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要素分析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以G 公司为例

2020-08-27

上海商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付账款营运存货

李 佩 张 精

一、引言

家电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竞争激烈、利润上升空间较小、市场基本饱和的复杂环境下,G 公司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G 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制造企业,产业覆盖面广,涉及空调、高端装备、通信设备以及生活电器等领域。据《财富》(中文版)和光辉国际联合发布的“2018 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G 公司位列总榜单第二名,居家电行业之首。据2018 年全球知名经济类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数据,G 公司以21.9%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列家用空调领域榜首,比第二名企业超出7%;根据产业在线历年数据,已经连续20 多年,格力家用空调位居中国空调行业产销量排名首位。据业内权威专业媒体《暖通空调资讯》统计,G 公司连续7 年蝉联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第一。面对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企业为了未来能发展良好,需要对营运资金进行高效率管理,使流动资金循环速度加快。因此,本文将对G 公司2015-2019 年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G 公司营运资金现状分析

(一)G 公司流动资产现状分析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1 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它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具有周转快、易变现且占用时间短等特点。一般而言,企业的流动资产与财务风险二者呈负相关,流动资产拥有越多,其未来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表明企业的净营运资金越多,那么其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但是占比也不是越高越好,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比值特别高,说明企业的资金闲置太多,无形中机会成本增加,最终削弱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如果明显比同等规模企业或行业的平均水平要高,那么该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就相对要低。但这种现象长久下去,会阻碍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

表1 2015-2019 年G 公司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例表

由表1 可知,2015-2019 年G 公司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2015 年以后逐年上升达到2017 年的79.8%,虽然在2018 年比例小幅下降但仍然在75%以上。通过近5 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可以看出,G 公司保留大量的流动资金,金额充足,在营运资金的管理上比较保守。这种将流动资产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做法,能很大程度将企业的偿债风险降到最低。但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流动资产偏高,企业所持有的长期资产就较少。长期资产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超额利润,在提升企业效益方面,长期资产具有短期资产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G 公司应该将流动资产所占比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二)G 公司流动负债现状分析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1 年或超过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债券、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具有成本低、偿还时间短等特点。如果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重较高,表明企业倾向于较为激进的融资策略;相反占比低,则融资策略较为谨慎。企业流动负债规模的大小和自身的风险及收益紧密相关,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越高,短时间内偿还负债的负担越重,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反之,比重越小,风险越小。

G 公司流动负债总数额在2015-2019 年保持逐年增长,从2015 年11962475.71 万元增加到2019 年16956830.02 万元。根据表1,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重相反却不断下降,由2015 年的73.98%降到2019 年的59.92%,但总体比值偏高。流动负债的特点是筹集资金的速度快且筹资所付出的代价低,但如果企业一味地依靠流动负债来弥补资金的不足,那么势必会加剧企业财务风险。通过以上数值可知,G 公司希望通过缩小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重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所以G 公司要合理运用流动负债来举措资金,并相应控制融资规模。

(三)G 公司营运资金周转期分析

营运资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通过计算得出下表结果。

表2 2015-2019 年G 公司营运资金周转期相关指标 单位:天

从表2 可以看出,G 公司2015-2019 年营运资金周转期均为负数,说明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十分强,企业的日常运营基本不需要从自身筹集流动资金,而是靠流动负债来支持。从2015 年的-117.24 天到2019 年的-31.12 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该期间放松了对应付账款的管控,同时应付账款周转时间缩短造成的。由计算公式可知,营运资金周转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分别从具体的要素来研究G 公司的情况。

三、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要素分析,即着重关注与营运资金密切相关的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几个项目,下面将从这三方面对G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展开分析。

(一)应收账款管理分析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购买者赊购而欠下的款项,它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者所占用的资金。如果应收账款数额过多,表明企业提供给外界的商业信用范围太广,被购买方占用了太多资源,这会对自身资金流转非常不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回收后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

2015-2019 年G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越来越大,从2015年287921.21 万元增长到2019 年851333.45 万元,说明在此期间G 公司采取的信用标准以及信用条件越来越宽松,减慢了对应收账款的收回,延长了购买者对企业资金的占用时间,从而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从表2 看到,G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期虽然都未超过15 天,但略偏高,企业还应继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从表3 来看,2015-2019 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仅在2019 年小幅下降了0.23%。表明企业已经认识到应收账款对资金的占用会延长资金周转期,导致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近期正在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但是除2015 年以外,从2016 年至2019 年应收账款规模环比增长分别是1.1、1.15、1.11 倍,其对应的周转期环比增长分别是1.9、1.32、1.12 倍,所以G 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举措略有成效,但仍需加强实施力度。

表3 2015-2019 年G 公司各要素分别占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比重

(二)存货管理分析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准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通常,企业会通过存货周转期的长短来检验存货管理状况,存货周转期越短,企业能快速利用存货创造更多价值。

由此看到,2015-2019 年G 公司存货周转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5 年的43.90 到2019 年的55.31,时间较长,说明其存货管理水平不强。2015-2019 年这期间,G 公司存货数量大幅度增加,5 年内共增长了2.54 倍,同时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也上升到最高点12.06%。可见,存货总数的不断扩大占用了企业大批资金,直接延长了存货周转期。存货规模的大幅上涨,说明G 公司对持有多少存货的预估并不准确,导致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降低运营效率。从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来看,近年均值为10.13%,说明G 公司存货对资金的占用较大,企业应该合理预估市场需求后再进行生产,把握存货持有数量,同时加快存货变现速度,提升自身管理绩效。

(三)应付账款管理分析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对外购买原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发生的债务。它是在购销活动中,由于企业获取物资和支付货款两者发生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应付账款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接受供货商给予的商业信用,在取得原材料或商品后不需要立即支付货款,从而能带来资金的短期占用。如果应付账款金额过大,会给企业带来短期偿债压力。

2015-2019 年应付账款周转期时间很长,均超过了100天,企业充分利用了供应商的资源,也说明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非常强,能从外部获取的商业信用极高。G 公司应付账款规模较大,2019 年达到4165681.58 万元,结合表3,应付账款占流动负债比重均超过20%,至2017 年出现最高值25.90%,说明G 公司近5 年充分发挥了商业信用,通过最大程度利用供应商的资金来促进自身营运资金周转,应付账款管理十分合理。

四、对策建议

由前文分析可知,G 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表现不错,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辟销售新渠道,控制存货规模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G 公司对国内外家电需求容易判断不准确,加上家电更新换代迅速,会造成部分过时产品积压在仓库,导致企业存货周转期较长。G 公司应该紧跟互联网时代的热潮,不断开拓并建立新的销售渠道。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销售,实现营销网络化,不断缩短营销链条,降低营销成本。及时根据消费者反馈结果制定出不同的营销方案,来降低库存积压。对于更新换代的老产品,可以开展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商品对资金的占用,以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减少坏账损失

为了吸引消费者,企业往往愿意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量。一旦企业回笼资金不及时,很容易出现呆账、坏账的问题。为了避免企业处于被动局面,首先,应制定出详细的信用条件和标准,根据客户的不同规模和实力制定差别化的额度以供销售人员参考,再由财务部门严格审批程序,合理运用信用政策,不盲目赊账;其次,建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一旦发现客户经营过程出现问题,立刻和该客户取得联系,保持沟通,及时催收账款,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坏账损失;最后,需完善员工考核制度,将职工薪酬和账款回收情况挂钩,提醒员工保持警惕,一旦出现问题方便企业追究责任。

(三)提高商业信用,合理举债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购销活动多采用信用支付,对于购买方会产生应付账款,其规模大小影响着企业营运资金流动的稳定性。近几年,G 公司应付账款占用外部资源较为合理,企业应该继续坚持合理举债,盘活企业资金流,加强对短期借款的管理,精用借款,合理利用商业信用提高应付账款的利用率。与此同时,企业要对比供应商,从中挑出优秀的合作伙伴,与其保持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企业也要采取措施维护好对外的公众形象,有计划地偿还所欠账款,不断提升自己商业信誉,为以后进一步发展谋求更大话语权。

猜你喜欢

应付账款营运存货
浅谈公立医院应付账款管理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提高企业信誉的应付账款周转状况管理研究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企业应付账款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探析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
浅析医院药品应付账款的管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