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0-09-10吴绍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绍红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僵硬死板,学生的阅读学习浮于表面,阅读学习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不断加深对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素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一、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优化问题设计,从而切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阅读本就是一项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即便是同一篇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可以结合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特点展开分析与解答。如《一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都是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在引导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同时,让学生做出多样化的解答。

其次,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的主旨设计问题。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作答,学生能够明白整篇课文内容的中心思想。如《小猴子下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小猴子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能意识到是因为小猴子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心二意,所以才导致最后的结果的。

再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解答展开追问。学生的问题作答中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分歧,比如有学生认为小猴子下山时什么东西也没有拿回家,是因为它喜新厌旧,看见新的东西,就把手里旧的东西扔了,所以才导致最终的结果。当学生做出以上解答时,教师不妨再次追问:“喜新厌旧”与“没有明确目标,三心二意”是否有本质上的区别?从而让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创设阅读情境

情境创设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了解基础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剖析,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具体情感。为了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阅读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阅读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借助各种辅助性教学工具以及其他教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增进学生认识。对于一部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化内容相结合、但学生仅凭自己的阅读很难产生共鸣的文章和内容,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声音,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很难将其记录下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风、水、动物等具体事物相关的声音,来激起学生的回忆,让其想起自己的经历。大自然的声音是非常丰富的,在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时,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能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课堂中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课文中,主要人物有“我”、父親、母亲三人,“我”是主体,父亲和母亲针对“我”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语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我”的家庭环境。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我”、父亲和母亲。当“我”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高兴地搂住我高声称赞,说出第一句“精彩极了”,而“我”在母亲的鼓励下怀揣着希望给父亲阅读,而父亲发出了第一句“糟糕透了”。接下来剧情比较类似,“我”陆陆续续完成了很多作品,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总是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就像是“我”在划船中的两个浆,伴“我”前行。学生在实际表演过后,能够感受到“我”的心情的转变,由兴奋到低落、此起彼伏,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才能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正确对待每一次的成功与挫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与“我”的写作历程是相似的,既然“我”能够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声音中不迷失自己,正确对待每一次挑战,最终取得胜利,那么学生同样可以做到,教师可以在角色扮演活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一种“我可以”的信念,正确对待来自外界的表扬和批评,坚持不懈奋斗。

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传统“为了教而教”“为了成绩而教”的思想理念中跳出来,不断对创新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从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学习,带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这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梁彩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0(04):72+67.

[2]郝贵荣.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2019(08):28-29.

[3]杨燕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8(03):12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