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NT-proBNP的影响

2020-09-16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例数心功能

刘 坤

(天津市红桥医院急诊内科,天津 300133)

慢性心力衰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疾病,据报道显示,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安全[1]。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2]。辛伐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具有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NT-proBNP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3];年龄60岁以上,近期(1个月)无抗感染及免疫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肺心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其他严重性疾病,肝肾等器质性病变, 6个月并发心肌梗死,药物过敏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1~77岁,平均(66.74±4.67)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67.15±4.4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9例,Ⅳ级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尿剂、β受体激动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07,规格:20 mg×7 s)治疗,剂量:20 mg/d,晚间一次性口服,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保证低盐饮食,并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NT-pro BNP水平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7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CRP、NT-pro BNP进行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1.4疗效评价: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进行疗效评价,分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提高2级及以上;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治疗后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NT-pro BNP变化:治疗前,两组血清CRP、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清CRP、NT-pro BNP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NT-pro BNP变化比较

2.2两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冠心病、退行性心瓣膜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而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性反应等多种原因或某单一原因引起的心肌细胞或组织损伤,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造成心力衰竭。炎性反应作为心力衰竭众多发病机制之一,炎性因子参与该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CRP是机体受到病毒、微生物入侵或组织器官损伤等炎性反应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蛋白,临床报道显示,血清CRP表达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5]。NT-pro BNP 是由BNP前体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而产生的一种无活性肽段残片,在心肌组织中含量较高,其合成和分泌与心肌功能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NT-pro BNP分泌越高代表患者心肌受损越严重,因此,NT-pro BNP为判断心肌功能的重要指标[6]。辛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的作用,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广泛的应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NT-pro BNP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例数心功能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更正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