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阈下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2020-09-17杨国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高校教育人才培养

杨国

摘 要:近年来,高等院校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扭转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提升了人才教育培养的国际竞争力。高校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不仅需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更加需要关注教师人才的培养,尤其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需要关注教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大数据分析下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提升策略进行探索,希望可以为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教育;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65-02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其不仅具备多样化的信息种类与较快传输速度,而且具备多元化与真实性特征,针对一些比较繁琐复杂的信息内容,通过大数据,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工作,这些突出功能促使大数据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与青睐,在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国家对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指出,应当通过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在高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环境与教育信息化策略,能够为其创造全新的机会与挑战。

一、大数据分析下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提升的重要性

在大数据时代中,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教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提升。当前,社会信息量出现了飞速增加,要想更好的开展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就应当将科学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起来。高校院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输送给社会,这样大数据时代必然会对其造成影响。与大数据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开展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提升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开展更加良好的指导活动,这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符合,实现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具备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相关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大数据分析下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陈旧

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大数据分析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想与时代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就应当注重改变自身的思想。作为高校院校教师,要想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就应当注重依据具体情况,对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做出更新。然而,在实际的高校院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不注重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很难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由于高校教师所运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比較落后,在教学活动中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并对高校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二)教师自学能力亟待提升

伴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信息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具备非常快的更新速度,要想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就应当强化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由于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校教师要想对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就应当依据社会的具体需要,不断补充自身内容,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然而,面对大数据环境,高校教师不注重开展自学活动,这样很难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部分教师虽然开展了自学活动,但是缺乏相关能力,很难把握相关重点知识内容,影响自身的自主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活动。

(三)大数据应用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对于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大数据应用。高校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应用,能够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与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然而,高校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存在不足,很难将其充分利用至教学工作中去,进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四)创新思维模式融入偏差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行业与个人要想取得发展,就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思维。高校院校负责对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要想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发展,教师就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将创新思维模式融入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运用,不注重开展创新思维模式的研究活动。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掌握了有关创新思维模式,在进行实际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虽然运用了一定的创新思维模式,但是不能在所教课程中将这些创新思维模式高效融入进来,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三、大数据分析下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提升路径

(一)更新信息和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院校在开展有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对其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能够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进行科学、高效的应对,确保系统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现。高校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对自身的信息和人才培养理念做出更新,实现自身适应能力的提升,针对落后的教学习惯与模式,高校教师应当勇于突破其限制作用,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努力工作,确保自身的教学习惯与模式,能够与信息化网络教学的需求相适应。教师还应当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进行积极转换,由知识的传播者与教授者朝着问题探索者的方向进行改变,使学生能够主宰课堂,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提升教师自学能力

为了确保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新知识与新技术,强化开展相关学习活动,进而对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进行了解与掌握。针对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还应当不断强化有关学习活动,迅速作出更新与转变,确保在大数据环境中,能够促进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促使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与规定。除此之外,针对有关教育网站或者新闻等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要点与内容方面,高校院校教师应当密切对其进行关注,实现自身有关能力的提升,并迅速对新技术进行掌握,进而促使职业能力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得到保障。

(三)注重大数据应用

教师、学校与各个层面都应当培养自身的大数据理念,为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运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与手段,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信息化,能够开展有关改进与健全工作,通过反馈、预测与个性化三种要素,能够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需要。高校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在确保资料来源真实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并对关于信息化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进行创设,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将在线开放课程與传统集中授课形式紧密联系起来,并开展高效的整合工作,充分发挥出在线教学自身的作用。教师除了对教学系统进行持续改造之外,还应当注重对网络题库与名师的教学视频内容进行补充,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情况,教师还应当认真开展相关记录工作,确保记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规范性。

(四)注重创新思维融入

信息化教学属于新时代全新型教学方式的范畴。高校院校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显著提升,促使现代教学形态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依据有关实践经验能够充分表明,高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与教师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倘若教师的创新能力越高,越有助于培养高能力应用型人才,倘若教师的创新能力比较低,则不利于高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大数据环境,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开展相关研究与探索工作,将在线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紧密联系起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扩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确保信息化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具体教学工作中去,高校教师还应当对网络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在扩大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时间的延长。针对有关网络的知识与技能,高校教师应当进行认真学习,并对其进行有效掌握与运用。通过网络,开展备课授课、学生学习指导等一系列的活动,教师还应当通过网络,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架设起来。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空间与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开展课程自学模式,例如学习、预习、纠错、拓展训练等,将学生的自学情形与网络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高效整合,这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更加直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学生学习情况的收集工作,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各种新事物的产生与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当前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而言,需要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能否运用创新思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这是需要持续探索与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完成,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方式紧密联系起来,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与此同时,还应当将全新的教育思路提供给高校院校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为高校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文相,林芳.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与规范化探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

[2]毛建青,张凤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

[3]本刊评论员.奋力书写龙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J].奋斗,2017(18).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高校教育人才培养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