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州市儿童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特征分析

2020-09-09赵立敏鹿雷鸣

河北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支原体

赵立敏 鹿雷鸣

大叶性肺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常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既往认为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实验室检查技术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导致的大叶性肺炎病例数不断增多[1,2],其呈现出与其他病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明显不同的临床表现,即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较重,肺外并发症较多,且易发展为重症肺炎,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3]。因此,本文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在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MP-IgM抗体滴度进行分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与患儿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病程、发热、咳嗽、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特点,为早期明确诊断、指导合理用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减轻并发症等方面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208例。根据MP-IgM抗体滴度进行分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组96例,支原体抗体阴性组112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肺炎诊断标准;②胸部X线、CT肺叶或肺段呈大面积高密度或肺实质浸润;③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P-IgM抗体滴度,急性期≥1∶80,或恢复期上升为急性期4倍,下降到原来的1/4;④年龄≤14岁;⑤全程在本院诊疗。

1.2.2 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根据分组情况观察2组间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程、有无发热、发热程度、热程、有无咳嗽、有无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进行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对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儿童大叶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的特征,以便及早发现与干预。

2 结果

2.1 支原体感染总体情况 20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阳性96例(46.15%);支原体抗体阴性112例(53.85%)。

2.2 支原体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20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男性患儿120例(57.69%),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60例(62.5%),感染阳性率50%;女性患儿88例(42.31%),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36例(37.5%),感染阳性率40.91%,不同性别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支原体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20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94±3.46)岁。为方便统计描述,按发育规律将其分为0~3岁、4~6岁、7~10岁和11~14岁4个年龄组。病例数分别为26例、34例、98例和50例,占比分别为12.5%、16.3%、47.1%、24%,其支原体阳性病例分别为12例、19例、41例、23例,占比分别为13.5%、19.8%、42.7%、24%,不同年龄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例(%)

2.4 支原体感染与季节的关系 20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全年均可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按照季节将全年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病例数分别为51例、32例、71例、54例,占比分别为24.5%、15.4%、34.1%、26.0%。大叶性肺炎病例数分别为32例、51例、71例、54例,占比分别为15.4%、24.5%、34.1%、26%。支原体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26例、9例、43例、18例,占比分别为27.1%、9.4%、44.8%、18.8%,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0.98%、28.13%、60.56%、33.33%,夏季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最低(9.4%),秋季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最高(44.8%)。各季节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季节的关系 例(%)

2.5 支原体感染与病程的关系 208例患儿病程0.6~20 d,平均病程(11.54±3.24)d。其中,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平均病程为(12.86±3.28)d,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平均病程为(10.41±2.75)d,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的平均病程长于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病程的关系

2.6 支原体感染与发热的关系 208例患儿中187例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40℃。按照发热程度将其划分,即无发热11例,占比5.3%,37.5~38℃ 45例(21.6%),38~39℃ 94例(45.2%),≥39℃ 58例(27.9%)。其中,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中无发热5例(5.2%),出现发热91例。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中无发热者6例(5.4%),出现发热10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其中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中、高度者较多,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多为低、中度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发热的关系 例(%)

2.7 支原体感染与热程的关系 187例发热患儿的热程6~17 d,平均热程(8.69±3.28)d。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的平均热程长于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热程的关系

2.8 支原体感染与咳嗽的关系 208例患儿中无咳嗽10例(4.8%),出现刺激性干咳90例(43.3%),出现咳痰108例(51.9%)。其中,96例支原体抗体阳性中无咳嗽者6例(6.3%);出现刺激性干咳56例(58.3%),出现咳痰34例(35.4%)。102例支原体抗体阴性中无咳嗽4例(3.6%),出现刺激性干咳34例(30.4%);出现咳痰74例(66.1%)。可见大叶性肺炎患儿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其中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以咳痰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咳嗽的关系 例(%)

2.9 支原体感染与并发症的关系 20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无并发症117例(56.3%),91例存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肺外并发症(43.8%)。其中,支原体抗体阳性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无并发症30例(31.3%),存在并发症66例(68.7%);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无并发症87例(77.7%),存在并发症25例(22.3%),支原体抗体阳性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与咳嗽的关系 例(%)

2.10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因素赋值及分析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季节、病程、发热程度、热程、有无咳嗽、有无并发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结果显示热程、有无咳嗽、病程、有无并发症属于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的特征因素(P<0.05)。见表9、10。

表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因素赋值

表10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肺炎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最常见疾病之一,而大叶性肺炎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其病变主要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多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肺实质变、败血症等,中毒性休克是大叶性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4,5]。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不断变化,在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等方面,大叶性肺炎发生了很大变化。既往人们多认为肺炎链球菌为大叶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逐步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病例呈上升趋势,逐步超过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率,成为大叶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6-8]。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独立地存活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机体首次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因此,Anti-MPIgM检测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

在年龄方面,人群对支原体感染有普遍易感性。Gao等[9]研究中发现,3~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第一高峰,10~16岁是第二高峰,而发病率最低是0~6个月龄组,表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年龄是学龄前和学龄儿。本研究结果显示0~14岁儿童均可发生支原体阳性大叶性肺炎,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11~14岁年龄组,其次为4~6岁和7~10岁,这与张小慢等[10]对河南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一致,考虑为学龄前、学龄儿童所处幼儿园、学校环境较为复杂,接触人员较多有关。但是与大叶性肺炎其他非支原体感染病例相比,发病年龄并无太大差异。

在性别方面,李燕等[11]对新疆地区436例小儿大叶性肺炎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发现大叶性肺炎男孩发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与许玉玲等[12]对河南省778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流行特征、嵇龙飞等[13]对湖州市2 333 例MP-IgM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的结果一致;而陈萍[14]调查了惠阳地区2 445例MP-IgM检测阳性患儿,未发现不同性别的患儿MP感染率有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性别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方面的差异目前尚无定论,考虑与当地社会性别比构成有关。

在流行季节方面,邱立等[15]调查研究枣庄地区29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史,发现其流行季节以11月至次年4月为主;冬季仍是第一高发季节;张雪静等[16,17]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叶性肺炎呈全年散发,冬春季发病率最高,而本研究显示在发病季节方面,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符合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春、秋季高发,其次为冬季,但与其他致病菌导致的大叶性肺炎并无明显差别,考虑与所处地区温度、气候有关。

在发热、热程、咳嗽、病程、并发症等临床表现方面,郑茂等[18]研究发现儿童大叶性肺炎表现出稽留热或不规则热、热程较短、咳白色黏痰、并发症较多等临床特点。杨洁等[19,20]研究发现支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表现出高热、热程长、刺激性干咳、病程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这与此次对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研究相符,并且在发热程度、热程、咳嗽类型、病程长短和是否存在肺外并发症方面,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有显著区别,特别是与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差异明显,热程、病程、咳嗽类型和是否存在肺外并发症是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显著特征,在临床上如发现病程、热程均较长、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并发肺炎并发症的大叶性肺炎时应提高警惕,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2019年定州地区儿童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研究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儿童大叶性肺炎呈现发热时间长、临床症状严重,而且肺外并发症较多等特征,因此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治疗中应加大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视,及早发现,及早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胸部平扫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前后图像特征分析*
咏松
大叶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