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学课堂师生互动

2020-09-10余佳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互动对策

余佳

摘要:课堂互动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上良好的互动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现今大学课堂出现了“课堂冷漠”现象,本文试从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堂;互动;对策

一、大学课堂互动现状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能够顺利考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许多家长对孩子殷切的希望。而大学课堂一直以来也被认为是神圣、庄严、师生沟通学习的地方。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很多大学课堂里毫无学习氛围,只有教师在讲课,学生与老师之间毫无互动。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教学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的“教学”被认为是假教学。[1]现如今的大学课堂互动却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课堂冷漠”现象

如今大学课堂里出现了一种“课堂冷漠”现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冷漠,还有教师教学的冷漠。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忙着做其他的事,睡觉、收发短信微信、刷微博、看小说、玩游戏等等,本应该肃静的学校课堂却出现的这样的情况,不免让人忧虑。不仅这样,教师在教学时面对学生的不集中注意,甚至于做课堂之外的情况,也是见怪不怪,匆匆忙忙上完课后就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底下学习,所以大学课堂缺乏生机,许多教育专家都把矛头指向了学生,殊不知课堂互动是否有效,教师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二)课堂互动单一

目前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单一,多为师生互动,教师向个体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整个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沦为被动接受者。这样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三)生生互动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也在课堂互动中积极探索,会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比如:小组讨论或者相互讨论。但这种讨论流于形式,首先是课堂时间有限,未给足学生充分的准备,就讨论而讨论;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讨论会互相觉得讨论比较“难为情”,不真正讨论与学习相关的,匆匆在底下讨论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来应付,结果就是草草收场。

二、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缺乏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而现今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缺乏有教师的责任,也有学生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教师本位思想,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专制式的给学生授课,不管课程是浅显易懂还是生僻难懂,这类教师通通照书讲解,完全不理会学生的接受情况,在简单课程里啰啰嗦嗦,让学生产生疲乏感;反而比较难的课程中,不深入讲解,几句带过,让学生云里雾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进步,大学课堂里上课大部分是制作PPT教学,于是有些教师偷工减料,每一届的学生都是用的同一个PPT内容,不讲究排版和内容安排,上课对着图片念句子,毫无新意和吸引力。

3、高校教师的压力近年来一直是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家庭生活压力都让他们在上课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关心照顾。很少会有教师会课后辅导学生,都是上了课后就匆匆赶往另一间教室。学生不配合的态度,更是让教师生气,于是听之任之。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自小受社会和家庭教育观念所影响,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万事大吉,失去奋斗的源动力,于是在最应该奋斗好好学习的的大学时光选择了放松玩乐,经历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之后,对学习自然提不起任何学习,于是在课堂上就选择玩乐。

2、尽管现在有些教师也会把平时成绩作为期末评定的办法之一,但是许多教师还是会在期末来临的时候框定考试范围,学生只要考试前几天突击背诵,基本就不会“挂科”,这样也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学生也就没有意识到大学期间成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顺利毕业,领到毕业证就行。

三、大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建议

(一)改变观念

观念的改变不单单是学生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观念也应该相应的改变。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应该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探討,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言,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活,要明白这是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黄金四年,在这四年当中不是要放松玩乐,而更应该刻苦努力,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增加有力的砝码。所以,学生应该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多与教师交流信息,可以是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指导,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扬个性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不断的发现问题,而不是每年都用一样的教学PPT,在这个信息技术等都飞快发展的今天,要学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固步不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要千篇一律,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课程,应该形成独特的风格。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讨论问题,关于课程相关内容,不流于形式,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现问题。

(三)教师要拥有人格魅力

在课堂下,教师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关心学生的生活,情感变化等重要因素,让学生相信自己、喜欢自己。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个拥有好品质的教师是得到学生尊重的最重要因素,希望教师们能够摒弃一些传统的固有观念,多了解学生,与学生多沟通,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引导和辅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师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效率,达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四,总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达到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主动,共同促进课堂互动。

参考文献:

[1]姚容.谈如何搞好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8

[2]贾英男.提高大学课堂互动质量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2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互动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构架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大学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