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借阅数据挖掘的馆藏结构优化研究

2020-08-31王秋红

价值工程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数据分析

王秋红

摘要:应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提取的 2013-2017 年可借阅馆藏图书的借阅数据采集分析,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 分类图书可借馆藏量、图书借阅量、图书利用率等,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读者阅读倾向研究、读者服务质量改进等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nalysis software to collect data and analyze the library loan data from library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2013-2017. The conten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e: the amount of books that can be borrowed from library, the amount of books borrowed,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books.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the study of reader reading tendenc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ader service quality.

关键词:流通借阅;数据分析;读者服务;馆藏资源结构

Key words: circulation and borrowing;data analysis;reader services;collection resource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4-0244-03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服务于师生及其教学科研工作,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宗旨。其服务于读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流通借阅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读者服务项目,其服务的质量是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而读者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情况可以通过流通借阅数据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从中也能找到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特点,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合理性。馆藏统计是图书馆科学有效管理的手段之一,对流通借阅数据进行统计是非常有必要,通过对流通借阅数据的分析挖掘,总结出读者的阅读倾向、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现状,从而对合理分配调整馆藏资源结构以及服务对策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

广西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现由东环校区图书馆和柳石校区图书馆以及柳东校区图书馆组成,是桂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实行一门一卡制、全开架管理、统借统还、人工和自助借还并行、一站式服务。纸质图书212.5万册,馆藏覆盖了我校所有的学科专业范围,电子图书及博硕论文296.2万册。藏书实行三线制和储存书库。现有5个电子图书馆数据库,25个中文数据库,20个外文数据库,并有一批自建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系统,还有CALLS等资源共享系统。东环校区图书馆是在原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基础上扩建的,新馆于2012年10月正式开始使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东环校区图书馆一线和二线书库的可借阅图书,近五年的可借阅馆藏和所产生的流通借阅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希望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和空间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保障与学习支持功能。

图书馆每天接收的数据,一线的流通部门主要接收的数据有入馆人数、读者借还书数量、借还书读者人数、接待读者人数、检索图书人数、参考咨询服务人数等,从大量繁杂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有用的数据,获取数据中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加以利用,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

1  可借館藏图书统计及分析

根据学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近5年(2013 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流通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其中包括每年可借图书馆藏量、每年图书借还总量、图书利用率、按类统计利用率等,数据均来源于正在使用的广州图创软件公司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其中图书分类按《中图法》第五版对数据进行学科类别分析。

1.1 图书分年借阅量统计

大数据时代各种网络技术的信息服务已在各高校不断普及,虽然近年来电子资源的购置和利用日益增多,但纸质图书资源的建设依然是图书馆每年的工作重点,对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对于一些需要精细以及反复阅读的严肃作品来说,纸质图书却是再好不过的阅读载体。而且目前根据国内高校建设的需要,纸质图书量在逐年增加。表1为近五年图书可借馆藏量及年借阅总量。从图1可直观看出,从2013年至2017年,纸质图书利用率却逐年下降。图书呈现购书量的增加与借阅量的减少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资源的迅猛发展,各种形态多样、种类繁多的电子书、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浪潮直接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达到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八年上升。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同样内容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图书,在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有51.2%的人更倾向于购买电子版,电子图书的利用在逐年增加。另外,书库管理不到位、馆藏图书陈旧等也影响读者的有效借书。所以如何提高纸质图书的有效利用,以及纸质图书馆藏与电子图书的配置比例是摆在每个图书馆员面前的问题。

1.2 分类统计图书利用率

文献利用率是是衡量图书馆服务工作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高低,还能看出馆藏资源的配备及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文献利用率是文献流通数与馆藏文献总数的比率,即馆藏中被利用过的数量占全部流通馆藏数量的百分比。其公式为:文献利用率=文献借阅总量(册)/流通馆藏文献总量(册)%。

统计计算2013-2017年各类图书流通馆藏总量和各类图书当年的借阅总量,由此计算出各类图书年度利用率=(该类图书借阅总量÷该类图书流通馆藏总量)×100%。

对图2、图3数据的分析结果:①专业性、实用性、文学性的图书最受欢迎。根据统计馆藏量排在前十位的是I、F、H、TP、TU、D、R、O、J、G。有些类目图书连续5年基本没有借阅,利用率相当低,如:TC,TD,TE,TF,TJ,TK类,不在图中列出。从图2统计数据得知,借阅量排在前十位的是I、H、F、TP、TH、O、B、K、J、TU、TG。利用率排在前十位的是B、I、Z、TH、O、K、J、C、H、TG。对借阅量、馆藏量大而利用率低的图书,说明该类图书陈旧图书多。我们图书馆馆藏布局,中文纸质图书按类分布量大体上适应我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基本满足读者需要。②从图书的总体利用情况来看,近5年中文纸质图书借阅呈下降趋势,这也是信息时代大环境使然。③从图书类别来看,各学科图书利用差别较大,借阅量排在前面的是I、H、F、TP、TH、O、B、K、J、TU、TB、TG、TM、TN、U类,其中工业技术类,我校的特色专业如土木工程、机械、汽车、电气等需求比较大;I类文学类和H类语言文字类,广大读者对普及性小说休闲类书籍和英语过级应试方面书籍需求量都比较大;O类和TP类,读者对考研书籍和计算机方面书籍需求大;V,X类图书几乎零借次。说明图书借阅量跟整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图书馆藏应该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设置适时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1.3 流通图书入藏比与流通图书外借比

流通图书入藏比=某类流通图书的馆藏数/流通馆藏图书总数×100%,流通图书外借比=某类图书借阅量/借阅总量×100%,对流通图书入藏比与外借比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各类流通图书入藏量是否科学、合理。比值等于1说明图书借阅率与入藏率相当,结构合理。如图4,用流通图书外借比除以流通图书入藏比,如果两者比值大于1,应考虑增加该类图书的入藏比,应尽快加以补充,以满足读者对该类图书的需求。反之,如果两者比值小于1,应考虑减少该类图书的购入,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从图4中可以看出,综合排比大于1的是I、TH、O、Z、B、TB、J、U、TU、H、TG、C,社科类I类最受欢迎,O和H做为基础学科需求量大,学校的机械专业和土木专业是重点学科,所以TH、TB、TU、U、TG类图书借阅量大。对這些类的图书可以增加入藏量,以满足读者对人文社科和专业类图书的需求。而TP、TM、TN、TQ、TS这几类图书比值在0.8-1之间,做为电气专业和生化专业的主要专业用书,入藏量大于借阅量,可能存在图书陈旧问题,需要剔旧,同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增加相应类图书的馆藏量。对于经管专业用书F类比值在0.7左右,同样存在图书剔旧和更新问题。还有比值更小的TV、TF、TK、TL、V、X等图书,说明专业性很强,读者需求很少,购书时需要谨慎,可适当减少入藏比。

2  借阅数据挖掘的应用

2.1 利用馆藏数据分析各类图书借阅数,借阅比率,统计分析出读者对各种图书的需求,为采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采编部门在采集书籍时如果只是依据采集经验或是依据各院系、读者反馈的需求书籍进行征订,会存在一些盲目性,有时会造成采集的偏差,这是采编部门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通过一线书库的文献借阅数据,分析、挖掘、提炼读者借、还书的信息量,且一直追踪这些信息数源的变化,并汇总出读者借、还书的规律,根据藏书的副本数,合理确定图书采购方案,既将购书经费合理利用好,同时又满足了读者借阅所需,将图书采集标准化、科学化,使馆藏资源的结构更优化。比如,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发展趋势及我馆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各类图书的使用特点,如:工业技术类里TB类、TP类、TG类、TH类、TU类、U类、TM类、TN类需求比较大的,是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所需,要充分考虑专业性特点;考试类的O类、H类、D、TP类等的时效性需求比较大的图书,需要及时更新并适当增加副本量;对于借阅率高的I类、K类、J类等休闲娱乐类图书,需要考虑图书的时效性、流行性,不能盲目增加,基于各种实际特点得出各学科图书入藏是否科学、合理,并制定出各学科馆藏优化具体方案。

2.2 利用馆藏图书借阅数据,做好图书剔旧工作。每个图书馆都面临着馆藏图书数量增加与有限馆舍之间的矛盾,其中不乏大量陈旧过时的图书,甚至是从未被借阅的图书占据有限的架位,读者在拥挤的书架间找书势必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为了更方便读者查找图书,应该做好图书剔旧工作,把陈旧过时图书剔除,流通量小的图书移到储存书库并减少副本量,不仅能缓解书库的压力,同时也能给读者查找文献带来了便利。根据图书的出版年代与借阅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出图书借阅与书龄的关系,制定剔旧方案。

2.3 深入挖掘图书借阅与读者群体的关联规则,根据读者的专业和学习属性以及当前学习阶段课程、实验、实习需求等因素,找出读者的实际需求特征,对其进行图书个性化推荐,使读者适时便捷掌握所需图书的在馆情况,便于图书的检索利用,使读者近距离地感受流通借阅服务带来的便利,这也是提高纸质图书利用率的途径。不断积累各种读者群体的借阅行为特征,形成完整的借阅数据与读者关联的数据系统,并定时追踪数据的更新情况,掌握读者的反馈信息,增强学科服务能力,促进读者对图书的有效利用。

大流通模式下,利用图书馆图创系统对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类图书利用率和借阅比例,读者的借阅情况,形成经常性和连续性报告,可以及时了解图书实际利用情况,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阅读倾向和借阅规律,可以优化图书采购比例,适应专业配置和读者需求,为流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采访和组织提供直接和有效的参考依据,这是图书馆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数据挖掘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同样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各项工作,对图书馆工作中产生的大量业务数据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可以随时掌握各种业务开展情况,对图书馆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保持良好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轶婷,李霖,韩玉巧.利用流通数据指导制定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的实证研究 ——以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12):48-54.

[2]刘亮,段昌华.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系统、保障和评价问题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6):27-31.

[3]刘桂宾.馆藏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服务质量定量评价——— 以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67-71.

[4]赵炜霞,苑晓燕.基于馆藏结构分析和文献利用统计的馆藏文献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1):21-25.

[5]徐淑.基于读者阅读倾向的高校中文图书利用统计与分析——以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研究,2014(10):26-28.

[6]侯蕾.基于借阅数据分析的读者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2(12):90-92.

[7]鞠兰萍.基于流通借阅统计分析的馆藏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2(4):69-72.

[8]蒋鸿标.我国图书馆纸本藏书评价理论研究述评[J].图书馆,2016(5):55-60.

[9]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2016年人均阅读 7. 86[EB/OL].http://item. btime. com/056jj03hinddtp9cu48v4cfu 32o. [2019-12-11].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数据分析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