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研究

2020-09-12叶良鸿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核心素养

叶良鸿

摘 要:在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高校辅导员作为关键的引导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指导者和引导者。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知识素养,在知识素养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素养,构建起三维素养结构,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本文对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进行了探讨,结合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培养和强化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要培养出能够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导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高校辅导员是其中的骨干人员,不仅要充当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导师,同时辅导员也应成为高校学生的朋友、伙伴,要培养学生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思想政治素养。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教育强国的现实需求为着手点,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

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和探索,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体来讲,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生涯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内在的综合品质,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的现实需求和相关工作经验逐渐形成的。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涵盖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通常被分为专业知识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素養。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指的是针对马克思注意理论、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辅导员的知识储备素养,并且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理论和实践共同开展高效的教育工作。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等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基本理论,伦理学理论、法学法规等知识。思想政治素养又可以分为政治态度和思想理念两个方面,也就是政治态度、政治理念、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几个方面,体现出了高校辅导员外延和内在的相统一。高校辅导员的外延性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高校辅导员利用自身较强的思想政治内涵正确引导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高校辅导员的内在性指的是高校辅导员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思想理论加深理解,促进自身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的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实际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各个环节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指的是辅导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素养、职业意识和心理品质,这些都是从长期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内化而来的。在政治理论水平牢固的基础上,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面对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内容[1]。

二、强化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完成高校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程贯穿,真正实现“三全”育人。高校辅导员在其中担负着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的身份不仅仅是教师,更是高校中的管理人员,组织、指导和实施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自身担负的时代重任,结合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引路者,推动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强国[2]。

(二)满足学生的成长期待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导师和朋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符号也被贴上了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标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人生导师指的是对其学习和生活发挥指导作用的人,也是帮助学生消除迷惘、正确选择的引导者。知心朋友则强调的是培养和倾听,高校辅导员应在保证学生的健康生活方面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其自身和学生双方之间均有着密切的联系[3]。

三、培养和强化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人才培养力度

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决定了其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自我规划,更是决定了高校学生是否能够健康生活和发展。培养和强化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力度。高校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各有不同、专业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是围绕学院事务性的工作展开,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其次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集中在一起,构建完善的培养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强化下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限制于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还要在生活中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4]。

(二)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

培养和强化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中担任辅导员的教职人员必须要接受的挑战。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学历水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实际的工作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将高校辅导员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设置出不同层级的培训班。高校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求,优化和完善课程设置,在不断的培训中内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通过“以赛代训”等形式,开展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让高校辅导员在比赛中历练,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正确看待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训,这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根据实际的问题,不断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各项素养能力。

(三)设置高校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高校辅导员奖励机制,对高校辅导员的各项行为进行强化,激发高校辅导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增加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从保障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权益着手,设置公开透明的招聘计划、选拔晋升计划,组织和开展出国进修、研讨交流会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和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教育发展需求,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出台和落实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高校辅导员积极加入到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活动中来,做好“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的评选活动,激励辅导员提升核心素养[5]。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决定了自身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成长,是辅导员专业性和职业性的体现。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在实际的高校管理教育工作中立足现实,结合学生的成才期待和社会发展的期待,完成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任务。要从多个维度入手,构建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辅导员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琼,王洛忠.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价值、构成与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

[2]李丹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

[3]黄上峰.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结构分析和提升策略[J].管理观察,2019(34).

[4]胡文霞,刘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9).

[5]周丹.近年来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传播力研究,2019(25).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核心素养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