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疏离”到“回归”: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促进路径

2020-09-10吴昊 付诚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城市居民社区治理

吴昊 付诚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区进入大众的目光,社区参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居民面对社区参与时却展现出一种“疏离”的状态,这使笔者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困境进行分析,得出了参与意愿较低、参与环境较差、参与制度缺陷等问题,并找出原因,给出使居民“回归”的促进路径。

关键词: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社区治理

一、社区参与概念界定

对于社区参与的概念界定,目前国内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中,影响社区权力运作,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旨在影响社区决策和社区发展。社区参与可以看作参与概念在社区中的应用。本文将从“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和“参与形式”三个方面去界定“社区参与”的概念:

第一,本文所界定的社区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区居民。第二,关于社区参与的客体,本文认为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种活动或事务。第三,社区参与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本文所研究的社区参与包含了以上两种参与形式。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定义,本文将社区参与的概念界定为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公共活动或公共事务的过程和行为。

二、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的社会结构、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单位制的解体、社区的发展, 使得社区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社区成为居民参与的公共空间与平台, 现代社区建设强调居民应当参与到社区事务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城市居民在参与社区相关事务中处于一种“疏离”的状况。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社区参与面临着居民参与意愿较低、参与环境较差以及参与制度缺陷等三个困境。

1、居民参与意愿较低

当前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大多属于被动的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居民没有参与的意愿和意识。事实上,作为和社区利益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居民潜意识里是关心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但大多数的居民都认为社区管理与建设只是社区领导者及政府的责任,居民能够参与的社区事务仅限于社区组织的一些文化、娱乐、公益等简单活动。

这一认知体现出很多居民对社区建设态度冷漠,对参与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性的认识,这种对社区参与认知层面上的误解导致居民面对社区管理的相关事务时呈现出一种不关心的疏离感,也正是因为这种疏离感使得居民整体在社区参与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参与。

所以本文认为居民社区参与意愿不高,关键在于居民对社区参与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并非是居民不愿意了解社区事务,而是社区信息的传播途径不足,以致于居民失去参与机会,从而对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依赖传统的集体生活转变为追求更加现代的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使得居民对社区参与的兴趣降低。

2、参与环境较差

社区参与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硬件条件。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硬件条件不够完善是社区参与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

城市社区的硬件条件主要是指社区自然环境、社区休闲场所以及社区办公场所等相关内容。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资金短缺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社区的各项设施尚不够完善,除了在数量上难以满足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也严重不达标。同时,部分社区休闲场所的建设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居民自身的现实需求,由此导致利用率不高。这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影响了居民对所在城市社区的认可。

如果说社区居民对参与的认知程度是居民参与意愿的基础,那么社区中的硬件条件则为居民的社区参与提供了有效平台,后者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载体。如果城市社区的硬件设施不甚健全,那么会对居民的社区参与造成消极的影响,也就会使参与环境变差。

3、参与制度缺陷

完善社區参与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效率,当前我国的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在制度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首先,在居民社区参与的具体形式中,具有国家层面上的制度规定的形式很少。其次,在现有的关于居委会和居民会议、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制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在国家层面上对居民社区参与的具体程序进行规定。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三是关于居委会与基层政权、业委会与居委会的关系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这也是导致业委会与居委会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相关制度比较落后。而没有良好的、完善的制度,就会增加人为操作的空间,很容易导致实际参与活动中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发生,从而降低居民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因此,参与制度缺陷是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一大困境。

三、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促进路径

1、培养居民参与意识,提高居民参与意愿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想实现居民由被动的参与转变到主动的参与,就必须首先培育和优化居民群体的参与意识,使其对自身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价值和意义能有合理的认识。

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大力举办社区活动,开展各项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活动,以及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在社区活动中普及社区参与的相关知识和材料,帮助居民了解社区参与的基本方式和途径等,使其明白社区参与的意义,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宣传加强居民对于社区参与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培养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是提升其参与意愿的重要步骤。

2、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参与环境变好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不够完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基础设施的发放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要做到详细征询居民意见,然后在社区召集社区居民进行公开讨论,形成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方案,然后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基础设施投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增加绿地面积、具体硬件设施的安放点、居民休闲场地等。

当社区硬件条件符合居民要求,居民社区参与的环境也自然而然的好起来了。

3、健全社区参与制度,拓宽居民参与途径

完善社区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居民社区参与的权利;构建有效的监督制度,从而减少甚至杜绝违规、舞弊行为;对于过于笼统的规定,要从新进行界定,明确规则表述,以避免实施时出现问题。

当前存在的各类社区组织,如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可以通过搭建更多的参与平台,既包括网络平台也包括现实中的平台,促进社区内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更好的共同管理社区;可以通过微信、报纸、开会等多种方式让居民了解本社区的相关情况,做到及时的信息交流;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与社区居民商讨并征求意见,及时采纳居民的各种合理化建议,议事结果要及时公开,以此拓宽居民的社区参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傅琼.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15-17.

[2班保申,张萌.浅析居民社区参与困境及其致因 ——以D市X社区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7,(1):56-59.

[3]宋丽佳.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9):127-128.

[4徐铭鸿.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5]薛瑞.皖北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冷漠问题研究——以T县为例[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城市居民社区治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