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0-09-11彭晓燕杨吉操王喜欢胡亚南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葡胺腺苷溶栓

彭晓燕,杨吉操,王喜欢,胡亚南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 ialinfarction,STEMI)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的冠脉栓塞,疾病进展迅速,可引发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临床治疗应积极改善缺血再灌注,预防梗死范围扩大,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细胞[1]。阿替普酶为第二代溶栓药物,可选择性激活血栓纤溶酶原,促使形成纤溶酶,安全性较高。环磷腺苷葡胺为正性肌力药物,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功能[2]。本研究旨在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0~61岁,平均(50.81±4.82)岁;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平均(4.63±0.42)h。研究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2~63岁,平均(52.13±5.25)岁;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平均(4.51±0.44)h。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②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③发病时间≤6 h;④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②可疑主动脉夹层;③对环磷腺苷葡胺、阿替普酶药物过敏;④治疗依从性差;⑤合并肝、肾功能疾病。

1.3 方法

1.3.1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降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低钾血症等基础治疗。(1)常规组采用阿替普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批准文号S20160055)治疗,剂量0.6~0.9 mg·kg-1(最大剂量<90 mg),采用专用稀释液稀释至100 mL,于1 min内匀速静脉推注10%药液,余下药液于9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2)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无锡凯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864),180 mg环磷腺苷葡胺加入200 mL 50 g·L-1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用药1周。

1.3.2检测方法 采用无菌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10 min(3 500 r·min-1,半径8 cm),取上清,采用Roche C8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采用Roche C501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H-FABP)水平,采用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由同一位检验科医生依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操作。

1.4 疗效评估标准心电图抬高ST段2 h回降≥50%;胸痛于用药后≤2 h基本消失;用药后≤2 h出现心律失常;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12~18 h出现[4]。再通:符合上述2条标准及以上。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排血量]。(3)治疗前、治疗48 h后血清NT-proBNP、H-FABP、Hcy水平。(3)不良反应,包括心悸、低血压、恶心。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再通34例,不通2例;常规组再通30例,不通6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34/36)与常规组83.33%(30/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6,P=0.261)。

2.2 心功能治疗前两组LVEF、CI、心排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CI、心排血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CI、心排血量比较

2.3 血清NT-proBNP、H-FABP、Hcy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FABP、Hcy 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患者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干预措施,后自动消失。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STEMI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致血栓形成,破裂后导致冠状动脉栓塞,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发心律失常、急性胸痛等一系列症状。STEMI早期应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解除冠状动脉梗死病灶,恢复心肌再灌注,使动脉血管再通,降低心肌细胞损伤。溶栓治疗可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新生血栓、再梗死发生。通过静脉溶栓治疗,可溶解冠状动脉新鲜血栓,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促进心室射血功能恢复。

阿替普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为第2代溶栓药物,具有半衰期长、溶栓效率高、无抗原性等优点,选择性结合血栓纤维蛋白,使激活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有效溶解血栓,提高心肌血流灌注,疏通阻塞血管,促进心功能恢复。但溶栓治疗后易发生再灌注,增加心动过速风险[5]。环磷腺苷葡胺为非洋地黄类强心剂,通过发挥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冠状动脉扩张,增强心输出量,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改善心功能。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细胞cAMP水平,促进心肌细胞Ca+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结合Ca+,使外周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排血量,降低细胞、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改善机体心功能状况[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LVEF、CI、心排血量高于常规组,提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缺血再灌注。

相关研究指出,H-FABP水平越高心肌损伤越严重,Hcy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疾病预后越差[7]。NT-proBNP为临床评估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随着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8]。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可见环磷腺苷葡胺治疗STEMI患者,可降低其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其可快速改善冠脉循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进而降低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

综上可知,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缺血再灌注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H-FABP、NT-proBNP、Hcy水平。

猜你喜欢

葡胺腺苷溶栓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