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2DM患者血清25(OH)D3、leptin、PTX3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09宋静艳郁丽亚吴莹

河北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血脂机体维生素

宋静艳 郁丽亚 吴莹

糖尿病史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1亿,其中90%以上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1]。研究报道指出,心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死亡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3]。维生素D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已经被证实与多种肿瘤、代谢综合征相关。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是维持机体胰岛β细胞正常胰岛素分泌的重要物质。瘦素(Leptin,LP)是机体的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主要参与糖,脂肪以及能量的代谢,促进机体通过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生长。正五聚蛋白(PTX3)是有机体的炎症细胞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中主要参与免疫防御以及炎性细胞等多种生物效应[4],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leptin、PTX3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诊断与临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7例,女63例;<50岁27例,51~60岁51例,61~70岁42例;病程0~1年59例,1~2年61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5];(2)所有患者无其他代谢性疾病;(3)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脏、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入院前3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受体拮抗剂类药物;(3)中途停止治疗或者转院患者。

1.3 观察指标

1.3.1 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3、leptin、PTX3水平比较,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空腹静脉血4 ml采样,3 500 r/min离心15 min,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的25(OH)D3、LP、PTX3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

1.3.2 2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比较: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PL)水平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3、LP、PTX3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3、PTX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清25(OH)D3、LP、PTX3水平比较

2.2 2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与TC、TG、LPL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HDL呈正相关(P<0.05);血清LP水平与TC、TG、LD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HDL呈负相关(P<0.05);PTX3水平与TC、TG、LPL呈负相关(P<0.05),与HDL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常常伴有脂代谢异常,血压增高以及轻度的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6],所以在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除了对机体血糖水平的控制以外,还应当对机体血脂代谢改善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同时在临床上血脂代谢异常也是患者造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风险增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报道指出,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死亡率均为心脑血管儿疾病以及相关并发症[7],所以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及时纠正,更应该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或阻止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8]。

LP是由患者的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肥胖因子[9]。临床发现,LP与患者机体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其具有显著的促炎以及免疫调控作用[10]。同时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多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认为,当人体血液血糖水平较高时,内皮细胞受损功能可能与患者的LP水平上调相关。同时血清中LP水平的不断上调,可以通过对患者血管一氧化氮以及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分泌增加。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情况。而在高浓度的LP影响下,患者的脂肪大量分解为葡萄糖,导致患者的糖耐量水平极速下降,而较高的葡萄糖水平又会降低患者的使患者的胰岛素几乎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患者血糖水平的不断上升[11]。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血清LP的分析显示,患者的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通过对血脂水平以及LP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LP与TG,TC以及LDL处于正相关关系,而与患者的HDL处于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随着患者内皮细胞不断受损,血糖水平的不断上升,造成局部血液流速变缓,血栓形成风险升高,局部血管粥样硬化风险增加,造成患者的血脂水平上升,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籍胤玺等[12]在对糖尿病患者的LP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中显示,随着患者LP水平的不断上升,血管内皮损伤情况严重升高,造成患者血管粥样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本研究相互印证。

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其活性成分主要为l,25二羟维生素D3,该种物质具有显著的钙磷以及骨代谢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肿瘤以及代谢综合症等疾病密切相关[13]。同时,维生素D的活性成分对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通过对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以及糖耐量所必须的物质的保护性作用,缓解机体的炎性反应,降低内皮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患者的心钠肽进行有效调节和分泌,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另外25(OH)D3还可以通过对免疫细胞受体的介导作用,抑制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及血管的形成,进而减少动脉钙化和粥样硬化发生,对于患者血脂水平的升高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而本研究采用的25(OH)D3可在一定水平上反应了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本研究中,患者的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通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与患者的血脂形成呈负相关。刘义成等[14]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中发现,随着患者血脂水平的不断升高,患者的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相互印证。

PTX3又被称之为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在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中均能够显著合成,使其可通过与可溶性的受体配体进行结合,参与机体的整个炎性反应,促进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有研究报道显示,PTX3与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分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本研究中,随着患者血脂水平的不断上升,其水平显著升高,余建申等[15]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PTX3水平的分析显示,随着患者PTX3水平的升高,其代谢异常指标显著升高,与本研究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与血清LP、PTX3、25(OH)D3水平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建议针对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及时调控,延缓患者的血管粥样硬化形成。

猜你喜欢

血脂机体维生素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