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20-09-10张旭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础性创新性理念

张旭平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日益深入,教师会有意识地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尚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方式也不能发挥最大效用。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为讨论对象,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具体分析教师应该如何教学,为教师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提供教学对策,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也日益深入一线教学,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上,越来越多的教师倡导要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可以说,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数学学科教学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对于什么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来看,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基础性知识教学、主动性能力教学和创新性思维教学,这三部分的内容也正和初中数学的教材知识相对应,有基础知识的铺垫,创新思维的延伸,还有要求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正如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核心素养内容也与同学的生活密不可分,这种核心素养的倡导必须来自学生的生活,同时能够反作用于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做人做事。

二、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虽然很多教师开始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理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很多教师尚不清楚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究竟包括什么内容。一些教师只知道要做这件事情,却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其次,在培养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一些为后面章节打基础的内容,这是基础性教学应重视的,而那些较为简单的、学生可以自学的,则是主动性素养培养的好环节。教师只有分清教学内容和素养内容的对应关系,才能进一步落实培养要求。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有误区。很明显,二者的衔接过于死板,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融入教学实践生活之中,是教学的应然环节。因此,教师无论是从教学设计上还是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基础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能力的不断培养。

三、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1.强化数学基础性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数学基础性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行是知之始”,这就要求进一步重视实践活动。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实践活动也包含对课本进行实践、进行反复研习的过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经典的教学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具深刻的含义。學生在刚接触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均有一个较大的跨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的基础性知识的传授,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开展《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勾股定理的基础内容十分简单,即“a2+b2=c2”,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仅仅记住公式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章节的基础性内容,更要求学生理解如何发现勾股定理、如何利用三个正方形的规律来探究勾股定理。而勾股定理也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后续对于该定理还有一系列的变形和实际应用,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这样的基础性环节看似作用不大,往往被很多教师忽略。这是整个教学开始的环节,需要教师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2.注重学生主动性培养

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要让学生主动地探求和学习知识。结合现代教学来看,以往传统的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不仅不符合教学发展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因此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让他们具备创新性的核心素养,热爱数学学科知识。以《轴对称》的学习为例,本章节难度不大,主要是借助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了解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后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这一章节的学习,教师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处理,让学生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结合课本知识,采取小组讨论或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分别汇报一下自己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心得。由于是初中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成为“授课教师”,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主动讲课时,往往对该知识内容了解得更加透彻,这种授课过程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

3.增强数学创新性设计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素养,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数学教学的创新性设计,更加全面完善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倡导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提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创新性的能力日渐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素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增添相关内容,正如陶行知所说,学科教学要培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习题讲解的时候,要让内容更具有启发性,可以呈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态势,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巩固知识。以八年级上册课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为例,透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全等三角形常见判定方法,如SSS、SAS、ASA、AAS等。教师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三角形变换,如为学生提供两个直角三角形,试着让学生探究一下直角三角形有没有特殊的判定方法,既而引出HL这种判定方法。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判定方法。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再拘泥于教材,而学会从教材中来,在教材中升华,进一步尝试“创新性”学习,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更要坚持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教师逐步完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进一步发挥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基础性知识、主动性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理解和认识,让初中数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实现成人成才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1):30.

[2]张健辉.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10):77.

猜你喜欢

基础性创新性理念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