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18黄华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含服舌下变应性

黄华剑

当前,临床在治疗变应性鼻炎常采用药物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与免疫治疗,尽管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预防有效方法,但存在气传变应原等现象,无法避免引发疾病,因此,该疾病治疗重要手段包括免疫治疗与药物治疗[1]。其中,药物治疗可对症状有效控制,无法以根本角度对患者免疫状态进行调节;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为常用的免疫治疗方式,属于生物反应调节器,能够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感染,促使变应性疾病自然改变[2]。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属于减敏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复杂病因,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很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 年10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125 例常年性变异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 例,女54 例;年龄最小8 岁,最大67 岁,平均年龄(43.48±11.83)岁;病程2~32 年,平均病程(8.46±7.85)年;有哮喘史52 例,无哮喘史73 例;轻度患者36 例,重度患者53 例,重度患者36 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2~6 年,平均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4.09±1.12)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伴随眼痒、鼻塞、鼻痒等症状;1 周内未使用抗过敏药物;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家族史;免疫缺陷病;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一般在过敏症状最轻微时开始治疗,滴于舌下,含1 min 后吞服,1 次/d,每天在早饭前用药。第1、2、3 周分别用粉尘螨滴剂1 号、粉尘螨滴剂2 号、粉尘螨滴剂3 号,1 周内用药量分别为:第1 天1 滴、第2 天2 滴、第3 天3 滴、第4 天4 滴、第5 天6 滴、第6 天8 滴、第7 天10 滴。粉尘螨滴剂4 号在第4 周起应用,1 次/d,3 滴/次。粉尘螨滴剂5 号在第6 周起应用,1 次/d,2 滴/次。儿童用粉尘螨滴剂4 号维持,成人用粉尘螨滴剂5 号维持。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哮喘史、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等。其中,病情以1997年修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为依据,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3 个等级,其中4~6 分为轻度,7~9 分为中度,10~12 分为重度。治疗效果判定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等进行评估,由3 个等级组成,即显效、有效与无效,其中症状消失即为显效;症状改善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125 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20 例,有效65 例,无效40 例,治疗总有效为85 例(68.00%)。见表1。

表1 125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

2.2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单因素分析 总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年龄、病程、哮喘史、病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哮喘史、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单因素分析(n)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常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是使用与患者有关的变应原实施舌下或者其他途径接触患者治疗,初始剂量较小,逐渐增大使用剂量,直到最大耐受量,持续用药多年,对患者免疫状态进行调节,进而达到治疗效果。然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应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程中,其治疗效果受到变应原剂型、变应原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3-6]。但是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常年性变应性疾病具有复杂的病因,且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次研结果可见,总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年龄、病程、哮喘史、病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哮喘史、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哮喘史有关。有学者选取尘螨过敏患者进行研究,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分别为1~5 年,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维持的时间将越长。还有学者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药物治疗、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研究结果可见,药物治疗组患者第1 年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中患者第2 年、第3 年治疗有效率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器,应当给予足够时间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干扰,促使变应性疾病改变。因此,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应当坚持完成治疗疗程,推荐治疗疗程为2~6 年[7-11]。

另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为年龄。当前,针对儿童、成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有关报道存在差异。有学者提出,儿童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治疗效果为64.00%,成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治疗效果为65.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有学者提出,儿童花粉症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不具有明显效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越小,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效果越好。因此,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当尽早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可避免发生新致敏原[12-14]。

除此之外,哮喘史患者也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有学者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有哮喘史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哮喘史组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明显低于非哮喘史组患者(P<0.05)。可能与哮喘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关,但是确切机制还不明确[15-17]。

综上所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哮喘史、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时间。

猜你喜欢

含服舌下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药物舌下含服有讲究
含服参片看准时机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