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小见大的班级管理技巧

2020-08-23张凝

速读·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垃圾桶小事教室

张凝

摘要: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形成了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在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后首先进入一个班集体,班集体带给孩子的是各个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班级体带给孩子积极的正能量,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小事中渗透教育理念,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模式。班级建立后,班级管理的高时效期是最初的一个月。班主任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解每一个学生,每个家庭。我特别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通过面谈,电话访谈了解每个孩子的父母及家庭生活。初中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通过对孩子父母的了解,从而更加了解孩子,对孩子后续的教育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初中三年中,希望家长配合哪些工作,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要求孩子读的书,家长必须先读完。在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中讲道理,唠叨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而家长的亲力亲为能很好的为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后,逐步制定班级管理的部分章程。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小见大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善于从小事中发掘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关注广播电视新闻,身边的人和事,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引导学生去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班级管理无小事,孩子教育无小事。善于利用小事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在班级建立后,我并没有第一时间排出值日生表,开学第二天教室里凌乱不堪,第一个进入教室的学生明显皱皱眉头,第二个进入教室的学生也是扶了扶自己的桌椅,扫把,黑板擦散落在地上,垃圾桶打翻了。第三个进教室的学生看了看教室的环境后,走到垃圾桶旁边扶正了垃圾桶,然后开始摆桌子,后续来到教室的学生都开始帮忙打扫教室的卫生。在班级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大力表扬了这种行为,从此以后班级的事有人管。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一、小事中规范学生言行

初中孩子自我意识强,喜欢模仿。在观察到学生喜欢改动校服,喜欢在发型等等方面标新立异,甚至有的学生满口脏话,从而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不动声色的观察,然后是在某一天的课堂上穿了一件不合适的衣服进入教室,当我看到学生窃窃私语的时候,开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美?有的学生能迅速领悟到:美就是适合。也有的学生说:美就是与众不同。从小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理性看待问题。

做最美的中学生,有最美的言行。

二、小事中关爱学生身心

每天早上小斌同学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无精打采的样子,开始的几天我还表扬他上学最积极,可是后来几天我发现他坐在教室里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和他聊天他总是欲言又止。后来和家长沟通发现,孩子青春期叛逆与父母关系比较糟糕,所以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躲避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一次促膝长谈,打开了学生的心结。学生吐露了自己的想法,在和父母沟通后,孩子和家长都意识到问题在哪里。青春期孩子情绪敏感而自尊,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大成人,有独立自主的愿望,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老师束缚,但是又极度敏感,需要更多的关爱理解。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希望与朋友父母老师能平等交往,敞开心扉,推心置腹。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意识到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能够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矛盾,及时干预,及时化解。

三、小事中引导学生树立大理想

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少年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应该尽早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于是,我让学生养成每日读报的习惯,每日晨报就最近发生的新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步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关注身边的大事小情,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从读报看新闻中渗透爱国,责任,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的目标和理想,结合日新月异的国家变化,告诉学生前人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强大而读书。

班级管理处处是小事,班级管理处处是大智慧。班级管理中做最有心的班主任,善于從小事中发现问题,从小事中引导学生向善向美,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那种人。

猜你喜欢

垃圾桶小事教室
“313”教室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