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

2020-09-10李迎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散文化呼兰河传萧红

李迎春

摘 要:自五四以来,一批作家独辟蹊径创作了散文化小说。萧红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并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写作风格,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部优秀的散文化小说。《呼兰河传》突破了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结构模式,以浓郁的情感代替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唱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散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7-0094-02

萧红是一个很有文体意识的作家,她曾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她不盲目地采用传统的小说结构进行创作,而是有意识地创新小说结构,构建属于她自己的小说美学。萧红以独特的笔触,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创造了人物的群像性、情节的情感性、结构的音乐性这样一种“萧红体”小说。她的《呼兰河传》就是一本出色的散文化小说,具体表现为: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自由化、淡化人物性格、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一、结构的散文化

传统的小说结构以线性为主,故事以单线或多线交叉发展,具有情节起伏、高潮和结局的特征。纵观《呼兰河传》,完全找不到这些传统小说的标志。

(一)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呼兰河传》共分为七章,没有一个主线贯穿全文,形成一种松散的“串珠式”结构,各章之间只是有情感上的联系。第一章简单介绍呼兰小城的自然景致和社会环境,第二章描写了呼兰城的人文风貌。第三章描写了后花园中“我和祖父”的温馨小事。第四、五、六、七章,描写的是家庭及周围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从结构上看,完全无法找到串起全文的小说线索,各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呼兰河传》追求的不是传统小说的结构美,它所寻求的是一种结构上的断裂、情感上的联系的形式。从内容上看,浓郁的抒情贯穿了整部作品,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形散神聚、可分可合的散文化特征。

(二)淡化故事情节

淡化故事情节也是《呼兰河传》结构散文化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文并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完整地描写故事情节,作者只是随感而发,选取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简述。首先,在《呼兰河传》中,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独立成为一篇散文,成为一幅有声有色的风俗画。其次,在《呼兰河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小说本身并不重要,作者只是通过这些片段化的情景为我们创造一种氛围,从而在这种气氛中进行抒情。

(三)忽视故事的“时间性”

忽视“时间性”也是《呼兰河传》结构散文化的表现。“时间”在这部作品中不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甚至具有假设性,显示出可有可无的特征。美国汉学者葛浩文曾经这样说道:“萧红的作品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由于萧红的作品没有时间性,所以她的作品也就产生了‘持久力’[2]。”萧红的作品不以时间为线索,也不以具体时间为背景。她所讲述的事件是有共时性、超越时间性意义的。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并不是依据时序来组织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而是信手拈来地选择记忆深刻的画面进行加工处理。事件的“时间性”被淡化了,许多事件都没有交代故事的时间背景,也没有根据时间变化描写事件的进展情况。

二、语言的自由化

萧红的语言有自然清新、平白浅近的特点。她随感而发,自由地运用语言描写事物,采取新奇的词语搭配方式、大量运用口语、融诗化语言于小说创作中。

(一)口语化的表达

《呼兰河传》的语言具有一种浅白的美学特征。这些口语化的语言,充满童真自然之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味道。例如,她在《呼兰河传》中描写夜晚时,就像一个儿童在讲述自己的见闻:“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地过去了。因为大昴星升起来了,大昴星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天河和月亮也都起上来了[3]。”在这段描写中,口语化十分明显,最突出的是连用了多个“了”,事物也被“拟人化”。这种充满孩子气的童真和口语化的语言,使作品流露出一种天然清新之美。

(二)诗化的意境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随自己内心的情感流动进行创作,情到浓时,甚至以诗歌的语言创造意境,以散文的形式抒发内心感受。所以,她的小说语言具有散文的优美飘逸和诗歌的灵动韵味,具有“诗化”的特征。例如,在《呼蘭河传》中,“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要飘到哪里去呢[3]?”作者凭借优美的文字、流动的情感,创造了一种悲凉忧伤的意境,这种抒发人生体验的笔触在《呼兰河传》中随处可见,每一处都是一首悠扬的诗歌,一幅朦胧的山水画。

三、淡化人物性格

在传统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即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故意淡化主要人物的性格,集中呈现的是一类人的单一群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呼兰河传》散文化特征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淡化人物性格,它所展示的是一幅“集体无意识”的人物群像图。作者要描写的并不是个人的人生命运,而是呼兰小城乃至中国大部分封闭落后地区人物的生存状态。这里的人们听天由命地生活,从不思考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不值一提。在这种病态的社会环境里,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不存在意义的,这种淡化人物性格的手法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呼兰城人“集体无意识”的特点。

四、主观抒情性

在散文化小说中,“小说的意蕴不在于人物的冲突及结局,而在于事件过程的意象所触发的情绪[4]。”也就是说,小说的主题不是通过人物情节来表现的,人物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情景。作者通过情景营造氛围,唤起读者的情绪,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在这种氛围中抒发情感。

首先,萧红的主观抒情性表现在写景上。萧红是一个情感细腻、对生活有着丰富体验的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增强了这位女作家对生活的敏感性。一切情绪性的印象、各种颜色、声音的事物都能打动她,都能勾起她的抒情欲望。在《呼兰河传》里,作者追忆了“祖父、后花园和我的快乐”,那些时隔多年的“童趣”,桩桩件件都伴随着作者的情感。

其次,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常常采用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抒情。“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如此悲凉[3]。”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已经不是单纯地抒发情感了,而是以诗的语言来表达,甚至具有了诗的音乐性和绘画性。这种抒情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泄,更像是一曲悠扬的笛声在漆黑的夜晚里独自奏鸣。

五、《呼兰河传》散文化的独特性

(一)《呼兰河传》散文化独特性的体现

自五四以来,以鲁迅的《伤逝》为起点,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的小说都带有“散文”的特质,又有随笔的影子,这一类小说被称为“散文化小说”。虽然,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先生都创作过散文化小说,但是,在细微之处,他们的作品与《呼兰河传》又有不同。《伤逝》与《呼兰河传》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采用诗意的语言,但是两部作品之间又有区别:首先,《呼兰河传》淡化人物性格,《伤逝》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个人物形象。其次,《呼兰河传》淡化情节、不具备完整性和故事性。《伤逝》则以涓生和子君爱情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为线索,完整地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郁达夫的散文化小说突破了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结构。郁达夫早期的作品也具有散文化特质,他不擅长讲故事,而是在小说中营造情绪的氛围。废名的小说追求的是古典诗词式的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清新淡雅的意境,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恬淡、和谐的风格,沈从文先生的文风与之比较相像。

沈从文先生以散文化小说《边城》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并被看成20世纪30年代最有成就的“文体作家”。他有意识地采用散文游记式的小说结构,创造诗的意境,运用诗化语言进行小说创作。《边城》和《呼兰河传》是比较相像的两部作品,它们都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具有散漫的特点,描写的都是农村题材的内容。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诸多不同。萧红的语言多了一些讽刺的意味,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在抒情方面,《边城》表达的是对湘西人民淳朴、善良的赞美,《呼兰河传》则鞭挞了呼兰城人的愚昧麻木。在表现技巧方面,《边城》多采用象征手法,对湘西世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萧红则受到鲁迅的影响,采用写实主义,客观冷静地揭示了呼兰城人麻木、落后的生存状态,对国民性提出了批判。

(二)《呼兰河传》散文化的独特价值

《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散文化特征曾在一段时间里争议颇多,许多学者也因为这个原因,认为这部作品“不像”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是,茅盾在为这篇文章作序时,曾这样说道,“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这‘不像’之外,還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5]。”茅盾从艺术价值的角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认为《呼兰河传》在风俗画的表现、优美语言的运用和浓郁的抒情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这些不像小说而带来的“诱人”的东西——叙事诗、风土画、歌谣,正是这部小说的价值体现。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时,更加客观地从小说学角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认为《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画活了沉默的国民灵魂,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6]。钱理群等人的评价,肯定了“散文化小说”这种文体样式,赞誉了萧红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时代面前,萧红勇敢地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将“自我”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因而,在众多的散文化小说里展现出独具一格的风采。正如鲁迅的主张“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7],萧红更新了散文化小说的表现形式,坚定地构建着自己的小说美学,将散文化小说推向了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聂绀弩.萧红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1985.

[3]萧红.萧红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4]南帆.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5]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6]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鲁迅.鲁迅杂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散文化呼兰河传萧红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墓畔口占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散文化
另类的“王蒙自传”
浅谈消息写作中文学化手法的运用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醉心余映潮“散文化”艺术课堂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