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治疗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0-09-21邓小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9期
关键词:稳定型循证依从性

邓小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2],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3],危及其生命安全。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后续治疗时间长,会导致患者负面情绪,且易出现并发症,对术后康复产生影响,故针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不可或缺。循证护理是一种遵循实证证据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的模式,本文对循证护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正文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冠心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患者;(3)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者;(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3)因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导致依从性差的患者。

对照组(n=48):男29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年龄平均值(43.33±2.81)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24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6.85±1.28)年。

观察组(n=48):男30例,女18例;年龄31-66岁,年龄平均值(43.42±2.90)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23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6.93±1.32)年。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健康宣教,进行用药指导;术后对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实施日常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循证护理。(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组织全体小组成员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的护理重点,明确个人职责。

(2)循证问题:召开小组会议,对以往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本次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为:如何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循证观察和支持:针对循证问题在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资料文献,寻找科学、实用性、针对性的护理经验,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方案。

(4)循证应用:①针对护理依从性: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护知识和自理能力;通过人文关怀、艺术疗法、移情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②针对并发症: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予以腹部热敷,并对易胀气食物的摄入进行控制,避免发生腹胀;术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腰痛发生,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软垫放置在患者腰部,定时进行腰部按摩,以防腰痛发生;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指导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术后诱导排尿,避免发生尿潴留;同时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由责任护士从用药、饮食、运动、自我管理行为四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每一项分值为25分,百分制,其中≥90分、80-89分、70-79分、<70分依次表示依从性极好、良好、一般、差,护理依从性=(依从性极好和良好例数)/48例×100%。

(2)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相差较大(P<0.05)。见表1所示。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n(%)]

表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介入治疗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扩张狭窄或闭塞的管腔[4],能够促进心功能的改善。但术后仍需进行长时间治疗,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从而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会降低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为促进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提升,在此期间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不可或缺。

循证护理是一种根据循证证据、临床经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5]。在循证护理中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小组成员实施护理服务,可提升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循证问题能够明确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明确发生原因;循证观察有助于根据循证问题收集、整理循证支持证据,便于制定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科学性的护理方案;循证应用主要围绕循证问题开展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自护知识,了解遵医行为的重要性[6],进而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7],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能够提供患者的主观能动性[8],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通过采取腹部按摩、腹部热敷、舒适体位、腰部衬垫、腰部按摩等方式预防腹胀、腰痛的发生,通过术前卧床排便训练、术后诱导排尿、尽早下床等措施能够预防尿潴留的发生[9],同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10]。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循证护理可有效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稳定型循证依从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