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理论探索

2020-09-10刘哲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前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与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政热点、传统国学文化、幼儿教师从业基本理念融入课堂,以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过程中,将课程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前教育;社会教育;课程思政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课堂之中。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只有其所培养的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社会性,才能为将来培养幼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将相关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促进学生关注、了解时政热点,培养热爱生活、积极上进的情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研究方法

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政热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时政热点和重大事件,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全面认知,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渗透传统国学文化教学,将“文化自信”的理念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通过将幼儿教师从业理念植入课堂,加深学生对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通过上述举措,在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过程中,将课程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研究内容

3.1时政热点

3.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在“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代表受教育者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是“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并把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和社会生活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更是全社会人民需要共同遵守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3.1.3“一带一路”倡议。绘画和音乐、舞蹈是人们内在体验的外在表达,同时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境内各省、自治区,及沿线各国家都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资源,历史上我国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各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为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礎。艺术文化不仅是人们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更能够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融合。

3.1.4社会新风尚“垃圾分类”。引导儿童学会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有一颗对待世界变化的仁爱之心,让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时候学会爱护动植物、关系周围的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形成初步环保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3.1.5女排精神。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领域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是社会领域关注的问题。同时,健康领域的体育活动也是培养儿童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态度的重要途径。

体育活动尤其是在团队体育活动中更能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在我国体育界中国女排既是国人的骄傲更是国人学习的榜样。“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

3.2传统国学文化

3.2.1文化自信。在语言教育中不仅要教幼儿说话,掌握语言使用的方法,更要教他们讲礼貌的话、善意的话、安慰的话、赞美的话,并能理解日常用语,还要教会他们善于倾听,乐意与人交流。引导幼儿感受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其从作品中体会到善与恶、美与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此段内容讲解中将“文化自信”植入,帮助学生们树立热爱传统文化,在以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3.2.2国学文化经典。社会规则是被一定社会或文化所接受的习俗,如自古以来的礼仪教育,尊老爱幼教育等。3岁左右儿童能对规则作出判断,认为违反道德规则要比违反社会规则更加不能接受,如偷窃小朋友玩具。

对于“社会技能,社会角色,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在《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篇章中都有相关内容。例如在《三字经》中有“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弟子规》有“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事虽小,勿擅为。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此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国学文化魅力的基础上,树立热爱传统文化的理念,并在课后能够积极寻找相关书籍进行自主学习。

3.3幼儿教师从业理念

3.3.1“四有”好老师。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每个人在社会的不同环境中分别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将会担任“幼儿教师”的角色。对于教师这个角色,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依据,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幼儿老师。

3.3.2“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贯穿于学前儿童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良好的师幼互动,对于幼儿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有着积极地意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提出“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四、总结

思想教育具有传递性和持续性。本研究结合了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的特点,该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为幼儿教师,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通过实际教学提升幼儿的思想认识水平。

结合本课程内容广泛的特点,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将时政热点、传统国学文化、幼儿教师从业理念等自然地融合到课程组织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丹,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2]吴艳,“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运用——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为例。教育现代化,2019.03

作者简介:刘哲(1987.05-),男,文学博士,讲师,淄博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课程方法改革。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学前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