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2020-09-10蔡泳

环球市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党校发展

摘要:党校承担着教学、科研、咨政的职能,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是遵循党校办学规律的重要体现,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合理途径,科学把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是党校突出自身特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党校工作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党校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要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党校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和咨政三大任务。教学是党校工作的中心,科研是党校工作的基础,咨政是党校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党校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教学中心、科研基础、咨政支撑”这一原则,以统筹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一、教研咨一体化意义所在

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門,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是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承担着教学、科研、咨政的职能,教学是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员“传道、授业、解惑”的互动过程;科研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或党委政府工作中的焦点问题,通过调研、探索、思考,创造性地开展理论创新的过程。咨政是参与党委政府工作的一种方式,是发挥党校在当地党委政府决策中思想库的作用。教科咨一体化是新时期党校科学发展的新起点,对于党校事业发展起着的重要作用。

(一)干部培训的客观需要

在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的今天,不以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基础,不以解决问题拓展思路为目的教学已难以满足新时期党校干部培训的需求。来党校学习的各级领导干部不再满足于重复学习基本原理,而是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党校授课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党校的教学、科研、咨政必须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还要要充分体现党校教学的时代性。积极推进教科咨一体化的改革创新,实施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模式战略,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用中央的重大决策教育培训干部、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前沿性知识武装干部,努力使领导干部的思维和理念处于时代的前沿。日趋激烈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也使党校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党校必须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存在问题,从思想认识、对策实施和成果运用多方入手,以教研咨一体化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大局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干部素质的培训提升,还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及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服务都要求党校必须加大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在教以致用、研以致用、咨以致用的层面上实现教学、科研和咨询的一体化。在大力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干部培训提高党员领导千部素质为中心工作服务;二是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坚持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相结合,在科研工作的“集成”和“总装”方面多下功夫,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多作党校贡献;三是通过有参考价值的应用研究成果为党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实施教研咨一体化,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有了深度研究,有了科研的支撑,教学才会有深度,才能解除干部的困惑;科研转化为教学的专题,才能武装头脑,变成具体的工作思路,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库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党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校是执政党培养执政骨干的学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也不是一般的培训机构。”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推进教科咨一体化发展模式,也是党校教育负有特殊使命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党校教育规律、特点及其实践表明,教学与科研、咨政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没有一流的科研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和咨政。党校要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就必须坚持走教科咨一体化的发展之路。这样党校就形成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教学、科研、咨政是党校的三大要务,而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咨询决定地位、质量决定兴衰”,是党校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只有实施教研咨一体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党校“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有利于发挥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党校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教研咨一体化问题所在

目前,很多党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工作和服务能力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教学上实行试讲制度、学员评教制度;在科研上鼓励教师下基层调研,支持参与高端课题申报;在资政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撰写调研报告等。以此推进教学、科研、资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些措施为推进教学、科研、资政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搞好科研、资政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科研资政存在“三张皮”的现象

尽管各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但教研咨“三张皮”的现状仍未彻底改变,教研咨一体化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科研和咨询是党校不同的功能模块,在功能阈值方面各有其规定性,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于绝大部分党校的教学、科研、资政三者之间联系性不强、互动性偏弱、互补性乏力、制导性失范等。联系性不强,就是教学、科研和咨询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三者在沟通协调方面存在一定的“沟通盲区”,互动性偏弱,就是教学、科研和咨询三者的动态耦合度和目标预期度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互补性乏力,就是教学、科研和咨询三者在优势发挥和劣势补位问题上存在深度弥合的问题;制导性失范,就是教学、科研和咨询三者之间在相互制动、互为促进、功能传导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范现象。教学、科研和咨询的主体联动不足既会导致主体性价值消解问题,又会导致功能单向度发挥问题,是教科咨一体化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教研咨一体化具体实施路径不够清晰

当前,各级党校普遍存在教学安排、科研考核、资政研究融合路径不清晰的问题,一些地区基层党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工作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体现在工作融合、内容融合和参与主体融合等多方面多层次。但从总体上看,很多党校尚未建立起一个明确的促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的制度模式,大多制度还不完善、不科学、不配套,缺乏具体操作办法,教学、科研和咨询的统筹协作乏力,在教学支撑科研和资政、科研促进教学和资政、资政引导教学、科研的统筹协作方面显得乏力。教学、科研和咨询三者既是相对独立的功能主体,有各目的效能作用域,同时也存在统筹协作的问题,教学、科研和资政三个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统筹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局面需要解构,三者之间相互统筹、相互协作的模式需要重新构建,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实现一体化,实现教学、科研、资政相融合。

(三)教研咨一体化应用转化不够紧密

但从总体上看,一些党校尚未建立起一个明确的促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的应用转化模式,有些党校即便出台了相关转化制度,但制度大多还不完善、不科学、不配套,缺乏具体操作办法,教学、科研的成果很难转化为资政成果,基本上没有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资政作用发挥远远不够。从各级党校的部门设置情况来看,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资政部门合作与交流不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教务、科研、资政的功能分工与人员分隔导致了党校的教学、科研与资政呈现“脱节”的现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的能力不断消退,是教科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障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三、教研咨一体化措施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坐而论道,而要有党校的特点。”推进教科咨一体化发展,是各级党校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党校顺应发展新常态,突出自身特色的根本要求。推动教科咨一体化发展,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路径选择也比较宽泛。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素质教研队伍是办好党校的核心力量,是衡量党校教科咨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教研咨水平的重要基础。从高等院校和其他部门引进符合党校教研咨一体化要求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要有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高层次、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党校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调优党校专业教师结构,吸纳高水平的外聘兼职教师参与到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来自职能管理部门、领导干部作为外聘兼职教师的优势,在获取课题研究资料及开展实地调研等方面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而提高研究效率,弥补党校科研力量相对不足的劣势。二是完善师资培养机制。要充分发挥优秀的成熟型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达到“一年合格,三年称职,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要做好党校专职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资政三者之间活动的时间统筹,力争做到“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时间授课、三分之一时间从事科研、三分之一时间到实际部门调研或挂职。制定名师培养工作计划,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考核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三是建立挂职制度。鼓励党校教师到政府职能部门、基层部门挂职锻炼,并为其提供挂职条件保证。挂职锻炼要结合专业、学术背景,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保障掛职的时间,尽量做到脱产挂职,要形成教师挂职常规化、多次化和制度化。

(二)完善教研咨一体化有效的考核机制

建立对教研咨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形成一套教研咨一体化科学的考核机制,实现教学、科研、咨政相长。一是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经费补助、绩效工资等利益相关方面与成果挂钩,从而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二是在成果的认定上,将一般层次重复与高层次突破性成果区分开来,将学术类成果与应用类成果区分开来,对教学、科研单项成果和教研咨一体化的成果要区分开来,对完成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的科研结项成果,对不同层次公开发表的论文,对获得不同层次领导批示的咨政报告,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三是树立精品教学意识,针对立项的研究课题形成的研究报告进入主体班次课堂讲授且测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可评估为精品课,被相应级别领导作出肯定性批示、转发、采纳、进入决策的可评估为科研精品,同时精心遴选领导批示结项的科研课题、资政报告精心分析课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联合相关部门继续深化可行性评估研究,形成高效的评估机制。

(三)建立教研咨一体化应用转化的长效机制

教研咨一体化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形成完善的转化机制和转化平台,实现教学型科研、学术型科研、资政型科研的成果转化。一是是要用好党校现有的科研发布载体,将它作为党校科研服务教学、发挥“资政”作用的有效形式,刊载优秀科研成果,发布咨政报告,使之成为党校科研成果、资政报告进入决策层的便捷桥梁和快速通道。二是着力完善“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对策报政府”的教学科研互资政相转化机制,要用好党校课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社会经济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学员的“两带来”问题——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满足干部培训的需求。同时要运用好案例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讨、调研,最终实现教学体系的完善、科研方向的引导和资政效果的提升。三是要用好“资政”平台,探索咨政传递的形式和方法,形成科研合力,组织开展重点调研,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聚力推出一批能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应用价值、产生政策效应的高质量资政成果,培养一批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政领军人物,培养一批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智囊人物;打造一支在应用研究、资政研究方面有专长和影响力、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咨政团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13(01).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01).

[3]张希中.自觉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切实提升办学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延边党校学报,2016(2):9-12.

[4]李颖.坚持党校姓党做政治过硬的党校教师[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6(1):7-8.

[5]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08-10-30(07).

[6]朱逢春.推进西部地区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对策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5(12):205.

[7]副省级城市党校科研咨政作用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14(5):127.

作者简介:蔡泳(1976-),男,汉,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卢甘斯克大学,现工作于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党校发展
坚持党校姓党 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国企党校必须坚持姓党
党校人的忠诚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图说协调发展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图说创新发展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