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研究

2020-09-06张瀚月张桂力余英龙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网络课程调查研究

张瀚月 张桂力 余英龙

摘要:为提升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质量,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终端平台的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分析、数据对比、调查问卷等方式,以西南石油大学数字摄影技术与技术网络课程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对高校网络课程特点、现状和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调整优化平台、改进教学方式总结了实践经验,提出了合理优化策略,进一步加强了网络课程建设。

关键词:网络课程 调查研究 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62-02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高效、便捷等特点,网络课程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为打破时间、打破空间的网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以“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学到任何知识”为理想的网络课程也成为各高校适应互联网趋势、开展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手段[1]。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因此,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应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设计。

一、高校网络课程的课程特点

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开展关于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该课程已进行三轮课程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课程设计,具有以下课程特点:

(一)依据学生特点,创新设计理念

该研究课程为本校的公共选修课程,选课学生年级跨度大,因此,该课程的课程重难点应难易结合、合理分配,增设拓展环节。该课程为文化素质类课程,无须过多的专业背景知识。该课程对于基本知识的实用性、专业知识的前瞻性、授课方式的创新性等有一定的要求,且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因此,该课程本着实用、前沿、创新的原则,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新颖独特的课件风格、开拓延伸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形成知识片段化、课程系统化、资源丰富化等网络课程架构。

(二)建立课程体系,重构学习模块

依据教学大纲,重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了反思与分析,统筹规划知识点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同时对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进行分析,确保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该课程通过理论知识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将知识内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整合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以微课的形式录制课程,将知识碎片化,但每个知识点都是有逻辑有关联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不是简单的课堂实录,需要结合不同的知识点,分析适合哪种授课方式,使用哪些辅助教学工具能提高学习效果等,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者,主要以图片、文本等形式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分享参考书籍、拍摄小技巧、構图等课外知识。

(四)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设置了线上讨论分享、“拍照签到”活动、学生互评等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可在讨论区畅所欲言。该课程设置了六期“拍照签到”活动,教师规定一个拍摄主题,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拍摄照片,并由学生投票选出每期活动的前三名。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仅能够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问题交流与资源共享,还能通过作品与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以致用。

二、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分析

(一)调查方式

本研究在2019年秋季学期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与“学银在线”平台进行开课,开课周期为8周。课程结束后,为了对该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分别向两个平台上的学生用户发布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一千余份。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年级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为主,同时分别来自理工科、文科、艺术类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分布广泛;因此,该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这门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较为中肯,客观。

本次问卷针对两个方面的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查:第一,学习者对于该课程的整体评价,包括知识点设计、测验难度、教师在线辅助等问题;第二,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调查,包括学习目的、自学情况、自主讨论情况等。

调查结果发现,92.75%的学习者对于该课程的总体评价为“非常好”;对于该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查中,有89.51%的学习者认为“教学内容新颖、教师讲解生动有趣”;对于本课程的测验、作业及考试题等的调查中,有91.28%的学习者认为“数量适中,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巩固”;对于本课程教师在线辅助学习情况的调查,72.46%的学习者认为“非常好,能及时发布或回复我需要的内容”;对于通过学习了该课程,摄影技术是否有实质性的提升,有75.36%的学习者认为“对我的摄影技术非常有帮助”;对于该网络课程的知识点设计调查,73.91%的学习者认为“知识点丰富有用,能够走在时代前沿”。

对于在线学习过程的描述中,将题目或选项的答案分为“从不、偶尔、经常、很经常”四个维度,分析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调查发现,结果基本呈正态分布。对自学下节课的新知识,44.93%和13.94%的学习者选择“偶尔”和“从不”,将近60%的学习者没有自学的习惯;对于完成在线测试或任务,40.58%和46.38%的学习者选择“经常”和“很经常”;对于和同学一起在线讨论,21.74%和33.33%的学习者选择“很经常”和“经常”,刚刚过半的学习者对于在线讨论比较重视;对于学习过程中有侧重地做笔记,20.29%和34.78%的学习者选择“很经常”和“经常”,也是刚过半的学习者才会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对于总结课程中所学到的东西,26.09%和42.03%的学习者选择“很经常”和“经常”;对于学习过程中能全神贯注,20.29%和49.28%的学习者选择“很经常”和“经常”;对于在线学习过程中我感到轻松和愉快,50.72%和28.99%的学习者选择了“很经常”和“经常”,由此可见,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

通过分析学习者对课程的总体评价和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描述,可知,学习者对于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的评价较为满意,能够满足学习者对于摄影技术的基本需求;同时,课程设计较为新颖、生动、有趣,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轻松愉快。此外,学习者在整个在线学习中,能够紧跟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在线测验或任务,积极参与在线讨论。但该课程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还有继续完善与改进的空间。

三、实践总结

(一)实践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大学MOOC与“学银在线”两个平台同时上线的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网络课程学习,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课程的建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该课程已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网络课程的出现,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利用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利用互联网渠道,主动积极吸收学习资源,并可以将其分享给其他学习者和教师,共同进步。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提供虚拟学习空间。教师根据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等,通过多媒体素材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多样化地给学生提供其所需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共享。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形成新的虚拟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活动丰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网络课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缺乏了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与学习的真实感;因此,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该课程中,增设了讨论、答疑、拍摄技巧分享、拍照签到活动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魅力,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估。网络课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可利用平台提供的教学信息系统收集学习数据,如章节测验、作业完成度、视频观看情况等。这些确切的数据能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决策的依据。

(二)网络课程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也不难发现该课程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半的学生参与讨论情况不佳,功利心较重;仍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线辅导不够积极主动;一半的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没有做笔记的意识,学习者靠“眼睛”学习情况较为显著,未能形成自我的学习体系等。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策略,提高学习效果,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

1.提升课程质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一方面,保证网络课程的高质量,是吸引学生的首要条件,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多媒体,形成完整科学的网络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制订学习计划,与日常学习相融合,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有效手段获取知识,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2.提高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频率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网络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引导、监督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等。教师应主动发布学生感兴趣的讨论主题,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困惑,教师应及时给予答复,并鼓励学生勤动笔,善于总结与思考,形成自我的学习体系。

3.及时丰富、更新课程内容

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迅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更新自我的知识储备。面对接触新鲜事物較快的学生,教师更加应该加快自我学习的脚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剔除陈旧、落后的观点与知识,为学习者提供前沿、新鲜的知识快报。

参考文献:

[1]孟祥宇,全江涛,张云雯.网络课程教学下网络学习行为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EB/OL].(2017-01-10)[2020-03-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l.

责任编辑:赵世鹏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网络课程调查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