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主体体验”阅读教学的实践

2020-09-10张筠如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多维互动阅读教学

张筠如

摘要: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多维互动、主体体验”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方。文章结合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阅读课中开展“多维互动,主体体验”。

关键词:多维互动 主体体验 阅读教学

一、“多维互动”与“主体体验”

1.何谓“多维互动”

“多维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谓“多维”,即多角度、多方面、多手段、多方法地展开研究与探索,大大提高了互动的效果。

2.何谓“主体体验”

“主体体验”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获得认知,继而引发内心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第三条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显然,课标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二、我国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以致语文课堂常被人诟病。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把课堂当成了自己的舞台,而忘记了学生才是主体。

要想落实学生主体体验,首先要转变观念,变“三多三少”为“三少三多”,即教师少讲、少问、少演,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必须警惕“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多维互动,主体体验”阅读教学实践

学生本身具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正是一线教师的工作。如何让学生把依赖性地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地自我教育?在平常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做以下尝试:

1.问题引导,指导小组合作探究

在教授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篇课文时,笔者立足于让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发生了什么事?要求一,分点概括,内容要全面;要求二,抓住要点概括,语言简明扼要。

全班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注,用时约八分钟,小组探讨、组内交流约两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五粒豆分别去了哪里?结果如何?

生1:第一粒豆子被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射飞出去,结果落到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

生2:第二粒豆子想直接飞进太阳里去,结果却落到了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生3:第三粒、第四粒豆子在地上打滚,没走多远,被鸽子吃掉了。

生4:最后一粒豆子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钻进青苔缝里,生长成美丽的豌豆花。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五粒豆子谁的结果最好?为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你的看法。一会儿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你们小组的交流结果。

生1:我们小组认为第二粒豆子最幸福,在水沟里可以喝饱水!

生2:我们组觉得最后一粒豆子躲进青苔裂缝里,沐浴阳光,与小女孩相伴,日子过得美滋滋的,真幸福!

生3:第三粒、第四粒豆子,被鸽子吃掉,也不错啊!对鸽子也有贡献呀!

师:刚才几个发言的小组代表,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小组内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小组成果,真棒!

以上教学片段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一个主问题,提出两点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归纳,然后反馈、交流、评价,彻底落实了学生的“主体体验”。教师也有发问,但问题不多,能问到要害处,简要地发问、简要地点评和讲解,发挥引领作用。师生、生生、生本,三者之间真正互动起来,通过这样的“多维互动、主体体验”,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

2.借用实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之前,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了校园操场墙壁上的爬山虎,充分激发了学生研究爬山虎生长情况的兴趣,为接下来“观察事物、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一个月里学生经常三五成群地拿着记录本,在操场墙边观察爬山虎,彼此结对子、组成小组,探讨与爬山虎有关的问题。

“多维互动、主体体验”课堂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充满了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换,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意见交换。学生结成对子、组成小组,一起讨论自己课外读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者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家生平事迹。在多维互动的课堂里,只有普遍联系、广泛交流,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所以学生都非常踊跃地分享他们在阅读中得到的启发。

3.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连接生活经验,更容易贴近学生,调动其学习兴趣。比如,教授四年级上册统编教材《走月亮》《繁星》这两课时,在导入环节,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月亮与星空,激发其学习兴趣;《蝙蝠和雷达》课后小结时,请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扩展延伸。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站在学习的最前端,获得学习本身的乐趣,“多维互动,主体体验”的课堂方可成全生命的意义。

4.善于留白,鼓励学生自主总结

许多传统艺术都讲究“虚实相生”,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同样,作为大艺术门类的教学艺术也要讲究“留白”艺术,要给学生留有余地。教学设计太满,难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挤不进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尝试“板块式备课”,立足文本,设计一些“问域宽、解答距长、思维强度大”的问题。同时,每个板块都应留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余地,使教学设计具有适度弹性。

“留白”教学广泛适用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例如,四上统编教材第八课《蝴蝶的家》,教师以“全文共出现11个问号、4个‘着急’,它们有什么作用?作者有何用意呢?”这一问题抛砖引玉,让学生读课文,提出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好处在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唯一需要做的是努力为学生创设思考情境,用有效点拨启迪学生智慧,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时间。

5.关注学情,有效生成评价鼓励

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表现、心理需求,而非教案流程是否顺利进行。由于人具有独特性,对文本的解读也具有多元性,这造就了课堂的丰富性、复杂性。教师需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对文本发表观点时,教师要对其观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如有个别学生对文本发表、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起来,共同研究。所以教师在预设中要为课堂的生成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以思维导图或阅读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阅读单给予赞赏,适当点评。

全世界的课堂正在从教授的场所变成学习的场所。“多维互动,主体体验”这一理念,正是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真实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俞新玉.巧用教学设计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4(7).

猜你喜欢

多维互动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多维互动语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问题引领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