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2016-12-07陈俊李凌凌左振宇杨忠华吕早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性本科生

陈俊+李凌凌+左振宇+杨忠华+吕早生

摘 要:高校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但可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还可以从根本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为例,分析了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平台的想法,同时,本文指出科研经费、科研氛围以及评估机制对提高本科生科研质量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 创新性 教学改革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挂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的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这对高校传统的侧重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笔者根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探讨了传统教学的特征及弊端,阐述了本科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本科生参加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本科生教育,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教学模式都是指定教材给学生,通常是一门课一本教材,教师围绕指定教材,再参阅其他参考书,整理出上课的课件,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听。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教学活动活动中涉及到四个关键元素:教材、课堂、教师、学生,这四个元素中,教材是由教师指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由老师执行的,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与培养。另一方面,整个教学活动过多地在课堂上完成,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保证与有效的技术支持,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充斥着创新和变革的时代,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作为为社会输送高层次知识人才的大学,尤其有必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形式下,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引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过程包括:运用知识进行观察、提出实验构想、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际的调查研究、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揭示或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撰写实验论文等。在整个活动中,需要的是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科研过程,因问题而起,因问题而终,既然有问题,就会有思考,而思考可以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探索与存在的问题

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在学校坚持以研促教、研教互动、培养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指导方针下,该专业积极吸纳本科生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一般在大二、大三,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就可自己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应的研究。通过两个学期课余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部分学生在以后的考研面试、或工作面试中往往都能应付自如。与之相反的是,在读书期间如果没有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这些学生可能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都能取得很好的理论成绩,但往往败北于动手能力太差。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毋庸置疑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该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其一,由于该专业科研教学资源和师资有限,不是每一个有想参加科研的本科生的愿望都能得意满足,僧多粥少,往往是多个学生要求跟随某个教师参与科研,教师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其二,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不足,导致不能承受太多的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其三,对于教学计划中开展的与学分挂钩的创新教育,其开展方式,管理方式,效果检验与测评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其四,由于大二、大三的本科生还有较多的理论科要上,参与科研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时间相对较少而且很分散,致使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本科生参与科研,更愿意让硕士生、博士生承担科研任务,进行连续性的研究。当然,上述问题的存在,部分原因是由于我校的生物工程是新开设的专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其他的专业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提高本科生科研质量的措施

1.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平台

随着本科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均出现紧张局面。学校、学院有限的科研资源必须优先满足教师、博士生和研究生的科研需要,本科生从事科研的要求被边缘化,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提倡本科生参与科研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让本科生切实参与科研活动中,必须充实现有的科研资源,构建先进的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指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过程中各种必备条件所采取的科技资源配置,是科学研究中各种支撑条件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科技资源能否实现昀大化,也是科研发展和科研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科研平台在凝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本科生培养角度而言,完善的科研平台不仅仅为本科生提供了从事科研的硬件,还必须同时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平台,让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象教学活动一样规范,有章可依,而不是随便的、盲目的进行,那样只会造成科研平台的浪费。因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凭借的仅仅是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以及满腔科研热情,对于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并不知晓或知之甚少,这就明确的要求,本科生的科研必须形成配套的导师指导制度。譬如: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如何查阅、收集文献及资料,如何实验方设计案,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等,在这些科研方法方面对学生加以系统的指导,让初次走进实验室的本科生知道如何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导师的指导仅仅限于科研方法的传授,千万不能包办,就是只能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

2.争取多渠道科研经费的支持

普通高校科技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和阻碍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以 2014年为例,清华大学科研经费总额为

43.52亿元,人均 80.24万元,武汉科技大学科研经费总额为 2.07亿元,人均 16.64万元。另一方面,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现有教育资源的短缺,学校有限的资金必须首先用于基础教学的建设。目前学校普遍用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经费是创新基金和毕业论文经费,但这些微量的经费不足以支持本科生完成相应的科研课题。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费用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学科研经费,还必须争取其他渠道的科研经费。可以以委托研究、横向合作、风险投资等形式向社会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企业等申请科研经费,用于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鼓励承担国家、省市课题以及科研经费充足的教师,吸纳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再者,学生可以走出去做科研,例如,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如果用人单位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允许本科生直接到用人单位完成毕业课题的研究工作。

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创造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天赋,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欲望和潜能,人人都可以培养成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也需要良好的科研氛围的熏陶。良好的科研氛围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需要管理层重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创新学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创新基金,充分反应了我们高等教育中科研创新教育的全民化。除了这些硬性要求外,学校还可以在本科生中开设科研论坛,为本科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也可以经常邀请著名科学家举办学术讲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大赛等科研竞赛,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价值。同时,社会和企业有关部门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也要予于关心、支持、帮助,积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营造浓厚的科研大环境。

4.建立有效的检测和评估制度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规范化,需要有效的检测和评估制度加以激励和监督。首先,对于指导本科生的导师,需要进行规范的选拔、定期考核与评定,确保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和培养是科学的、负责的。另外,鉴于导师都倾向于让博士、硕士承担科研任务,导致本科生从事科研被边缘化,所以,对于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自己科研课题的导师,学校应该予以奖励。而对于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也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考核制度。譬如,可以通过答辩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现场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可以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四、结束语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我国未来对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高校特别是“985 工程”“211 工程”这种类型的重点大学对本科生科研越来越重视,但是与美国同等著名大学相比,我国著名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每年,高校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1),其中本科生占86.4%(以 2014年为例)。

如何保证这些人才的质量,传统的以课堂教学、被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以变革,引入自主的创新教育机制,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这不但符合国家对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飞,解玲,买买提 .沙吾提. 依托科研平台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2:143-144

[2]乔进.高等院校科研平台建设分析与思考[J]. 新校园,1:138

[3]中国大学年度科研经费排行榜 [OL].http://learning.sohu.com/20151014/n423259653.sh tml

[4]海莺,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6,6:25-27

[5]杨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中的师生合作及启示[J].山东高等教育,2016,4:21-27

[6]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5年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性本科生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