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游戏创设的实践研究

2020-09-10顾鸣洲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大班幼儿

顾鸣洲

摘要: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活动是指幼儿教师根据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幼儿投放适当的材料,微活动开辟独立的区域,多多组织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游戏活动深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个性发展。通过开展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活动中也促进了儿童理解和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主题区域活动也加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合作和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主题背景;大班幼儿;区域游戏

一、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游戏问题的现状

(一)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放置现状

在区域游戏中所用到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幼儿直接使用的成品材料,教师应该尽量的减少材料的投放量或者让幼儿学着将成品的材料替代带别的活动中去。自然材料的投放太过于直接,有些材料例如,树叶、花布等应该对其进行再加工,增强幼儿继续进行游戏的兴趣。

(二)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兴趣调查现状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游戏中幼儿感兴趣的主要有阅读区、生活区、探索区和表演区,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在阅读区的参加人数百分比为20.15% ,在表演区的参与百分比为29.21%。由此可见幼儿对表演有发自内心的兴趣但是对阅读表现的不是很好,缺乏一定的词汇量。从幼儿教师、幼儿园以及家长这个方面看,教师对幼儿的阅读指导也做得不到位,没有设置相应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大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孩子对操作性和表现性强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幼儿在探索区也有很多的活动。探索区的器材比较丰富,孩子在一起活动更能将积极性推向更高的程度。

(三)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中幼儿教师的指导现状

幼儿教师对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时缺乏一定的指导,有时候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缺乏具体性,对幼儿的指导也偏向成人化,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上达不到主题教学的要求体现不了游戏的主体性。在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上幼儿教师往往会表现出自身的不耐烦,不够细心和耐性,这样就让孩子的自我探究机会流失了,孩子就完全成了教师的附庸,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去游戏,这样就使得主题游戏失去了意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产生了厌倦感,区域活动对主题的学习不能起支持的作用。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性还是不强,在对区域游戏的指导上要根据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游戏的主题性。

二、主题背景下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的类型

主题背景下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的类型划分根据本活动的不同功能区设置和不同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培养大班幼儿感知能力的主题区域游戏

大班幼儿的感知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主题游戏的主题内容,让大班幼儿多多锻炼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让大班幼儿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利用看、听等加深对主题区域游戏活动内容的理解获得对主题相关的认知和感受。图片、画面、声音、视频等资源都能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二)培养大班幼儿动作技能能力的主题区域游戏

大班幼儿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不仅仅只能通过眼睛的看和耳朵的听还有很多时候实际的操作也能感知主题区域游戏中的内容并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操作区孩子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自己去动手摆弄完成任务。例如在“我要去上学”这个主题游戏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学着去独立整理书包,提醒大班幼儿早点去看当天的课程表,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整理需要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使孩子对主体区域游戏产生兴趣进而获得知识。

(三)培养大班幼儿探索探究能力的主题区域游戏

孩子的探究行为教师要大力的支持并和实时指导。例如在开展“水的温度变化”这一主题游戏时教师要投放温度计、量水杯、记录本等材料让学生试着去记录不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教师要积极引导利用每一次游戏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探索能力。

(四)培养大班幼儿抉择合作能力的主题区域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在游戏中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主题。主题活动能够培养儿童的交流表达、协作等多方面社会交际能力。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世界”这一主题游戏时就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绎多种职业的人物。在医院中有的儿童穿上了医护服戴上了听诊器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有的儿童穿上了病号服模拟病人。在商场中模拟售货员和顾客。通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获得角色感,加深对角色的认知培养合作精神。

三、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游戏创设的方法

(一)加大角色游戏的活动力度,通过角色延伸主题

在幼儿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临时生成的点子有很多,教师要顺着幼儿游戏中生成的兴趣点引导幼儿积极学习多多设置角色游戏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例如在进行“海陆空大会战”的主题游戏时。幼儿模仿海军、陆军、空军,并观看和使用一些军事模型,这时候幼儿特别是男孩子就会对飞机、轮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角色中培养自己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并且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海、陆、空的相关知识点。

(二)加强游戏背景的作用,借助背景创设幼儿的游戏环境

在主题游戏中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室自己布置背景环境,可以让大班幼儿主动参与进来带着他们一起创设主题环境。例如在“海陆空大会战”的主题游戏环境布置时老师就可以和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器材和模型,模型需要添置那些如何摆放等都是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的。模型器具的制造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去制作,这样就加深了孩子对活动主题的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三)结合热点问题让主题游戏更具时代性

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选取幼儿感兴趣的热点社会问题,培养大班幼儿关注新闻、关注时政的意识。例如在神舟五号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神舟五号发射的意义以及能够助推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设置。教师要抓住机会,并重视在区域教学汇总投放大量的材料和照片,并在环境的启发下,开始搭建航天飞船的游戏,搜集资料,模拟上天,并通过幼儿的动手、交往、商量能力和情感的体验,探究的实践,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四)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主题游戏的内容。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材料”,主题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也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区域游戏的材料越丰富孩子的兴趣就越強。因此在开展主题区域游戏时要充分发掘家长和社区的资源。例如在开展“认识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游戏时家长和社区的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准备一些水果蔬菜等植物,家长带着学生去找一些树叶等制成贴画。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宽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我们从实际出发,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结论:通过开展主题区域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对主体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活动中也促进了儿童理解和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主题区域活动也加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孩子在参与游戏是需要多加合作,多方合作则加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合作和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建君:《区域儿童智慧的天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

[2]赵赫主编:《活动区活动教师手册》,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3]邹建源:《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策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4月。

[4]虞莉莉:《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大班)》,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5]郑惠萍:幼儿教育:《将主题内容融入于环境之中》2006.1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童话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同步跟进策略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