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2020-09-10韦勤王苏波

高考·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化高中生核心素养

韦勤 王苏波

摘 要: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越来越好,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发展任务,怎么把学生核心发展的目标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是教学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情况出发,为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生;核心素养;校本化

针对当前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的作用,通过完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内容整合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希望能够从多方面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事情。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教学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根据核心素养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整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因此,学校需要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从而调整下教学结构,从而更好地在核心发展目标下改进学校教学实践体系。

首先,需要弄清楚核心素养育人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需要尽可能地发挥三维目标的价值。现如今,以核心素养培养人的目标为指引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树立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不是否定三维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和超越,提升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其次,需要把解决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内容。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学目标需要意识到学生所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从而减少分散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要求。

最后,需要根據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教学发展要求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地表达发展要求,也就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需要展示出活动对象、活动条件和结果,并且活动的主体一定要是学生,这种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能力而忽略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情况发生。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

根据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成性,需要好好把握课程内容的审核标准,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

首先,需要加强课程教学指南的制定。该指南须臾注重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注意要让教师能够较好地理解学期发展的要求和任务,并且也需要让学生清楚地指导学期应该学的内容,怎么去学。由于当前课程标准还没有修订好,老师们不能存在着等、靠的教学心理,需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实施具体安排,从而和学生一起落实好每一节课。

其次,需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探讨知识之间的内容整合,教学里面的单元一般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实施的,单元设计是以单位为主体,通过研究具体的情境来组织学生进行原生态建构式学校,比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学习。此外,要想加强学科内的教学内容整合可以这样处理,比如,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可以把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整合为一节新内容,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反法西斯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抗战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

三、教学评价的改进与完善

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指的是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等,其中,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判断,重建在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课堂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并关注学生的个性素养发展,这个是教学改革的必备。

(一)基本原则

一是要指向核心素养。即教学评价需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根据课程目标,把教学评价贯穿到实施的全过程。需要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科学地处理学生的问题,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检测、激励、反馈等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是加强多维评价。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学评价不仅仅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还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水平,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发挥多维评价的优势,还需要注重评价主体和手段的多样性,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同伴互评、自我反思等手段来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是需要注重评价环节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环节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他们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寻找他们的行为表现和核心素养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建议,并加强对他们发展的要求。同时,需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发展,及时找寻学生反馈结果的评价信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反思能力。

(二)实施要求

一是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需要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合理的判断,教师需要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加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是相互融合的,包含着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一方面需要尽力加强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指向,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

二是需要开展专门的评课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根据教师在观课过程中看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反思的过程,这个是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最基本的,能够较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堂教学研究能力。首先,需要确定研讨主题,一节课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全部问题,因此每一次观摩课都要有一个主题,教学老师和观课老师都需要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这样能够提升观摩课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其次,需要收集好教学素材,上课教师根据教案和学生实际表现情况把握好课堂教学,观课教师凭借观察量表做好记录,特别是对重要的教学细节进行分析,然后给课题研讨做出一定的依据。最后,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对话,增强教学行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方面,上课教师和观课教师需要平等地交流,大大方方地指出问题,另一方面,根据一个议题需要做出教学改进建议,给后面的教学安排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根据实际发展来,并且又先于实践,充分发挥课题的指引作用。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则需要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他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获得更长远发展,并取得更大更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建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亟待教学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0-11.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16.

猜你喜欢

校本化高中生核心素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