实施方案》,在行政村设置“先锋、致富、善行、乡贤、新风、孝老、学子、巧妇”八个榜单,以乡镇为主体,带动各村宣传先进事迹,宣扬善行义举,弘扬优秀品德,镌刻乡村记忆,凝聚奋进力量。2019年向市委组织部比选推荐榜单先进人物300余人。

(4)积极利用节假日到村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外活动。同时,在每个乡镇、村组建文艺队伍,形成了洛古波的彝族武士,兴胜乡的大头娃娃四合乡的彝族广场舞,荞地乡的彝族摔跤等特色鲜明的乡镇文化,开展乡土文化宣传,丰富了乡村主体文化生活。

5.倡导新风,构建优秀乡村文化

在农村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一是在各村公开栏张贴印制包含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反对邪教等内容的“移风易俗”宣传画,并入户宣传和发放。二是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新村规民约”中,通过“红黑榜”和监管领导小组监督管理村民严格执行新村规民约;在所有村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建立勤俭办理红白喜事的自治制度,并在各乡镇逐步推进“宁乐模式”,引导村民养成喜事新办、丧事减办的生活习惯。2020年在疫情防控期间,编译彝族“玛牧”《防疫篇》,将公共卫生防疫常识传递给彝族群众。电影放映志愿者在原231个行政村的彝族群众聚居开展“双语”预防疫情健康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喜事延办183场次,丧事简办48场次,取消、延期各类集体聚餐477场次。

6.打造并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为载体,市财政已投入资金650万元改厕1300户。深化“三建四改五洗”和“农村‘七乱治理”治理,2017-2019年共投入资金4650万元。2019年启动中坝山嘴村、裕隆乡兴富村等8个生态示范村建设。此外,全市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室242个;建成了40个乡镇文化站、40个乡镇生态文体广场,配备了文体设施设备。同时在部分乡村开展“村史村志”建设试点工作,主要记录该村发展历史和先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创业精神,让乡村文化建设形神兼备,为农村注入了精神力量,把浓浓的乡情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为建设更加美丽、文明、和谐的乡村建设而不懈努力。

二、西昌市在彝族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西昌市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初步取得了实效。但调研中发现,在彝族村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别于汉族村的问题。

1.地理自然原因造成彝族村文化宣传滞后

在所调研的彝族村特别是地处大山深处的彝族村,由于地方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大多居住分散,距离遥远,导致彝族村文化宣传滞后。在调研中了解到B1镇某村的村民到镇上办事早上5点出发一直到晚上8点才能到镇上。因路途遥远,對于绝大多数村民来说没有十分重要的事不会去镇上。所以宣传更多是以集中村干部的形式来展开,事后再由村干部回村宣传。但又因各村组干部的文化水平原因和工作情况,文化宣传存在覆盖不全或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彝族村的文化宣传相对滞后。

2.传统彝族村落秩序被打乱,民族融合作用下原生文化弱化

实际上,对于民族原生文化的保护更源自于本族人民长期保有的生活形态,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需要依赖一定的物化形态。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彝族村实施易地搬迁。首先,从搬迁的彝族村来看,有的集体搬迁后村民居住的房屋由过去的木质结构,穿榫呈现“树”型屋架变为轻钢结构。有的建筑除了在外墙描绘具有彝族特色的红黑黄颜色的图案,其他的基本与农村汉族房屋大体相同。彝族的“火塘”因便捷的现代生活方式逐步消失,失去了原有的彝族民居特色。其次,有的彝族家庭自主搬迁或与汉族杂居,或分散到其他地方。如B村17户彝族家庭在易地搬迁后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彝汉村组,民族文化特点在汉化和失群的基础上出现弱化。再者,在城镇化进程中,过去彝族文化赖以生存的部分天然环境如田地、牧场因交通、城镇建设被破坏,彝族曾经的游牧生活、牧歌等游牧文化特点也只是零星可见。可以说,传统彝族村落秩序被打乱甚至村落的消逝让彝族原生文化的延续失去有效载体。

3.彝族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不足

一方面,彝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淡化。随着地方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彝族年轻人外出到城市打工。由于长期在城市居住,这部分群体在新的社会秩序下生活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价值观念都受到城市文化影响,因而导致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淡薄了传承自身民族文化和技艺的意识,进而使得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彝族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年轻人外出后村中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特别是居住偏远、分散的老年人因固有的思想认识和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对文化建设认知度和主动参与意识低。如毕摩文化在彝族文化中本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在彝族毕摩(法师)群体年龄普遍老化,并且愿意从事毕摩职业的后人越来越少,加之民俗问题导致彝族文献拥有者宁可让其破损、失传也不愿被相关单位征集。此外,村干部对当地乡村文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村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延伸到基层的“末梢神经”,对联系基层群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地绝大多数的村干部更侧重经济发展实效,而对于短期内无法见到成效的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面对村文化建设工作只是见子打子,疲于应付,主观能动性不强。

4.彝文传承不足,削弱彝族村民族文化发展

文化自觉在于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但彝族文化在主流教育中地位稍显不足。虽然地方要求至少在彝族乡小学中段就开始学习彝语文,并将彝语文成绩纳入中考参考成绩以促进彝语文的推广,但也仅是作为一项教育任务来完成。从走访情况来看仅就彝族学生能说彝语,但能全面掌握彝文的很少。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地位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用到彝文字的地方并不多,而真正用到彝文字的主要是从事彝语文化的专业人士和彝族的毕摩。再者从历史上看,除了毕摩之外绝大多数处于低层的彝族人基本是通过口耳相传将自身的历史、文化、传说传承下来。从文字上识得的人少之又少。而这无疑限制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彝族村文化建设中民族特色未得到有效推广

在所调研的彝族村中,个别彝族村在民族特色发展方面做了努力。如在C桥村为了打造彝家新寨,凸显彝族特色文化,利用彝族节日如火把节、彝族年举办了彝族选秀、斗鸡、斗牛、射箭等传统活动,同时还将彝族刺绣、漆器、服装、银器、饰品等以旅游产品形式凸显特色文化。但此类民族产品未能与现代生活结合进行合理创新,更多止于游客参观,而未达到让民族文化既不丢失彝族特色,又能融入现代生活,走入人们生活的目的,因此受众范围不大。换句话说,彝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缺乏能让其进入大众群体生活得到推广和发展的载体。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发挥政府保障作用

首先,强化部门联动,出台政策资金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从顶层设计考核目标体系,结合实际搭建乡风文明工作平台,针对彝族村文化建设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确保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政策支持、有制度规范、有经费保障,并对彝族乡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村组干部及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彝族群众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彝族村乡风建设。其次,加强监督管理,发挥主体作用。强化村组干部主体责任意识。乡村干部是国家政策制度能否顺利在当地落地落实的重要一环。乡村干部和村民自身因思想水平有限,自主行为易出现偏执一隅的现象。通过制度考核,群众评议加强对村干部对政策的推行落地的监督管理。再者,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宣传引导。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偏远民族地区,各部门务必建立长效机制,拓展宣传渠道,正面引导、反面曝光、舆论监督共同发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群众素养。持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形成学生带家长,村民带集体的良性互动。

2.扎实开展调研工作,保护彝族村原生环境

乡村文化建设工程复杂,各区域各乡镇乃至各村在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在民族融合背景下民族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大,便捷舒适的生活让少数民族更容易接受,同时让他们更容易否定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欠发达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反而较好。因为受外来因素影响小,原生环境中的民族习俗和文化传统仍然得到较为完整的延续。因此,在发展彝族村文化的同时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保护其原生环境。让承载其民族文化的载体不受破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走访,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认真分析上情、了解下情,合理规划,給彝族村留下足够的文化发展空间,不搞一刀切,而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护名村名居名物,为当地发展乡村文化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运用彝族家支力量引导族人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首先,进一步做好地方民族团结工作,尊重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要让彝族村文化发展呈现民族特色,让本族人民自觉参与文化保护和传承就需要彝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有认同感,否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难以实现。其次,抓好彝族家支力量。虽然在废除奴隶制度后,家支已不存在阶级功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些彝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影响彝族群众,可积极引导彝族家支发挥干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本民族成员正视本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通过家支的力量来增强本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

4.激发内生动力与外援助力相结合

首先,激发内生动力。一方面,做好培养彝族文化传承人工作。尽管地方政府在现代教育中顾及到了彝族文化的特殊性,从幼儿园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但也仅仅是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将彝语文纳入基础教育中,而未将彝族历史、文化艺术等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只有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开展教育才能培养出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人才。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本土人才机制建设,培育优良土壤。不断吸纳和回引有文化、有思想、有眼界的彝族年轻人;对掌握一定技艺的传承人,适当予以补贴,积极引导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本民族技艺和文化;通过农民夜校、送教下乡、政策宣讲以及借助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乡村干部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意义和乡村均衡发展的再认识,以及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能力。其次,强化外援助力。一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挖掘、整理和发展乡村文化所需的技术、经验、知识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推动。将人才下沉,切实做到“望闻问切”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助力。地方政府在2018年制定政策引进人才,但下沉到一线的不多,而在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彝族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借助校地合作平台。在引才过程中还可借助校地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就近,可联合本地高校人才资源,特别是彝文化专家就彝族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就远,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大学等基地挂牌院校合作,联合推动彝族村文化建设,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覃凤琴.从“非物质”到“外化物质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与其价值考察[J].山西档案,2007(5)

[5]刘绍华.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M].北京:中华编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张荆(1985--)女,汉族,四川省西昌市人,中共西昌市委党校,中级讲师,硕士,教育股副股长、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西昌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西昌:监督“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九年级英语期末测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