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2020-09-10雷诗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教学

雷诗君

摘 要:音乐的本质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是文化层次的升华。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组织、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尚处于起步状态,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音乐人类学自出现以为探索音乐奥妙提供了途径保障,同时也为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从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作为具体的研究方向,结合个人教学工作经验就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2-0115-02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内涵的升华。音乐人类学自提出以来为更好地探究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音乐人类学理论被普遍应用于历史文化研究、文化现象研究,将音乐人类学引入音乐教能够为音乐教学理念、音乐教学方法提供全新的思路。

一、音乐人类学视野下民族音乐教学简介

音乐人类学被定义为:运用人类学这一学科领域的方法理论来对音乐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一门学科。从基础定义可以看出,音乐人类学中有兩个关键词分别是“音乐”与“人类”,从当前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学者身份角度来看,其往往兼具了音乐家与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音乐人类学是融合、交叉的跨学科类型。

民族音乐的根源是雄厚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音乐的内涵与表现。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符号,在历史发展进程过程中民族音乐早已与美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源远流长,拥有数千年的文化根基与文化积淀。民族音乐是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劳动生产之中,创造了具备本民族音乐轮廓,并能展现本民族文化和民族力量的音乐作品。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民族音乐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音乐文化行为。一般情况下被解释为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渠道传承民族音乐艺术,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民族文化意识所使用的教学行为[1]。

二、传统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民族音乐教学缺乏文化观传递

当前,社会文化开放式发展的背景下欧美流行音乐是大学生喜爱的主流,其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认知。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心理发育不断成熟,但是尚未建立完整的辨识能力。部分大学生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存在明显的偏见,人为中国民族音乐是老土的、传统的、落后的,西方欧美流行音乐是潮流、现代与先进。由此,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在民族音乐课堂上开小差、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逃课的情况。此外,民族音乐在部分大学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部分大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此外,中国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已经逐步接受了音乐文化观在音乐教育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认可了音乐文化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推动力。但是,陈旧的音乐文化体系教育理念依然束缚着教师的发展。在全新的音乐文化观的引领下,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民族文化修养,由此才能够真正承担起民族音乐教学的重任。在实践工作中,部分教师个人民族音乐理论文化素质与实际教学需求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仍然有待提升。

(二)民族音乐课堂缺乏特色的学科理论支撑

民族音乐包含了民歌、乐器曲、戏曲音乐、舞蹈音乐等类型。大学音乐教材是民族音乐的直接物质载体,因此教材内部的民族音乐理论是否完善对于引导大学生民族音乐价值观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在音乐人类学视野下,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涉及单纯的音乐理论,其对于民族音乐历史、民族音乐融合发展理论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民族音乐课堂明确缺乏综合的学科理论支撑,由此使得民族音乐课堂涉及的支撑理论相对较少,整体民族音乐探索学习相对较为封闭。

(三)民族音乐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将民族音乐与民族乐器的概念混淆。其往往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民族乐器技巧进行授课,教学方法相对较为保守,缺乏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大学高校音乐教师一般情况下是专业对口的教师,但是教师所掌握的乐器往往只有1~2种,其中钢琴、声乐、舞蹈单项专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传递的实际民族乐器演奏技巧信息相对较少。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对教材内容随意删减的情况,授课重点以个人兴趣为主,忽视了大学生队民族音乐学习的实际需求。此外,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采取了“填鸭式”授课方式,仅仅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民族音乐具备的演奏性特点。

三、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构建

(一)坚持“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基本教学观

民族音乐的本质便属于民族文化现象,在各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上,每一个民族所展示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也真是民族文化出现的差异性,促成了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体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2]。

第一,坚持各民族音乐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平等对待各民族音乐,我国国内民族音乐颇为丰富,西北信天游、内蒙长调、国粹京剧等,其根本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仅有区域特色差异,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第二,坚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民族音乐文化。辩证法是正确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看待民族音乐文化,也应当坚持用辩证的方法,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民族音乐进行了解。传统民族音乐发展至今,其内部依然承载了部分传统社会理念及部分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在对待传统民族音乐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待其承载文化中所蕴含的消极积极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发挥民族音乐对大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坚持用发展的态度看待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的发展赋予音乐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民族音乐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大融合也在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结构来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

(二)将“濡化”理念引入教学学科理论之中

“濡化”在音乐人类学体系中可以被解释为:“激励、指引与回报。”一般情况下,民族音乐被划定为民歌、民族乐器、民族舞蹈、说唱音乐地方戏曲、本土音乐五大类,因此根据不同类型,就其濡化理念进行探讨。

第一,民歌——余音绕梁。民歌是最常见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它所映射出的文化渊源极深,是国家最宝贵的艺术资源之一,民歌也被当前教育学者普遍重视将民歌纳入高校音乐教材之中。当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民族音乐教材的曲目编排,对民族音乐教材进行扩充与丰富。

第二,民族乐器——琴瑟相合。以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为代表的历史民族乐器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音乐艺术文化成果与乐器制造技术。民族乐器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编入民族乐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教学,由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葫芦丝、巴乌为代表的简单的吹管乐器教学是当前大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的民族乐器,同时葫芦丝、巴乌的售价相对较低,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内。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将民族乐器演奏与流行音乐作品紧密结合,由此来增强学生对于民族乐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大学生一般会对节奏动感、旋律优美的流行音乐感兴趣,因此可以将民族乐器与流行乐曲完美结合,通过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之美。

第三,戏曲、说唱音乐——韵腔之味。戏曲与说唱音乐是学生相对较为陌生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广州潮汕地区的潮音戏、陕西秦腔、苏州评弹等方式的民族音乐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距离感。但是,作为区域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遗漏戏曲和床场音乐。在“濡化”理论下,以戏曲和说唱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回报可能相对不明显,但是教师应当发挥戏曲与说唱音乐的教育渗透力,本着负责、认真的态度完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涉及。

第四,民族舞蹈——刚柔并济。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舞蹈种类繁多。不同的民族都拥有特色的民族舞蹈种类,比如朝鲜族的长鼓舞,维吾尔族的新疆舞,云南的傣族舞等地方,舞蹈音乐是我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加入民族舞蹈元素的音乐律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舞蹈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气质面貌,通过民族舞蹈元素、律动学习,提升学生对民族舞蹈的体验感,帮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标志性舞蹈动作,感受不一样的民族音乐文化风情。

第五,本土音乐——乡魂之情。本土音乐是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音乐形式,其承载了悠久的地方文化历史,是民族音乐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将本土音乐融入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能够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体验,同时在乡土音乐中寻找乡情认同感,通过乡情认同拉近学生与本土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应当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

第一,田野调查法。采风是音乐人类学领域中划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族艺术、接触民族音乐的重要保证。一次田野调查活动能够最直观地反映民族艺术活动的现象特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究民族音乐历史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变化进程,因此将田野调查法加入教学体系中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3]。

第二,创造性教学法。鼓励音乐创造是高校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因此需要授课教师能够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展示民族音乐成果,由此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四、结语

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更好地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至关重要。针對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借用音乐人类学基础理论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雷秀莲.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8):19.

[2]李雪莲.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传承[J].黄河之声,2019(4):84-85.

[3]王丹丹.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J].黄河之声,2019(4):105.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高校教学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