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9-10李丽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

李丽华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情境教学法、诵读法等,在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进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中职生素质较低,为防止学生出现有才无德的情况,应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内容。语文课程包含着德育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要均衡德育和语文教育两者的地位,在渗透德育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一、在字词赏析中融入德育教学

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在字词赏析中融入德育教学。中职院校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古诗词、散文以及近现代文学题材,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爱国主义等精神内涵,对于中职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经典作品赏析中升华道德境界。例如,在《劝学》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疏通文章大意后,可以围绕文章的中心词句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比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学生意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突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深意。

二、互动中渗透德育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应该将课堂进行释放,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一来就会使课堂的气氛进行一个良好的转变,学生会更加具有学习的热情,使教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开展,继而促进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顺利展开。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进行释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回忆跟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深刻感受以往的生活中父母所付出的辛苦。教师以此构建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可以谈一些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彼此讨论一下父母都默默地为自身付出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互动式的教学情境来勾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心,从而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在写作训练中强化德育教学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进行德育教学工作。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下,学生由于知识积累不够,写作功底较差,导致对于语文写作较为排斥。对此,教师需强化学生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表达情感,彰显德育素养。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时,年迈的母亲听到儿子不能和她一起过年时的一“笑”、一“愣”、一“叹”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无私与厚重,并要求学生根据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创作一篇关于亲情的小短文,并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悟,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在学生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过程中渗透理想教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中职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经典的作品。它们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是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德育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把握内容、感受主题,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同时起到加强理想教育的作用。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作者善于从自然景物中寄托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清朗和纯净。“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绘出江面的水天一色、浩瀚无边,让人不由地陶醉其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以音乐创设情境,利用古筝曲《渔歌唱晚》进行诵读伴奏,把学生带回到古文意境中,学生在婉转柔美的伴奏曲中深情诵读,耳畔是优美的古筝伴奏,眼前是文字描绘的月夜美景。其次,借助多媒体适时播放相关图景,如“明月图”“秋江图”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刻教师再适时点拨:“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把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两袖清风,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哪怕被贬、被流放,依然初心不改,把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中。同学们,我们也应该有自己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理想,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遇到挫折和失意时,我们不能自暴自弃、临阵逃脱,要向苏轼学习,怀揣理想,面对磨难,一笑而过。山川草木、日月星辰、花开花落,万物如此之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朝着梦的方向,朝著理想之光前进吧。”

结束语

语文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心理发育和成长,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在语文教学中寻求更好的德育渗透途径,确保语文教学可以发挥出教化作用,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全晓雯.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0):43-45.

[2]牛永旺.浅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32-33.

[3]李欣怡.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8(08):47.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