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研究

2020-08-24罗志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治理效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摘要〕 政治动员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体现出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党的政治动员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强化党的政治动员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与依法治国,构建和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治动员机制,提高人民群众政治素养,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政治动员实效,从而强化党的政治动员的效能。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4-0031-04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我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取得了抗疫战争的阶段性胜利,充分彰显了党应对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时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重要工作内容,高瞻远瞩地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征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新时代党的政治动员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的政治动员功能,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升党的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党的政治动员是指党在推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为了聚集人民群众力量、提升治理效能、实现党的既定政治目标,运用舆论传媒工具进行政治宣传的一种重要政治行为和手段。党的社会引领力、群众号召力和国家治理能力都可以具体表现为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党的政治动员的主体包括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政府机构及其他特定的政治组织,党的政治动员的客體即政治动员对象,则为全体党员及人民群众。

适度的政治动员可以有效整合党、国家与社会的力量,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都非常重视政治动员。党通过政治宣传、经济激励、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加强了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启蒙,建立了广泛的政治联盟,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发挥了群众的自觉性、能动性,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党通过政治动员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强化了党对国家的政治管控与社会引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的价值意蕴

第一,党的政治动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实践也证明,只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进而制定并执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制度,有效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党的政治动员有利于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党通过政治动员对不同社会阶层进行政治整合,有助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使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计划经济体制下‘铁板一块的单一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2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有时会出现摩擦、对立,这需要我们党团结社会各阶层凝聚政治共识,实现政治整合,达成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认同。党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密切了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关系,不仅使党的重大决策和具体政策为社会各阶层群众所理解和认同,而且使党的政治动员目标与各阶层群众的个人奋斗目标相契合,推动了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第三,党的政治动员体现出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构建起了强大的组织体系及严密的组织纪律,建成了一支庞大的服务人民、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这些政治资源不仅使党拥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党的执政能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利益格局重新分化和调整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发生深刻变迁的过程。党的执政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开展广泛的政治动员,使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政策主张,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和具体政策的理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团结、激发社会活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的基本条件

党的政治动员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强大的政策执行力以及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组织原则为党开展政治动员提供了政治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也是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政治动员合力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定了严密的政治纪律,培养了大批立场坚定勇于担当的干部,构成了党强大的政策执行力。这使得党能有力地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工作局面,使得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此外,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组织原则,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确保了党和政府的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机制得以高效运行,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为遏制疫情蔓延创造了条件。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党的政治动员提供了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3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政治动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利益共同体意识,使党和政府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并集中统一调度和配置使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中央统筹调度,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向武汉等疫情重灾区汇集,倾全国之力迅速建设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并在多地快速搭建改建了方舱医院,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国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并进一步巩固完善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应对和化解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三,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为党的政治动员提供了文化内驱力。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良传统,有着顾全大局的家国情怀,有着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体意识,还有着充满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的哲学思维,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都为党的政治动员提供了文化内驱力。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内忧外患中锤炼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每当面临民族危机之时,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就会激发成为化危为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自觉为国家分忧、为民族担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学思维培养了中华民族应对困难守望相助、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体意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汹涌蔓延之势,党中央一声号令,来自军队和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4万多名白衣战士奋不顾身、逆行千里,驰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体现了守望相助、誓与祖国和人民共进退的强烈家国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4 〕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精神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释放,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及互联网技术为党的政治动员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全民总动员。从中央政府到基层街道,从相关志愿者组织到社区自治组织,所有的基层组织迅速激活,管理单元不断细化,管理链条前后相继,有序整合到网格化体系之中。这种强大的动员能力依赖于强健的基层党组织、发达的社区自治组织、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技术,借助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对疫情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有效地实现了全社会防疫信息共享,推动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实施政治动员的路径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给新时代党的政治动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政治动员必须与民主集中制和法治建设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治动员机制,提高人民群众政治素养,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政治动员实效,从而提高党的政治动员的效能,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制度优势转化成国家治理优势,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的全面现代化。

第一,将政治动员与民主集中制和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党的政治动员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在政治动员中,党的各级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思维,防范过度政治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广泛的民主协商和政治宣传,使党的政治动员理念、目标、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认同,产生政治共鸣,将高效的政治动员转化成为党和政府进行国家治理的重要政治资源和强大政治力量。因此,党和政府要加快推进与政治动员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拓宽不同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合理有序的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协调党的政治动员与社会大众政治参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第二,构建和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治动员机制。在政治动员中,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政治热情,厚植党进行政治动员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扶持其成长发展,激发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潜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在应对重大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中,社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党和政府积极动员慈善机构、志愿服务组织、民间团体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汇集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向武汉等疫情重灾区捐款捐物、开展救援志愿服務,有效弥补了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时救援力量的不足。

第三,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是决定党和政府政治动员效能的关键。党的政治动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筑牢党开展政治动员的群众基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国家治理效能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四,构建信息化、网格化、立体化的“互联网+”政治动员体系,提升党的政治动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党要自觉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党的政治动员的方式和方法,构建“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5 〕。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党的政治动员的组织基础。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面前能够迅速组织动员起来,做到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重大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考验着执政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党通过广泛的政治动员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中国人民的强大向心力以及中国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汇聚成为党政治动员的内在动力,充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党通过高效的政治动员,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重大危机考验、早日完成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01):3-5.

〔2〕罗志勇.社会阶层分化与党的政治整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0-4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0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

責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治理效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后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选择与发展研究(上)
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