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应激指标及CEA、CYFRA21-1、CA50的影响

2020-09-16朱旭华蔡茂明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胸腔镜标志物淋巴结

朱旭华,李 伟,蔡茂明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临床常见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5年内生存率低[1]。手术可有效切除病变肺叶组织并进行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式。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胸腔镜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肺癌治疗中。但目前关于胸腔镜手术对NSCLC患者免疫应激反应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胶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纳入9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共94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中NSCLC诊断标准;②TNM分期Ⅰ~Ⅱ期;③年龄35~75岁;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⑤入组前无放化疗史;⑥无远处转移;⑦患者及家属知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胸部手术史;②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凝血功能异常;④合并器质性病变者;⑤合并胸腔粘连或全身感染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7~72岁,平均(49.83±4.67)岁;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22例;病理类型:腺癌30例,鳞癌17例。观察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49.96±5.04)岁;TNM分期:Ⅰ期24例,Ⅱ期23例;病理类型:腺癌29例,鳞癌1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术区消毒,铺无菌巾。给予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实施气管插管,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明确病灶位置,取患侧第5、6肋间隙作为手术切口,长18~20 cm,分离周围组织并结扎血管,找到病变组织,切除相应肺叶,清扫支气管旁、下腓韧带、食管旁等区域淋巴结,用灭菌注射用水浸泡术腔,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术毕。

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术体位、麻醉方式与开胸手术相同,取腋中线第7、8肋间隙做长1 cm切口,将其作为腔镜孔;取腋前线第4、5肋间做长3~4 cm切口,将其作为操作孔,必要时可在同一肋间隙腋后线做长0.5 cm辅助操作孔;经腔镜孔置入奥林巴斯胸腔镜系统OTV-s7pro,在胸腔镜辅助下仔细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大小,经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在胸腔镜见识下游离病变组织,用直线切割器将病变组织切除,并清扫肺门及纵隔区域淋巴结,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浸泡术腔,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②免疫应激指标: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③肿瘤标志物: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置入抗凝管内,按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EA、CYFRA21-1、CA50,试剂盒购自美国Roche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2.2两组免疫应激指标对比:术前,两组PGE2、N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GE2、NE、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应激指标对比

2.3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术前,两组血清CEA、CYFRA21-1、CA5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EA、CYFRA21-1、CA50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CEA、CYFRA21-1、CA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

2.4两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胸腔漏气,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NSCLC是肺部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高,由于该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侵袭性高,故早期诊断、治疗对降低其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开胸手术是治疗NSCLC的标准术式,该手术经后外侧切口对病变肺叶进行切除,并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但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大,并发症多,加之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术后疼痛感强烈,不利于患者恢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且切口小,位置隐蔽,患者接受度高。研究表明,胸腔镜手术方便术者置管,术者可借助电视显像仔细观察肺部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意外损伤风险,且在胸腔镜引导下,可快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3]。另外,胸腔镜具备放大视野功能,且能360°旋转,可获取广阔视野,避免开胸手术的视野盲区,术野更清晰。陈波研究结果表明,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早期NSCLC疗效相近,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应激反应和肺功能影响更小,较开胸手术更有优势[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近,表明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清扫淋巴结效果相当,但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更少,引流时间更短,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PGE2是一种疼痛介质,当机体出现急慢性疼痛时在血清中表达较高,NE与Cor作为应激激素,当机体出现疼痛时,疼痛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刺激,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大量NE、Cor释放入血,增加机体分解代谢,影响创口愈合[5]。故检测PGE2、NE、Cor可反映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整体状况、免疫破坏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PGE2、NE、Cor较同期对照组低,提示与开胸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对NSCLC患者免疫应激反应影响更小,原因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微创特点有关。CEA、CA50是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灵敏度较高,CYFRA21-1作为CK19片段,在肺腺癌、肺磷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6]。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术后CEA、CYFRA21-1、CA50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还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表明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效果相当,均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但胸腔镜手术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且对患者机体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小。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标志物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