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2020-09-10张淇涵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文化传承

张淇涵

摘要: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对此,文章首先简要阐述民族体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意在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教育;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013

前言

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各个民族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的有效彰显,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将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融入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使得民族体育文化能够以高校体育教学为载体进行弘扬、传播和发展,也成为当下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重要关注的课题方向之一。要想进一步加快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步伐,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这一课题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民族体育课程开发的原则

1.1适宜性原则

相关人员在開发设计民族体育课程内容时,需要深化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保证民族体育文化课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能够满足当下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到民族体育文化学习,来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助力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针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身的身心发展方面依然有待成熟,对此,在开发民族体育课程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民族体育课程的内容,保证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适宜性。

1.2文化性原则

民族体育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蕴含了诸多传统民族文化,在开发和调整民族体育课程过程中,需要对保留民族原生态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其不是单一文化形态而形成的,在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传播和弘扬过程中,国家民族精神也会受到重要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对民族体育课程进行开发过程中,需要秉持着文化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属性,以此来为学生正确三观塑造奠定基础。

1.3教育性原则

相关人员在对现有民族体育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时,需要充分挖掘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教育职能,强化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课程的融合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意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民族精神。

2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2.1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民族体育文化构成了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分支,其所包含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也与其他类型的体育文化精神大同小异,其主要不同之处,就是民族体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有着56个民族,而高校中的体育教育又有着较强的兼容性,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高校教育中,接受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教学。不同民族的学生更能够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了解到各个民族的文化,长此下去,就会使得各个民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产生体育文化的交融,打破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界限。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下,各个阶层、民族的人们也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强化高校体育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机制,能够使得高校体育教育的职能和属性被进一步拓宽,同时也为高效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此来助力高校体育教育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2.2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作用下的产物。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将多元化思想赋予到体育内容中,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视野,强化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得其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将民族体育文化有效地融入于高校体育教育中,有助于强化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提升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且还会使得学生在认识和了解其他民族体育文化内容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身体机能。此外,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体育文化教学,也会提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其能够收货满足感和归属感,这样也会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2.3体育教育能够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民族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受到极大的阻碍作用,这也使得民族文化多是传播于小范围区间,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而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于高校体育教学全过程中,能够以体育教学为载体来向更多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而高校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接受良好的民族体育文化洗礼和教育,对于拓宽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发展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将民族体育文化有效地融入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优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使得高校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怀,强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为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精神提供良好的契机,不仅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由此得知,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呈现出相得益彰的联系,两者的深化合作能够为双方面正向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加快高校体育改革步伐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务必要统筹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以此来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助力高校体育教育创新和优化奠定坚实基础,深化两者融合机制,以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贤东.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208-210.

[2]徐豪君.浅谈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高校体育教育[J].拳击与格斗,2020(03):94.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省 黄石市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文化传承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