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0-09-21吴美聪曹水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9期
关键词:心衰心率病情

吴美聪 曹水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危重,且病情发展速度快,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急救治疗,以此降低病死率。在急救干预过程中,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急诊护理措施,严格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促进左心衰症状转归[1]。按照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给予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对于急救护理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为了验证急诊综合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现将此次研究报告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共有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53-76岁,平均年龄为(65.7±4.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6.8±4.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组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律失常等症状。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造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房环境管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和病情监测。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急救处理。患者病情急性发作期,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严格按照医嘱注射吗啡(0.1mg/kg),确保患者镇静[2]。同时给予患者速尿剂静脉滴注,消除肢体水肿。患者病情控制后,护理人员应当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法用量等,确保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服药。告知患者不能私自停药,以免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建立静脉通道后,收集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检查复用,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的疼痛与不适感[3]。连接输液器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扩血管、强心药物治疗。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应当仔细核对药物和使用剂量,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调整滴注速度。

第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保持半卧位,下垂双腿,减少静脉回心血量[4]。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治疗与护理措施。

第三,吸氧护理。针对病情较轻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低流量吸氧,促进肺泡内泡沫因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以此改善呼吸困难症状[5]。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则应当给予面罩吸氧,严格控制氧气浓度和吸氧时间。

第四,转运护理。完成急救护理后,护理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若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好转,待至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运往普通病房。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引发患者不适,降低不良刺激[6]。

第五,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左心衰发病急,且病情发展速度快,伴有剧烈疼痛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和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对患者抢救效果造成影响。待至患者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满足患者合理性要求,同时开展心理疏导,以此降低心理压力[7]。护理人员还应当耐心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消除患者过度担忧和恐惧等心理,提升治疗自信心。

1.4 指标观察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效果,判定标准如下[8]:显效标准:患者接受临床急救与专业护理后,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降低幅度大于二级;有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指标降低幅度大于一级。无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迹象,心功能指标无改善。观察和记录两种患者治护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0min心率、LVFE、FS水平。采用床边彩超观察两组患者LVFE、FS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且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且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护理效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急诊护理措施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86%,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患者在急诊护理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LVFE、FS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心率、LVFE、FS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护理效果[n(%)]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LVFE、FS水平(±s)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LVFE、FS水平(±s)

?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心肌收缩力短时间内下降,从而导致心脏排血量下降、肺循环压力迅速上升所致临床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发绀及肺部水泡音。由于病情发展速度快,极易导致心源性休克与昏迷,因此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干预。

在此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急诊救治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综合物理,包括急救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为后续药物治疗做好准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可以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通过吸氧护理操作,有助于改善缺氧状态和呼吸困难症状。由于患者发病及且病情发展速度快,因此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干预,因此缓解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出,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在心率、LVFE、FS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诊救治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40.11±2.14)分,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66.97±7.44)分,说明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研究只是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量比较少,因此所获得的研究结论说服性比较低,希望在后期严重中能够开展大量关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衰心率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离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