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喷雾剂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16赵汝运萧治恒欧赋斌赵新茹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气雾剂利多卡因丙泊酚

赵汝运,黄 莉,肖 琳,萧治恒,欧赋斌,麦 穗,赵新茹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无痛胃镜检查是临床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的食管和咽喉。为减少刺激,无痛胃镜检查时需给予药物麻醉,最常用的为普通胃胶镜,但其中并无麻醉药成分,麻醉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气雾剂临床麻醉效果较好,有研究显示利多卡因气雾剂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2]。基于此,本研究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就利多卡因气雾剂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至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各50例。丙泊酚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44岁,平均(32.80±5.11)岁。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45岁,平均(32.76±5.02)岁。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8~45岁,平均(32.63±5.34)岁。两组基线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丙泊酚组患者采取丙泊酚麻醉。患者推注丙泊酚1.5~2.0 mg/kg,待患者痛觉消失时停止给药,生命体征正常即可开始胃镜检查,镜检时有肢体动可追加20~30 mg至胃镜顺利结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患者入室后丙泊酚1.5~2.0 mg/kg,加瑞芬太尼30 μg镇痛。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以利多卡因气雾剂咽喉部表面麻醉2次,每次喷2下,每次间隔5 min。第1次时间为入室静脉通道开通后,表面麻醉让患者正常张嘴,对准上硬腭、准软腭等部位喷,嘱患者深吸气;第2次表面麻醉要求患者张嘴伸舌,对舌根、悬雍垂及咽后壁喷,同时要求患者深吸气[3]。整个表面麻醉过程均避免将局麻药直接喷射到咽喉部组织上,最后以患者出现口咽部麻木感为佳,2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 mg/kg。

1.3观察指标:①胃镜检查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记录三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诱导前、诱导后、检查中、检查后和清醒后各时点的值。②胃镜检查后30 min,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尺,刻度为0~10分,0分为无不适,10分为非常难受,分值越大,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对患者咽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吞咽和呛咳反应。

2 结果

2.1三组患者胃镜检查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情况对比: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在诱导前、检查中、检查后和清醒后时间点并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后,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胃镜检查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情况对比

2.2两组患者咽喉疼痛程度对比:丙泊酚组咽喉疼痛评分(7.62±0.67)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咽喉疼痛评分(6.32±0.55)分,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咽喉疼痛评分(4.02±0.37)分。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的咽喉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65,P=0.000)。

2.3两组患者术中吞咽和呛咳反应:丙泊酚组患者中,术中吞咽患者9例、呛咳患者5例,术中吞咽和呛咳发生率为28.00%。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术中吞咽患者5例,呛咳患者1例,发生率为12.00%。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术中吞咽患者1例,呛咳患者1例,发生率为4.00%。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术后吞咽和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47,P=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无痛胃镜检查的逐渐普及 ,无痛胃镜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患者舒适,对操作过程无记忆,操作成功率高等优点,逐步被患者所接受。目前无痛胃镜检查时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和方式较多,但麻醉效果不一。无痛胃镜检查时可能对咽喉部和食管部位造成一定刺激,人体咽喉部的感觉神经丰富,受到刺激时可能引起恶心、呛咳以及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检查的依从性,不利于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使用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会引起患者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咽部表面麻醉能减少胃镜检查时的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更理想[4]。

本研究对15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明显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利多卡因喷雾剂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影响小。胃镜检查30 min后,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气雾剂组患者术后吞咽和咳呛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利多卡因喷雾剂缓解疼痛效果更好,提高患者咽部舒适度。利多卡因是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神经阻滞效果较好,与静脉注射相比,利多卡因喷雾剂的稳定性较好,可充分发挥其麻醉和止痛作用,且毒性更好,腐蚀性更低[5]。利多卡因属于偏碱性药物,麻醉时会增加非游离状态利多卡因含量,其与鳞脂蛋白结合能力较强,可有效作用于神经细胞,更快发挥药效并延长药效时间,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喷雾剂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临床优势明显,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检查后患者的咽部疼痛感更小,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雾剂利多卡因丙泊酚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喘乐宁气雾剂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