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参与科普状况研究

2020-09-10宋慧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学普及科普活动科普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开展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高校科普地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增加财政扶持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应完善机制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强化资源共享并探索创新高校科普工作新方式。

关键词:高校;科普

一、高校开展科普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普遍缺乏科普资源系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导致高校在开展科普活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部分高校教师缺少相关培训、校内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过低,这些皆大大阻碍了高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有效展开。

具体而言,其一面临现在的5g时代下云端技术、新媒体手段的发展,我国部分高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仍停留在科普形式简单、科普手段单一的传统模式上,以至于高校科普资源无法注入新活力,最终导致高校科普工作落后时代潮流、缺乏实践创新、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如:高校科普网络平台建设很多还停留在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纸质化办公的阶段。另外,由于高校媒体策划者缺乏新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普作品鲜有佳作。少许媒体只注重学校的经济名誉,忽视了科普的公益性原则、违背了科普的宗旨。

其二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机制,未能积极调动起师生团体对于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缺乏对高校科普人才的系统培养导致部分高校所开展的科普活动次数少、效用少,缺乏高素质的科普团队。虽然各大院校开展了“校园科普宣传、 科普文化讲座、科普基地参观、 社区和乡村科普志愿者活动、科普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但是高校举办科普活动的频次较低、科普活动的时间也不固定,并未形成科普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据统计,我国目前仅有清华、北大等十来所重点高校开设了科普相关专业,其余高校仍没有相关有效政策出台。庞大的科普对象、多元的科普现象说明科普涉及领域宽、工作面广,是一项持久而庞大的公益性活动,可各个高校在着力培养相应的科普队伍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方面仍有不足。

其三由于高校内部的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性不高,部分高校出现了科普资源浪费,在这一过程不利于高校展开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即高校对于校内科普资源的开放程度仍然有待提升。

二、对策研究

(一)构建科学文化机制,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各个高校在明确开展科普活动、推进科普工作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团结高校师生开展丰富科普活动,研制本校特色科普项目计划,确立未来高校科普工作总体目标、基本任务。

同时地方高校科学普及工作展开中可在高校校内添加考核评审制度协助有关正式科技部门。高校领导在考核制度下对校内师生团体的科学普及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不断培养高校人才、推进科技研究。

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不断扩大高校科普活动针对受众,完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建立健全高校科普模式。一方面,通过培训提升高校师生团体对于科普工作的正确认识,进一步明确高校科学普及工作是全体师生的义务。另一方面,不断促进高校协助正式科技部门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并对高校原有的科技传播模式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全面完善。

(二)设立高校科普基金,推进高校科普对外开放

首先我国科学普及相关部门可设立高校科普基金,将科普经费中拿出来的一部分投入高校科普项目,完善高校科学普及机制。同时这一部分基金还可用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加强馆校结合,培训工作人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各种讲座,在这一进程中,通过新媒体手段如影像VR,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其次结合各个高校自身的独特特点,推进高校科普对外开放。积极团结校内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共同使用高校科普资源,以学校自身特点开展科普活动。例如,除开放校内用于教学的基础设施之外,北京科技大学可结合其最突出的一级学科科技史专业师生走出校园,走入城市,小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开展科普工作。一方面该实践活动面向社会大众,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另一方面,通俗化、趣味性讲座可将高校科学团体扩展为面向整个社会进行科普服务的重要基地。

在推进高校科普模式、构建话语体系之外,对校内科普工作予以科学文化支持。比如开展专业的科研项目激发高校师生团体积极性、推进科学普及讨论会构建科普话语体系、建立科技活动周等。

(三)加强高校科普机制建设,培养专业科普人才

加强高校科普机制建设,推进各高校之间进行帮扶工作。在这一进程中可申请项目基金,一来完善奖励机制奠定物质基础,二来在帮扶中可资助国内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积极性不高的高校。通过对科技传播、科学文化相关课程培训体系的建立,不断加强对高校内大学生与教师的科普教育,培养专业科普人才。

与此同时,加强科普理论研究学习,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系统培训高校师生关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习,重点培养高校师生关于科学普及工作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进程中,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及时更新科普信息,加强高校师生自身对科普机制建设的积极性。

(四)激发高校师生积极性,有效开展科技传播活动

高校开展科普活动时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秀的科技人才,结合其他非正式科技管理部门,如科学学会、科技社团等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即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丰富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公众科学思维、提升公众科学观察能力。

总结

高校科普存在着相关项目少、科普资金不足、师生团体积极性低等问题。构建科学文化机制,营造浓厚科普氛围;设立高校科普基金,推进高校科普对外开放;激发高校师生积极性,有效开展科技传播活动方是高校开展科普的可能方向。综上所述,大力发挥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的自身优势,面向社会共建科学知识共享平台,对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文洁,王强.高校学生科学社团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实践[J].科协论坛,2016(10):31.

[2]胡雪飞,邱凡珂,潘秋予,胡澜.高校科普基地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调查[J].经济师,2020(02):8-10.

[3]高建丽.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3-4.

作者简介:

宋慧(1997.10-),女,籍贯:山西长治,单位学历: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科学技術哲学。

猜你喜欢

科学普及科普活动科普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调查研究
民国时期科普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①
高校教师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的激励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