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爱,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020-09-10翟平

今古文创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

翟平

【摘要】 “猫”是一种非常平凡而又多么熟悉的小动物,平凡与熟悉得几乎让人视而不见。然而在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老舍笔下的《猫》课文中,由于猫的“老实与贪玩”“温柔可亲与沉默不语”“胆小与勇猛”“活泼与可爱”等基本特性,又会让作者(和读者)觉得它似乎“古怪”得很。课文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让“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起来,其性格特征也随之生动鲜明起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课文的画面感很强而清晰,读者在心灵美好的同时,油然而产生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自然感受—— “喜爱,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备课活动环节,通过认真阅读和简要解读,情不自禁地生成出“欲休还说”之感。

【关键词】 教材解读;老舍猫课文;古怪平凡可爱;教学预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2-0091-02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这一广为人知的信条式著名论断,意在表明语文教材内容的经典性和精髓性。就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精美语篇确实不在少数。比如五上第一单元第4课《珍珠鸟》,作者冯骥才在这一略读课文中,通过细腻亲切而又感同身受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这种感情变化过程,非常动人地表现了温馨可触、令人神往的“人鸟情谊”,极其充分地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内在感受。这种“美好”竟然让人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人有了“内心瘙痒、瘙痒如麻”之感!让人产生“一亲芳泽、却怕惊吓”的冲动!竟然真正左右为难起来。

而在老舍笔下的《猫》文中,作者通过非常质朴的语言描绘,同样地让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想与猫“玩耍”一番,对它“斗上一斗”;却又恐怕“惊扰”猫的兴致,让它产生“被责打”的错觉。在这种左右为难下,只能说:“喜爱,往往能够创造美好的境界。”

一、简要解读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现象之一

作者在课文的开篇句中,非常直接地说出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所谓“古怪”,基本释义是“稀奇、怪异”的意思。按照这一基本释义,就是说在作者心目中,猫的性格由于有些“稀奇、怪异”而让人觉得捉摸不透。那么,它又是怎样地“不可捉摸”呢?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作者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一)“老实”。集中地体现在“的确有时候很乖”上—— “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这不是“老实而又乖巧”的表现吗?但是猫真的那么“老实、乖巧”么?不尽然吧。

(二)“贪玩”。集中地体现在“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如果一个幼童在外边“一天一夜”地不回家,家里人是不是很着急的呢?同样道理,猫的这种状态是不是也让人觉得很“贪玩”呢?

(三)“尽职”。集中地体现在“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的主要职责就是捉老鼠,所以在捉老鼠的时候,猫既十分警觉又如此地尽职,你还会觉得它“贪玩”吗?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续地用了两个“的确”和两处“可是”,把猫的“老实而又贪玩”“贪玩而又尽职”写得那么地真事形象、如见其形。这种“矛盾”现象不让觉得“古怪”吗?

二、简要解读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现象之二

猫在“老实”的时候确是很“乖巧”的,乖巧得让人觉得它“比谁温柔可亲”。比如,“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通过其动作和其声音来尽情地自我表演,在主动地向大人们耍着自己的乖巧,由此而让家长们忘记了烦恼也忘记了疲劳。然而,猫真的如此“乖巧”吗?文中说那只是在它“高兴”的时候。要是猫不高兴的时候呢,却又是一番表现——“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这种表现还是像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任谁哄也“不闻不顾”地。这种“矛盾”现象,难道不是猫在“古怪”性格上的又一类表现吗?不说不知道,说起来还真的是这种情况。由此让人对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

三、簡要解读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现象之三

除了上述所说,猫的性格“古怪”现象还体现在“胆小”——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难道它真的“胆小如鼠”吗?当然不是。紧接着作者又来了一个“转折”——“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既然猫什么都怕,可在有些时候,面对小虫和“天敌”老鼠,又是那么地勇猛;即使是遇上令人生畏的“蛇”,也敢上演一出“龙虎斗”!你还能说它是胆小吗?

课文到了这里,似乎感觉猫的性格“古怪”,除了体现在“老实而又贪玩、“贪玩而又尽职”“乖巧而又沉默”以及“胆小而又勇猛”等方面外,似乎“古怪”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人所共知的“古怪—精灵”。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怪精灵”是用来形容人或物“聪明而又调皮”的样子。那么,作者在文首说猫的“古怪”是不是也含有这么一层意思呢?完全有这种想法的可能。有什么依据呢?因为作者通过文中第五自然段如下写道——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因为古怪,所以可爱。”不是吗?

四、解读猫的可爱形象——由“古怪”性格引发

可爱现象

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以“满月的小猫”为例,向读者呈现了猫的另外形象——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无论“妈妈的尾巴”还是“一根鸡毛”,都把它们作为“玩具”玩,而且“耍个没完没了”;在玩耍的时候,“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不仅如此,“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再往后,小猫的胆子越来越大,竟然跑到院子里玩耍,以至于“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如果是自己的小孩子是这样的“搞破坏”,大人们能忍心“责打”吗?当然不会。非但不会,恐怕还会一点不心疼,甚至觉得小孩“活泼可爱”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课文结尾处写道:“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是一句大白话,是一句大实话,更是一句实实在在的“普通话”。它不仅写出了作者的“爱猫”情感,还道出读者发自内心的那种“认同感”。猫的“活泼可爱”由此可见一斑。

五、解析《猫》文在结构和写法上的一些主要特色

本篇《猫》文共有6个自然段,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1-4个自然段构成,主要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其中第1自然段单句成段,简明扼要,开明宗义地写出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2和第3两个自然段,分别详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分别体现在几种“矛盾”现象上,让人读有所感、感有认同,而且所体现出来的“画面感”和“认同感”都相当强烈。第4自然段则不然:虽然同样存在“矛盾”状态下的“古怪”,却简略得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小学生在切实体会上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开展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活动,然后在集体范围内进行梳理与总结、提炼与分享。这既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阅读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又是课文学习的难点所在。有鉴于此,教师还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以及“猫虫战”“猫鼠战”“猫蛇斗”等一些实际生活画面,直观生动地演绎出来,为小学生提供一场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如此而为,帮助他们在“眼观心悟”中更好地学习重点、消除难点。

课文第二部分是由第5和第6自然段构成的。其中第5自然段又是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在整个课文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前一分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是承接上文的“古怪”;后一分句“真让人觉得可爱”,是开启下文的“可爱”。对于第6自然段的描绘情景,鉴于许多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视而不见”现象,教师一方面可借用信息技术再现实际画面,另一方面也可“留下”不讲,让小学生在阅读体会的基础上,课余时间通过“实际观察”来加强体会。并让他们把其中某种观察画面“写”下来,相互之间进行分享和共享。既可激发观察与思考情趣,又能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

六、简析《猫》文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和启示

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是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简要解读课文,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作者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思想情感。“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各类渠道和方式,积极有效地引导儿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认真观察就会有所发现;二是热爱生活,就会从中获得丰富的涵养和滋润;三是坚持把“阅读与写作”互动起来,能够攫取令人期待的“1+1>2”效益。如此而为,有利于在善教乐学中不断放大“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效应。

参考文献:

[1]钱正权.心灵绽放的花朵——课文《猫》的解读与备课建议[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2020,(10).

[2]明薛.自我融入的心灵独白——解读《一桶葡萄酒》与《黑猫》[J].读写算,2012,(07).

[3]高大稳.让心灵之花绽放——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J].小作家选刊,2017,(21).

[4]刘铮,黄一枚.从音乐剧《猫》看人的自由思想意识的流露[J].北方文学,2016,(02).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
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统领语言学习
点石也能成金
谈语篇目标的设定及达标活动的设计
在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
读懂教材,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别样解读给数学课堂带来别样风采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从“看上去”到“好好看”:儿童深度阅读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