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情境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异化研究

2020-09-10冷若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异化

摘要:梅罗维茨认为媒介的变化将导致场景的变化,而场景的变化又会引起人的行为变化。在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被建构出来,新的情境被不断创造,互联网用户的行为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网络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展示与交往互动平台,引起了社交媒體用户自我呈现与社交方式的异化,探究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异化表征以及重塑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可行性路径尤为重要。

关键词:媒介情境论;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社交行为;异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085-02

一、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情境变迁

(一)媒介:社交平台繁荣发展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提出了媒介情境论,该理论认为,环境的不同会导致人们信息接收场景的不同,电子媒介能够对不同的场景进行融合重组[1]。媒介变迁势必导致用户行为改变。

梅罗维茨认为媒介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应当将媒介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研究[2]。社交平台是网络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讨媒介情境的重要空间。在社交媒体时代,出现了微博、微信等被广大用户喜爱的社交平台,传统的社交行为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互联网为媒介的繁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交媒体基于所处平台深耕细作,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社交平台的兴盛拓展了用户媒介选择的范围,给社交用户提供了自由选择与使用媒介的机会。

(二)场景:情境的合并重组与再造

梅罗维茨关注媒介技术造成的新情境,特别是电子媒介出现后对原先物质地点和社会地点界限的打破,使很多电子情境和传统情境融合交叉[3]。社交媒体诞生后,新旧社交情境合并与重组,“后台”的内容被不断前置化。

Web2.0时代的微信是一种以强联系为用户特征的社交平台,能够向用户提供即时文字、语音、视频传播功能,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借助微信成为了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的情境。微信朋友圈是用户分享生活的重要场景,越来越多原本难以为人知晓的生活隐私,通过朋友圈被展现在了“前台”。微信再造了传统的社交情境,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媒介情境,其线上支付功能,使用户不带现金就敢出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情境。

二、媒介情境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异化

(一)自我呈现异化

1.自我美化——PS的盛宴

PS一词是英文单词Photoshop的缩写,指对图片进行修改、处理,从而使图片得到美化。当下,利用修图软件对照片进行修改和美化,是社交媒体用户的一种行为定势。

网络社交行为的深入引起了用户自我呈现的异化,所谓异化,即人类创造出的工具反过来奴役人。以B612、Faceu、轻颜、黄油相机、美图秀秀为代表的美拍与修图软件受到用户热捧。比起真实且没有被修改过的照片,用户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PS之后的照片,这不仅满足了用户的虚荣心理,也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通常这类图片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获得赞美。用户倾向将美好、优秀、幸福的正面形象展现给他人,而将不够光鲜亮丽的一面隐藏起来。

2.边界消视——隐私变谈资

用户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之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场景不同,扮演的角色往往也不同。互联网社交平台熔断了用户私密生活与娱乐场景之间的界限,原有的场景边界被打破,“前台”与“后台”的区分逐渐模糊,私人情境逐渐公开化,陌生与熟悉的差异消失,用户身份意识逐渐模糊化[4]。

出于获得关注的需要,社交媒体用户将个人私密场景中的内容发布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让个人隐私成为他人关注与谈论的对象。印刷媒介时代被过滤到“后台”的行为,在电子媒介时代上走到了“前台”[5]。甚至有的社交媒体用户将亲人去世办丧事这类严肃内容发布在娱乐化的朋友圈中以博取关注,这无疑是一种异化的自我呈现现象。

3.虚假人设——形象标签化

网络世界的拟态性决定了其与现实世界的异质性,也决定了网络社交无法替代现实社交。网络情境中的用户角色形象与现实情境中的用户角色往往是不统一的。

社交平台是用户展示网络形象的空间,用户会为了维护在网络中的良好形象而为自己添加闪光的标签。风靡朋友圈的“英语阅读打卡”行为就是用户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每日英语学习后,用户将学习成果分享在朋友圈中,以塑造一种好学上进的个人形象。随着网络社交时间的增加,用户对自身网络人设与形象的维护也越来越下功夫。然而,这种网络形象的塑造是标签化、脸谱化、同质化的,严重缺少了真实性与立体感。

(二)社交行为的异化

1.用户多重人格的出现

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异化不仅表现在自我呈现方式上,还表现在交往行为上。平台的属性与特征不同,用户的行为就不同,用户的人格与形象也不同。微信是熟人网络,因此用户发布内容时会更加谨慎,甚至会进行伪装与矫饰;微博是开放的陌生人网络,用户彼此属于“弱链接”状态,言论发表相对自由随性。因此,这两种不同的社交媒体情境造就了用户内容表达的差异性和人格表现的多元性。

不过,即便在同一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的行为与人格也可以是多元的。“分组可见”功能,即为用户提供了场景选择。用户可以选择发布的内容“不给谁看”“提醒谁看”“部分可见”等,在不同“观众”面前,用户展现的形象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2.线上线下行为的错位

场景错位导致用户社交行为错位,这是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异化的第二种体现。一些在网络上影响百万粉丝的“大V”,言论活跃、社交积极,但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人。这就是媒介情境带来的行为错位。

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能够缓解用户的群体性孤独感,因而社交平台上的互动行为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反馈[6],成为群体的狂欢。然而在现实情境中,人们彼此之间疏于交流,缺少互动,态度冷淡。甚至在家庭聚会的饭局上,人们也拿着手机活跃在线上,却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毫不理睬,线上线下行为呈现出极大的反差。

3.主我客我关系的割裂

主客我理论由米德提出,主我即真实的自我,客我则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我。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的主我与客我时常呈割裂状态。

社交媒体用户期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赞美,渴望通过网络中的互动填补现实中的孤独,因此他们竭力营造一个能获得更多人喜欢的完美形象。诚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用户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他人的期待与自我的期待也不完全一致。这种理想形象与真实自我的差距,加剧了用户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加深了其行为的异化。

三、社交媒体时代用户行为的重塑

(一)界限重申,公域私域情境再造

首先,平台需要设置明确的情境区隔功能,如对公传播与对私传播等选择,提高情境区隔功能的选择或然率。此外,鼓励正向的传播风气,不助长异化的信息内容传播。其次,用户个人要有明确的情境意识,在不同的情境下切换话语体系和行为模式。这既是为传播对象和媒介环境负责,也是对用户自己负责。最后,有关部门需要管控不同媒介情境下用户的言行,对公共平台上的娱乐化内容进行限流,制定特定情境言行的礼仪标准,引导用户明晰对应情境的言行规范。

(二)减少切换,虚拟与现实情境无缝融合

私域和公域的边界需要强调,但线上和线下的边界需要加快融合。当前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异化多数源自线上情境与线下情境的错位失衡,用户难以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自由切换。社交媒体可以借助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促进线上和线下社交情境的无缝融合,从而减少用户情境切换带来行为转变的不适感,用户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维护社交平台上虚幻的形象。特别是亲友聚会时,线上线下情境如果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会更加有利于親友之间的社交与互动,个体不会因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生活,也能通过互动增进彼此感情。

(三)强调仪式感,以敬畏心进入情境

詹姆斯·凯瑞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传播的仪式观,将传播看作一个信息共享、理念分享的过程,认为传播不仅仅信息的传递,也是仪式。在社交媒体时代,仪式同样的重要。

强调情境仪式感是帮助用户充分认知所处情境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用户在特定情境中采取相适应的行为。有了仪式感,用户对所处情境就会有更清晰的定位,从而按照相应的标准去要求与约束自身的言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从页面设计、互动形式、奖惩措施等入手,强调与激发用户的仪式感与敬畏心。用户个人对待不同情境也需要有敬畏心,无论是线上情境还是线下场景,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个人私域,都需要平等对待,用心经营。

四、结语

社交媒体平台是智能媒体时代新的情境空间,它改变着原有的用户行为模式,引发了用户自我呈现及交往互动的异化。面对社交媒体情境变迁下用户行为的异化,本文提出了重塑用户行为的路径。一是加强公域和私域的界限,重申边界。二是借助AR等前沿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的场景融合,减少用户在不同情境之间切换的频率,让用户能够统一线上与线下的形象。三是强调情境中的仪式感,使用户保持敬畏心。有了敬畏心,用户就能够主动约束言行,从而避免自我呈现与社交行为的异化。

参考文献:

[1] 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

[2] 李蒨倩.从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看新媒体时代的人设营销[J].社科学论,2018(11):161-162.

[3] 梁旭艳.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J].新闻界,2018(9):59-60.

[4] 曾林浩,曾振华. 场景融合与身份混杂:媒介情境理论下微信朋友圈的使用[J].编辑学刊,2019(1):26-29.

[5] 许晨.浅析“媒介情境论”语境下网络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0(10):111.

[6] 唐忠会,李娅.媒介情境视域下的微信自我呈现[J].新闻研究导刊,2019(8):1-2.

作者简介:冷若冰(1996—),女,新疆阿克苏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策略传播。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归化与异化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