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09-10董邦杰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文章阅读教学

董邦杰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不如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阅读、有能力阅读。目前,仍有许多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深入实践中,学校和社会都提高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为了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对阅读有了兴趣,才能够对阅读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才能更好地体验阅读的乐趣,探索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完成阅读的学习任务转变为爱阅读,教师才能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1.树立榜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个榜样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同学或教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优秀的历史人物,通过名人的励志故事,给学生传递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纵观史书,每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和科学家,都拥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和博览群书的习惯。小学生在阅读伟人故事后,会树立学习的榜样,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利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对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体会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发明》,通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提升民族自豪感。将有趣的故事情节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相结合,带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才能让学生爱阅读。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指导者,可以通过授课和交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当中,努力掌握这些阅读方法,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1.选读法

选读法,主要以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写作创作中的需求为前提,对需要阅读的某些书籍或文章进行有选择的阅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在对《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到地球的特点,认识到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需要通过一些课外读物来丰富自身对地球的认知,这就需要学生上网查询或有目的地对《人与自然》等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在这时,就需要用选读法来提升阅读效率,找到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辅助课文学习。而且,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摘录能力以及运用资料知识内容的能力,有利于积累学生的知识素材,提高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2.速读法

所谓速读法,就是学生对所要读的书籍进行不发音、不朗读的阅读。速读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快速浏览和概括所读书籍或文章。利用速读的阅读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在时代和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今天,在讲质量的同时也要讲效率,这就需要学生注重锻炼自身的速读能力,以此来提升阅读的能力。

3.精读法

精读法是指学生在阅读时,要对所读文章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对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逐字分析。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精读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字词的用意,可以从理解字词延伸到理解句子和段落。而且,精读法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运用精读法阅读文章,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中优秀的写作方法进行挖掘并掌握,可以更加细致地欣赏文章段落,这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和学习写作技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起到提高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角色扮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例如,在对《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课进行讲解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之后,自荐进行表演。其中内容可以自主进行丰富,文章短小,但是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同时借助角色的影响力,缩短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引导学生对《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小兴安岭的视频、图片,让学生领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美”作为重点进行考量,因为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停留在好看、好玩上,如果选择的是较为写实的画面,会影响小学生对小兴安岭美感的认识,这样对于激发其阅读兴趣十分不利。

四、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教学理念中,生活教育是最为核心的一项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将阅读教学生活化,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内容进行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并运用。其实,许多阅读教材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能够对阅读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开展阅读学习,能够使阅读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而且,通过联想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阅读《爸爸买来电饭锅》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锻炼阅读说明书的能力,应学会利用说明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拥有了阅读说明书的经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收集,在课堂上进行交换阅读,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阅读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忠辉.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J].亚太教育,2015(28):13-14.

[2]劉美云.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4):63.

猜你喜欢

小学生文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是小学生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