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内容建构与实践

2020-09-10姚春楠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沧州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的内容建构和教学方式,试图探索出一条既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又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改革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大致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研究对象是三维空间,重视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空间环境利弊的能力,从而积累素材、进行创意设计实践。考察课程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三维空间认知的不足,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搜集设计素材、理解设计理念、激发设计灵感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空间体验感,还锻炼了其观察对象、发现问题、全面分析,进而结合市场、用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试图通过丰富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教学内容和拓展考察途径,提升学生对于考察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专业知识不仅停留在书本中和课堂上,而是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真正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一、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也存在诸多问题:(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面对考察对象往往反应麻木,转去临摹网上图片,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流于形式。在真实的空间环境中,部分学生随意拍照、盲目记录,而非有针对性地体验、观察、研究空间。(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师无法详尽地顾及每位学生的专业发展,影响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3)学生在考察课程中的成果大多为建筑外观的写生作品,容易产生千篇一律的结果,缺乏对于建筑多角度的观察和对建筑细部的总结归纳,使得考察流于表面化。(4)考慮到学生安全问题,减少了考察目的地,不能充分的利用外出考察机会拓展学生视野1[1]。

二、环境艺术设计考察课程改革目标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考察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以下对策。

(一)选择考察目的地改革。改革环境艺术设计考察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学生的兴趣、意向目的地与经济承受能力,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例如,每年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是以安徽宏村写生基地为大本营,向周边辐射。在为期约两周的考察课程内,组织学生前往齐云山、景德镇陶瓷博物馆、赛金花故居、秀里影视基地、守拙园等诸多目的地进行考察。在此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考察目的地兴趣不大或者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针对此现象,尝试在出发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考察目的地,对考察目的地进行筛选和重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察任务改革。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制订不同的考察主题与学习任务供其选择。如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分为建筑考察、景观考察、室内设计考察、室内软装配饰考察等多个方面,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然后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考察,达到在考察同一个空间环境时有不同侧重点的考察结果,也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考察对象进行有效的深入研究。

(三)教师指导方式改革。由于外出考察过程中学生人数多且较为分散,教师可通过建立手机微信群实时查看学生的考察实况与作业进展情况,指导学生的作品、监管学生的安全情况。每天晚饭后组织学生将当天作业进行集体展示,老师逐个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理解的取长补短。这一过程的完善,为学生返校进行设计创作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四)考察成果展示改革。改变以往单纯将考察图片和速写作品制成展板的展览模式,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将考察中绘制的草图、测绘的数据、拍摄的图片与视频、收集的样本与文字资料进行提炼、总结,将素材转化为设计理念与语言,然后用于设计方案。让考察的内容落到真正的设计作品上,锻炼学生将设计符号凝练成为设计语言的能力。

三、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讲

带领学生到达考察目的地之前,为学生讲解当日考察对象的设计重点,让学生在考察开始前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大概印象。引导学生在感受一个三维空间时,总结出这个空间的人流动线、空间布局、建筑样式、植物搭配和软装配饰等方面的特点,以便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有的放矢。

(二)课程中流动指导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考察内容,进而自由分组进行考察。由于考察过程中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在流动中予以指导,鼓励学生借助当地导游深入了解当地的园林、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远程指导学生的写生作业和实时掌握学生的写生状态。

(三)课后辅导

每日考察课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以本组考察重点作简短汇报,每个组通过这种汇报的形式,交流和分享考察成果,每个组可以互通有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陈述,并对学生当日的写生作业进行点评。待学生返校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样本与文字资料进行提炼、总结,将素材转化为设计理念与语言,然后用于设计方案。让考察的内容落到真正的设计作品上2[2]。

结语

考察课程在沧州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锻炼观察能力、打开设计视野、和提升总结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将素材应用于设计实践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将此门课程所学知识积极进行二次转化,帮助学生的设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切实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地方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孔帅.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模式探析.美术教育研究.2017.(9)

[2] 杨金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探索. 报刊荟萃.2017(12)

作者简介:

姚春楠(1988-),女,满族,河北沧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