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2020-09-10陈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3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琦

摘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强化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启发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同时养成主动写作、读写结合等习惯显得格外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指导策略,更好地优化习作教学效果,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习作需求,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最终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鉴于此,本文具体总结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工作将会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当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善于创新以及改革,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

一、巧妙运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

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一项基本内容。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两项重要模块,其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统一性。阅读可以作为学生积累、建构与输入语文知识的过程,而习作可以作为学生运用与输出语文知识的过程。将阅读与写作实施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很多小学生在看到一个习作主题后,经常出现无从下笔的问题,找不到写作的着手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文知识不够,缺乏写作的素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日常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并将其进行分类,随时翻看,逐渐将其内化成自身语文写作体系中的一部分。

其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构建写作思路。小学生所阅读的内容也是作者的写作作品。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总结段落大意,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位置顺序等将其整理下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将其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在日后的写作中得到启发。

二、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习作思维训练。学生只能对写作知识形成记忆,而不是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甚至正逐渐形成僵化的写作习惯。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培养其形成准确性和逻辑性的写作思维。

首先,准确性。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带领学生分析字词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能准确地将想要运用的词汇和语法融入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当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对不同词语的写作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更为恰当的词语。这样的教学方式侧重从思维角度优化学生的习作效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词语形成敏感性,还能使学生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分析写作的基本元素。例如,教师讲解《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其中“慢慢地努力上升……云霞”,作者在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中,用了“冲破了云霞”,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冲”,而不是“顶破了”呢?冲这个字更有力量,更能体现太阳升起来时的朝气和壮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揣摩语言文字,从而选择更加准确的词语。

其次,逻辑性。一些小学生在进行习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行文毫无层次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写作思路就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重视开展逻辑性训练。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并传给其他组员,由组员对其进行批阅和给出意见,当所有组员改完后,就形成了一篇比较完善的作文。学生在写作和批阅的过程中都能得到逻辑方面的锻炼,逐步掌握写作方法。

三、创设生动习作情境带给学生审美体验

在习作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素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这里的“审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文字美,另一个是意境美。结合这样的解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习作情境的方式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能将对美的意境的体验,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養学生形成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素养。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篇以“游”为习作主题的写作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节微课,在微课中为学生展示一些我国的风景名胜古迹、大好河山,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美的意境当中,或者是勾起学生对一些旅游经历的回忆。比如,教师播放到“滕王阁日落”的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些自己所见到的美丽风景,有的学生想起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有的学生想到了壮观、秀丽等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美的理解,完成自己的习作,通过优美的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拓展习作范围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素养对于现代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品格。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作为中心,为学生拓展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并能逐渐形成主动传承的意识。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到教材中《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词时,在诗中词人描绘了一幅农村和乐的生活情趣的情境,教师可以结合这首词的主题,为学生拓展几首相关的古诗或者古词,比如,《归园田居》《过山农家》《江上渔者》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简短的语篇却塑造出美好的意境这种文化的精妙,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将其以习作的方式描绘出来,表达乡村生活的美好惬意,并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习作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发展趋势。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教师在结合核心素养开展习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点,提高习作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创设生动习作情境带给学生审美体验;拓展习作范围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通过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石秀秀,李文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