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0-09-10王爱芳冯旻高郁赵晓春程俊廷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技能工业

王爱芳 冯旻 高郁 赵晓春 程俊廷

摘要:工业4.0战略的提出必将对制造业造成空前的冲击。传统的生产模式、制造模式、管理模式、销售模式必将被智能化的模式所取代。在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高等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新背景,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进行改革探索,旨在为探究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工业4.0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合格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工业4.0;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0  引言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系统的速度、质量、生产力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1,4]。其主要理念是利用先进的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智能化,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终实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2,3]。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为工业效率的提升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又一次推动国家的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教育体系、公民生活方式等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对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技术应用以及工作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4]。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相互融合,智能化和服务化的不断渗透,必将导致某些领域的新生和消亡,进而导致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根本性变化[5]。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是否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合格人才是高等教育是否能适应工业4.0时代变革的评判标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面临新时代的市场需求,高等教育需尽快做出相应的变革,探索研究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等方面探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旨在为高等教育的尽快转型提供参考。

1  工业4.0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与改革探索

1.1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依据专业来设置,培养方案中包含的主要课程有较强的专业特征,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口径较宽,针对性不强,基础理论讲述偏多,内容存在杂乱繁多、部分陈旧的问题,重点不突出,而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能很快胜任某一工程技术岗位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两者有不相吻合的现象。

但高等院校负重较大,存在学时有限的问题,课堂无法讲授到位,对学生的引导没有重点,导致学生学的糊涂,教师教的吃力。教学条件不允许,教学设备配备不尽人意等原因,通常不能灵活的从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环节工程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即使开设了类似的课程,或某门课程中有类似的环节,也多数停留在表面,没有做深层次的探索和改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导致学生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认识、执行能力,查阅资料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能力都较欠缺,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

1.2 改革措施

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指定者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市场调研,真正了解当今市场需求,深刻研究工业4.0的内涵,深入分析其对制造业提出的新要求,尽快通过课程体系的精简优化,删去无关紧要的陈旧课程,开设名副其实的新型信息化、智慧化的课程,创造各种条件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工程人才。

2  工业4.0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与改革探索

2.1 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培养模式下,较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显现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听课效率不高,对所学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课堂抬头率不高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教师们一再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我们思考较少。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能说跟我们的培养模式没有关系。

2.2 改革措施

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目标、了解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动力方面下功夫,不能还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高校要辨别“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道理。专业要加强入学前的专业教育、每学年的开学指导,引导告知学生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明确每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各门课程的联系等。应分配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权重,支持的目标点和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对知识能力的学习欲望进行有目的地开展所有的教学环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采取小组讨论式、提问式、翻转课堂等各种形式完成课堂教学,由于每门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形式不拘泥于哪几种,针对学情及时调整,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为落脚点。

3  工业4.0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的欠缺与改革探索

3.1 存在的问题

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试卷+平时成绩,考核的主要得分点还是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较少。比如笔者所讲授的《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多门课程都是以平时成绩+期末试卷的方式考核,平时成绩考核项目中包括出勤、作业和绘图或实验等项目,对于绘图和实验等项目的考核也主要是教师指定题目,学生照搬照抄,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提不上创新和职业技能的层面。对于出勤及课下作业等项目,学生中不乏为了得到出勤分而上课的学生,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来上课,课下的作业更是五花八门,当今更有甚者可能会花钱雇人帮写作业。这比比兼是的问题不能说问题只出在学生,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的不能符合当今形势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类问题体现出的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咎需革新,对学生的考核必须改头换面,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引导,减轻说教和贬低。

3.2 改革途径

考核项目应以阅读笔记,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实践项目,成图技术、创新设计、机器人设计大赛等为抓手,增强学生的文献查阅、挑选辨别能力、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問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矫正学生没有目的应付的心理。通过考核形式的改革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了解行业、了解形势,有备而学,引领学生在当今知识爆炸而时间珍贵的时代从繁杂爆炸的知识海洋中挑选适合自身、适合行业、适合国情的知识,增加学习的精准度和效能,指导学生利用有效方式尽快学以致用,增加学习的效率,从而培养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高效率、高智慧的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

4  结语

当今的高等教育背负了太多的不该是教育场地背负的社会问题。工业4.0时代的到来应该提醒当今的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的本来意义,肩负的历史使命,排除重负,避轻就重,回归本真,以培养真正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不辱使命,探索教育。

参考文献:

[1]曹院平,宋颖.面向工业4.0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观察,2018(8):53-56.

[2]文福林,甘梓坚.工业4.0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战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176-177.

[3]赵晓春.工业4.0时代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7(10):19,31.

[4]张佩佩,刘晓.工业4.0背景下的德国职业教育:挑战与应对[J].当代职业教育,2017(4):16-21.

[5]巴志新,张保森.“本科学历+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3):140-144.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技能工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
工业技术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