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中的语文

2020-09-10王旭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瘟疫整本书速度

王旭明

(一)

据报道,钟南山先生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在谈及成长经历时,他说,成长中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学好基本功,而在基本功里学好语文是最重要的,学好语文才懂得如何对事情进行分析、总结和综合。钟先生说得再正确不过了,但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是普遍存在不讲或不会讲字词句层段篇、语修逻和文学的情况,很多语文教师将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主题班会课、文学欣赏课。学生上了十几年语文课,仍然不会钟先生所说的分析、总结和综合。

巧了,这几天网上流传着四封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博士写的信,先不说内容,就只从表达形式看,这几位“学生”真的很缺乏钟先生所说的“分析、总结和综合”之功。一是,过多的情绪宣泄取代了本应具有的环环紧扣的说理,观点也不明晰,让人读过后总感觉说服力不强。二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缺少联系,行文是跳跃式的,文法架构过于随意。三是,一些词语、标点符号的选用极不讲究,给人一种随便写写的感觉。想来,这几封信的作者都是优秀学生,积极关注国内政治、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值得肯定。只是,学好真正的语文,不仅要准确表达自己,还要努力说服别人;不仅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

语文学习的确太重要了,但一定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是教人如何“分析、总结和综合”的语文。

(二)

这次疫情给我们最大的教训,甚至没有之一,就是专家的话不能不听,更不能全听。现在想想专家“人不传人”“可防可控”的话,都后怕!其实,各行各业类似专家的话带来的“瘟疫”也不少。就说语文教育吧。专家说“整本书阅读”有多么重要,搅得全国不少中小学都开了“整本书阅读”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滑天下之大稽也。还有一个专家高论增加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将来高考要让15%的学生读不完。于是,全国不少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教师又开了提高阅读速度指导课、研究课题等。我不知道高考权力机构是否真的采纳专家意见了,千方百计地让15%的学生读不完。如果是,那真是糟透了。

客观地说,阅读速度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当然也是语文教学方法之一。例如,瀏览、跳读、速读(一目十行)和看摘要、后记等,都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但是,把阅读速度当成语文教学目标,如同把高考当成教育目标一样可笑、可怕。就方法论,提升阅读速度也只是阅读方法之一,我没有看到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人阅读数量多、阅读速度快,就一定阅读质量高、思考强度大。可以肯定的是,“读书破万卷”可以成才;读书破十卷,不一定就是废物。至于考试,无论读书多少,检测其理解深度和思考力才是关键。按照这位大专家所言,大家都比读书数量、比谁读得快,就语文教学和人的成长而言,实在过于片面了。说实话,我们培养的一代未来的接班人,不应该仅仅拼量,包括读书的量,更应该拼质,包括实现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等。

将未经实践检验的个人之见,当作唯一并推广到全体人,成为他们,如高考生之必需,就是社会生活当中可怕的“瘟疫”。新冠病毒瘟疫之害,人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瘟疫”,如某些所谓名师、大家的一人之见,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特别是不少语文教师还在迷惑中,但其危害将日益显现。智慧的人们啊,警惕吧!

编者按: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张瑞的《小学体育课加强对学生逃生能力的培养》提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应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采取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加强对小学生逃生技能的培养,提升小学生在灾难发生时的生存概率。希望这篇文章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效能方面能给予读者一定启示。

猜你喜欢

瘟疫整本书速度
《论语》整本书阅读
速度
中医药,在战“疫”中前行
Bian Que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瘟疫算个啥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没有疫苗,古代大瘟疫有多恐怖
图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