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成为生活

2020-09-10张丽珍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习惯家长

张丽珍

非常惶恐,学校让我谈谈“育儿经”。想来想去,自己在孩子的学习中(或者成绩中)确实找不出一点点有记忆,有触动的付出啊、辛苦啊之类的感觉,一任自然,无非是给孩子讲解个难题,挑选个教辅,告诫他上课专心听讲,放学及时回家等等,因为孩子的学习着急上火,“文攻武卫”的时候很少很少。孩子的学习成绩平时还算突出,中考时候,老天眷顾,考个全县第一,事出偶然,不必拔高。他只是大田中一株长势良好的禾苗,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还需要掐枝打叶,而不是移作盆花,供人欣赏。

那么,若要说点什么,就只有这么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并求正于各位。

一、 教育比挣钱更重要。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若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总体上看,教育永远是一件产出大于成本的事情。家长们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舍弃当下的利益,尽量让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教育给你的孩子,给你的家庭带来的改变,要在毕业之后五年,十年,二十年才能显现。因此,不要耿耿于怀毕业之后没有吃了皇粮,或者挣到高薪,人生的后半场,有更多知识的人会越跑越快。

二、 成长比学习更重要。毋庸讳言,随着就业的市场化,学习成绩与职业前途的联系越来越小。学校阶段的学习,只是一个知识掌握,思维训练,往白了说,只是一个考大学,拿文凭的过程。因此,我们家长一方面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孩子的成长指数,比如,孩子的性格是否阳光,心理是否健康,会不会与人正常交往,还要尽量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比如同情心,正义感,比如健康高雅的情趣爱好,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些东西更决定了孩子将来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建议家长们在孩子的学习上少一点功利心,成绩上少一点虚荣心,眼睛里不要只有邻居的儿子如何,同事的女儿如何,多看看一些文化大师、科学大家,一些书香门第、人才望族等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人家的理念是什么、方法有哪些,提高一下自身“教子”的层次。

三、习惯比管教更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幼儿园开始抓。比如,生个小病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上学,让孩子从小知道,上学是比生病还重要的事。比如,一放学,就要回家写作业,而不是放学后,先玩耍,再回家。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第一位的任务。通过这些从小开始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这个习惯,会由行为升华到思想,由行为习惯进一步上升到思想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纪律性的习惯。养成了这些习惯,家长作为孩子的紀委,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比养成坏习惯,然后花大力气矫正坏习惯,效果要好得多。还有就是学习上一些技术性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是个好方法,那么,家长每天要问孩子,你今天预习了吗?孩子的自觉,加上家长的助力,慢慢这个动作就会固化,固化就是习惯。如果什么都是试一下,扔一边,或者今天如此,明天如彼,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小猫钓鱼。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认真的习惯。这个认真,既是指态度端正,更是指行为严谨。即孩子在学习上一定有条理,有思路,有步骤,有坚持。

四、熏陶比管教更重要。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的学习营造一个书香氛围。同时,要尽能力为孩子树立一个好学上进的家长形象,让你的爱好与孩子的学习贴边,同向,而不是相反。比如,困扰很多孩子和家长的“上网”问题。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要旗帜鲜明,深恶痛绝地反对上网,语言上要说,行动上要做,在孩子最可塑的时候,让其知道上网是一件好孩子所不为的事情。家长自己要带头不上网,甚至干脆不买电脑。家长自己要读书、看报,多谈些文化事件,少议论八卦新闻,都多多少少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五、沟通比管教更重要。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做他的朋友。父子即兄弟,母女胜姐妹,大多数时候,不要将与孩子的关系定位成君臣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没大没小,沟通起来才容易无隔膜,无保留。要敢于和孩子嬉皮笑脸,而不是永远疾言厉色。有时,严肃的批评也要用调侃的语言来表达!其次,夫妻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和谐的家庭才会有阳光的孩子,“懂事”的爸妈才会有明礼的儿女。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词不达意,总而言之,大概就是 “让学习成为生活”的意思吧,大儒们给孩子起名,都是“培宽”、“培恕”、“思礼”、“思诚”之类,因为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让生活有品味,做人有格调,而不单纯是为了功名利禄。个人经验,不可复制,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习惯家长
习惯
兄弟让举
上课好习惯
名落孙山
家长错了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