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16王玉洁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胆囊

龙 仙,王玉洁

(1.万安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江西 吉安 343800;2.万安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江西 吉安 343800)

胆囊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随着近年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发病人数不断增长。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治疗彻底,但是术中过度暴露造成患者机体极大创伤[1],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和内镜开始用于胆囊结石切除术中,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无创的优点。为准确讨论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1年来我院80例胆囊结石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所有病例经均经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术前证实符合胆囊结石诊断标准[2]。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配80例患者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3~78岁,平均为(55.56±4.29)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2.87±0.35)年,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1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2~80岁,其中平均为(54.18±4.81)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3.02±0.43)年,合并急性胆囊炎,6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1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病变及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胆囊炎症者[2];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首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行气管插管,取患者右肋缘下或右腹直肌开腹作长度在6~10 cm之间的切口,然后探查胆囊、肝脏、胆总管及其他组织情况,采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缝合残端胆囊管,清理腹腔逐层关闭腹腔。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建立气腹,经脐下切口穿刺Trocar,并放置腹腔镜探查,观察腹腔胆囊充血、水肿及粘连情况,取右肋缘下腹壁距胆囊最近位置切开2~3 cm大小切口,直视下将胆囊提出腹壁,放出气腹拔除腹腔镜,取胆囊底部切开约1 cm切口,将纤维胆道镜(或输尿管镜)置入胆囊内,观察囊壁是否发生变化及结石数量、大小等情况,若结石直径大利用取石钳轻轻取出,放置夹碎,然后通过取石网篮取尽结石,无残留,观察胆囊管开口处有无胆汁流出,退镜后反复冲洗缝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和治疗各项指标。结石清除情况有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三项;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结石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成功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结石治疗效果对比[例(%)]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随访出现胆囊结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出现腹泻、腹胀和消化不良4例,总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发生的结石而形成的一种肝胆疾病,具有常见性、多发性特点。根据资料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结石发病风险越高,一般女性发病人数多于男性,胆囊结石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处于前沿水平。多数观点认为,保胆取石术可治愈胆结石,但是在选择何种术式上存在较大争议[3-4]。传统开腹取石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严重等问题不被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因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生逐渐被淘汰。胆囊结石临床症状表现为右腹部疼痛、胸背部及后肩部放射性痛、恶心、呕吐等,主要因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和细菌感染等原因引发,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面临着较高的生命风险[5-6]。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在保胆取石术中逐渐得到应用,疗效确切,利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胆囊的具体情况,方便后续展开手术,避免了胆囊切除术术中的过度暴露,患者术后创伤小,满足了追求美观的需求。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四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后机体恢复快,适应性强[7-8],但是术中要避免盲目取石,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取石,预防损伤胆总管。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该方法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各项指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胆囊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